03.07 “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日本要叫這個名字?

緣沉阿妹





答:“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

“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

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

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看官可能要問了,咦?日本人為什麼要“熙熙攘攘、吵吵鬧鬧”?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日本”這個名字到底是誰給起的?

實際上,在古代,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周邊的蠻夷小國,其國名都是由中國皇帝給起的。

而且,不能叫“起”,得恭恭敬敬地稱“賜”。

當時,凡得中國皇帝賜名者,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日本最早的名稱“倭奴國”,就是東漢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

《後漢書》中清清楚楚地記載有光武帝賞賜給了前來朝貢的倭國使者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

而這枚金印現在就陳列在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在“倭奴國王”前面加一個“漢”字,就表明了“倭奴國”是漢帝國的一個藩籬小國。

這一點,也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得到了這枚天朝皇帝賞賜的金印,當時倭國上上下下歡天喜地,為成為漢帝國藩籬國而感到無限光榮。

現在的日本學者無法否認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的事實,但他們糾正於“倭奴”這兩個字。

中國古代造字,有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法。

這個“倭”字,是專門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單人旁指“人”;“委”字是從“矮”字中拆移過來的。

不用說,“倭”,就是指猥瑣矮小的人。

為此,現代日本人傷透了心,他們辯解說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說, “倭”,是因為日本使者說“我”字,被中國皇帝聽岔了,寫成了“倭”字;日本使者稱自己的國家為“我國”,中國皇帝又寫成了“倭國”……

好吧好吧,就算這些日本學者的解釋是對的,但是,來來來,誰給我解釋一下“倭奴”中的“奴”字是什麼意思?

並且,無論現在的日本學者怎麼辯,他們的老祖宗,在隋煬帝時代,就已經懂得難為情了。他們不想再用“倭奴國”這個稱呼,在公元607年向隋煬帝朝貢時,讓貢使團的首領小野妹子給隋煬帝遞上一封奏書,奏書中出現了“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的說法,流露出了想改國名的心思。

但隋煬帝看了這封奏書,眼珠子差點掉下地板,他指著小野妹子的鼻子大罵,天子天子,乃是上天之子,普天之下,就只得一個!我已是天子,你倭奴小國國主也敢妄稱天子?記住,以後不許這樣!

小野妹子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補充一下,諸位看官可不要望文生義,小野妹子並非女性妹子,他是個如假包換的男人。

日本人改“倭奴國”名稱為“日本”是在什麼時候呢?

唐人張守節在723年所撰《史記正義》裡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即“日本”一名,是中國女皇帝武則天賞賜給他們的。

現存於西安,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誌銘也可以作為旁證。其上面赫然上寫有井真的國家“國號日本”。

就因為“日本”國名是中國皇帝賞賜的,現代有些日本學者非常不爽,有一段時間,他們吵得非常厲害,反對使用“日本”這個國名。理由就是自己國家的名字應該自己來取,讓中國人取太沒面子了。

但是,更換國名,事體重大,最終吵了若干年也沒更換成。

那麼,現在這些日本學者要做的工作,就是查找各種資料,想辦法推翻“日本國名由中國人取”這一事實,論證“日本國名由日本人自己起”這一觀點。

唉,隨他們鬧去吧。


覃仕勇說史


“日本”,顧名思義就是“日之本”即“太陽昇起的地方。”但如此解釋早有爭議。據《日本書紀私記》記載,公元936年,在一個關於《日本書紀》的講座上,參議紀淑光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將‘倭’改稱‘日本’?原先的國名‘倭’是什麼意思?”。講師引用《隋書·東夷傳》中對“日出之國”的解釋,回答道:“日本國,自大唐東去萬餘里,日出東方,升於扶余,故云日本。” 至於為什麼要稱“倭”,他的解釋是:“可能是取‘我’這個音,而有漢人給取的名字。”確實,有一種說法,說當時前往中國的日本人稱自己的國家為“我國”,因為“我”與“倭”發音近似,所以華夏的史官便以“倭”稱日本。“我國”成了“倭國”。

另據《釋日本紀》記載, 904年的一個講座上,有人問講師:“現在稱‘日本’的我們國家的名號,是唐朝起的還是我國自己定的?”講師明確回答:“是唐朝起的。”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唐朝的張守節在723年撰寫的《史記正義》裡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2004年在西安發現的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誌銘,上書“國號日本”。說明“日本”這個國號最晚在八世紀初已經被大唐王朝接受。

長期以來,由於認為“日本”國號是唐朝起的,因此早在18世紀,日本就出現了一些認為應改“日本”國號的國粹主義者。例如,佐藤忠滿稱,“日本”這一國號顯示了日本是中國屬國的性質,具有侮辱性,應該拋棄。“原封不動地接受日本這一唐朝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國號並用於和唐朝交往,實令人非常厭惡”。

1996年,日本廣播協會(NHK)“人類大學”欄目播出了以“日本史再考”為題的節目。有人提出,曾有一部分統治者決定的國號,可以用日本國民的總體意志改變。由此可見,不少人認為,“日本”國名由中國王朝所定。但這種說法靠譜嗎?在此,有必要扼要追溯歷史。

日本原稱“倭”沒有爭議。關於“倭”最初的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1世紀劉歆編纂並呈獻給漢哀帝的《山海經》中的《海內北經》:“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 但據中國史籍記載,將“倭”改為“日本”,是其本身。據《隋書》記載:“日本國,倭國之別種,以其國在右邊,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隋在唐之前,可見稱 “ 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 的說法是值得疑問的。《舊唐書》中,“倭國”、“日本”兩種稱呼都有,而《新唐書》則只稱“日本”,並寫道該國“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宋代以後,中國王朝正史不再有《倭人傳》、《倭國傳》,只有《日本傳》。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個問題其實是“羅生門”——各說其理。

為了搞清楚“日本”這個國號究竟是怎麼產生的,日本學者已出版了不少論著。坂田隆1993年出版的《日本的國號》一書,列舉了13種關於“日本”國號由來的觀點。1997年吉田孝的《日本的誕生》一書,則認為所以定國號為“日本”,是以太陽神信仰。按照他的觀點,認為“日本”國號由中國所起,與史實不符。日本著名史學家綱野善彥在《何謂日本》一書中則寫道,“毫無疑問,日本的國號按照字面理解,既非特定的地名,也非王朝創始者的人名,而是指這個國家在東方,並且將觀察的視點置於中國大陸。我們可以從日本這一國名中看到,大和統治者一方面強烈意識到中國大陸大帝國的存在,另一方面則試圖作為一個小帝國與它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