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安信信託:上海逸合僅為董家渡項目劣後方投資人,並非融資方

11月28日晚間,安信信託(600816.SH)發佈關於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此前,安信信託被指旗下有6個信託項目的募資方都指向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向後者輸血的信託產品規模近300億元。

董家渡信託項目逾期

安信信託這一次的故事可以從一則上市公司公告說起。

11月21日,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興科技,300624.SZ)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億圖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億圖”)購入的“安信安贏42號-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到期未收到兌付款。公告進一步稱,經與安信信託溝通了解到,由於安信信託投資的項目還在繼續建設開發,暫未產生銷售回款,導致深圳億圖認購的信託財產受益權無法按期完成兌付。

上海董家渡項目曾是中民投最好的資產之一。2014年11月8日,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外灘投資)和中民投控股子公司上海佳渡置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佳渡置業)組成的聯合體以248.5億元摘得這一萬眾矚目地塊。

中民投董家渡項目開發公司為中民外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最初的持股比例為中民投持股85%、上海佳渡置業持股10%,上海外灘投資持股5%。

2017年6月,中民投、上海佳渡置業分別將其持有的36%、9%(合計45%股權)股份轉讓給安信信託。至此,中民投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佳渡置業持有項目公司50%股份,安信信託持股45%,上海外灘投資持股5%不變。安信信託則通過發行系列信託產品共募資240億元以受讓這45%股權。

2019年,中民投陷入了債務危機。2月13日,綠地集團(600606.SH)以121億元收購中民投及上海佳渡置業持有的董家渡項目50%股權及相關債權。

安信信託被指向中迪禾邦輸血

有自媒體報道稱,安贏42號採用結構化設計,優先信託受益權募集規模不超過180億元,劣後信託受益權募集規模不超過60億元。其中,劣後方是上海逸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逸合)。

股權穿透後,上海逸合為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迪禾邦)旗下公司。中迪禾邦,則是資本市場“達州邦”核心企業,主要涉足地產、商管等產業,實控人是“達州幫”核心人物之一李勤。李勤為中迪禾邦第一大股東,持股30%。

上述自媒體進一步報道稱,安信信託旗下“安贏11號”(發行規模16.5億元)和“安贏25號”(發行規模32億元)兩款信託產品的劣後份額公司的控股股東均為中迪禾邦。安信銳贏64號(規模4.5億元)、安贏42號、藍天3號(規模50億元)等信託產品的募資方也都指向中迪禾邦。此外,總規模28億元的“安信·新農村建設發展基金集合信託計劃”,資金去向為貴州宏能旗下的項目公司宏德置業和宏德溫泉。公開資料顯示,安信信託、貴州宏能和上海逸合共同成立了上海金覽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上述自媒體得出結論稱,“若算上安贏42號,通過這些公開規模的信託產品,安信信託向中迪禾邦輸血的信託產品規模接近300億元”。

安信信託澄清

安信信託在公告中首先表示,報道所指6個信託項目的募資方都指向中迪禾邦,部分與事實不符。經核實,新農村建設發展基金集合信託計劃目前實收信託規模41億元,其融資方與中迪禾邦無股權關係;安贏42號項目目前實收信託規模172億元,報道所指的中迪禾邦下屬企業上海逸合僅為該項目的劣後方投資人,並非該項目融資方。

其次,對於其他4個項目(安贏11號、安贏25號、銳贏64號及藍天3號),安信信託表示,合計實收信託規模102.9億元,其融資方與中迪禾邦存在股權關係。

安信信託稱,上述信託項目均系依法合規設立,並均已向監管部門進行事前報備。上述四個項目中,安贏25號並未逾期,安贏11號、銳贏64號及藍天3號截至目前逾期本金約23.5億元。上述產品涉及的交易對手均為合法存續的市場主體,有房地產、股票等抵質押擔保或其他增信措施。安信信託還表示,為儘快解決兌付問題,公司成立了以總裁為組長的清收工作領導小組,對每個到期未清算項目分別成立清收組,一戶一策,積極清收。安信信託還表示,經核查報道涉及的相關項目,藍天3號信託計劃中存在公司與受益人簽訂《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的情況,公司承諾回購金額為2億元。

第三,安信信託表示,中迪禾邦系與安信信託及安信信託的控股股東“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不存在關聯關係。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要求,公司已在信託業務受託人職責和能力範圍內逐筆核查了存量信託計劃的融資方及其直接資金投向(包含本次報道涉及的信託產品及相關融資方),未發現資金投向涉及本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或存在關聯方利益輸送、資金佔用或挪用的情形。

風波不斷的安信信託

安信信託多年來都是行業中的龍頭之一,今年卻風波不斷。

據安信信託11月11日發佈的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總金額為276億元。

安信信託在公告中回覆稱,2019年5月20日至9月30日期間,公司管理的信託產品到期的項目87個,已正常兌付58個,金額為65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總金額為276億元。

安信信託表示,上述產品涉及的交易對手均為合法存續的市場主體,有房地產、股票等抵質押擔保或其他增信措施。在回覆函中,安信信託介紹,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的問題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形勢及市場變化,導致交易對手或項目未能如期完工或出售,流動性出現問題。

公告指出,2018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實體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同時在資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去槓桿進程加快,部分企業融資能力受限。在此情況下公司部分信託項目的融資方出現違約,未能及時、足額歸還信託資金,進而導致公司部分信託產品未能如期兌付,以及因上述情況可能引發的訴訟風險,將會降低公司信託業務收入,同時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