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中國人一向很重視自己的“尊姓大名” 。逢年過節,中國人有祭祖思宗的傳統。而在國人心目中,揚名建業,不但是個人生命的追求,更是有關家族的榮耀。

“姓”來自母系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朝伏羲女媧絹畫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原始母系氏族社會就產生了姓氏。 在關永禮先生所著的《中國姓氏文化》一書中講到,相比之下,許多歐美國家名前姓後的姓氏構成方式,遲至中世紀才產生並傳承下來。 亞洲越南、朝鮮等國的姓氏在 14 世紀左右才普及興盛,而且多由中國傳入。 日本則更晚,1876年才頒佈《平民必稱姓氏、名字義務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變了此前只有貴族、武士、神職官員才享有姓氏的歷史。

而細緻考究下來,“姓”的來歷要比“氏”更古老。

“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組成的,《說 文 解 字》 解 釋:“姓,人所生也。” 遠古的人類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個人的母系血統,一個始祖母所生的後代即為同姓。

中國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媯、姚、好、嫪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統的密切關係。

遠古的人們還不瞭解男歡女愛媾和生育的因果關係,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勞歸於某種神秘的自然力量。 比如在周人的傳說

中,他們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腳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為圖騰,並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腳印的象形。 而在商人的傳說中,他們的始祖母簡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鳥為圖騰,並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氏”來自父系

如果說,“姓”是來自母系,那麼“氏”就是來自男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產和戰爭中的優勢不斷凸顯,氏族群體中出現了強有力的男性首領,他們要對自己率領的群體用某種稱號做出區分,這就是“氏”的來歷。 最初的氏,是這個氏族男性首領的稱呼。 比如古代傳說中的軒轅氏、神農氏、伏羲氏、 越人氏等等,正透露出“氏” 的來源。

戰國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局的動盪,許多貴族降為平民。 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資格立氏,隨著士和平民地位、權力的上升,他們也開始稱氏。 氏已不再是貴族特有的標誌,人們在交往中互相稱名稱氏,成為社會發展的需要。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徹底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氏只剩下了標記直系血統的作用,性質上沒有了貴賤之別。

漢代以後,通稱為姓,自此姓氏徹底合一。

名是名,字是字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夔形頭骨笄

現在人們所說的名字是指一個人的名,與古代所說的名字不同。 古代的名與字分指,均為一個人的稱號。 名,是一個人在成年之前的稱呼,字則是他成年後步入社會時的稱呼。

“姓”來自母親,“氏”來自父親。 漢代以後姓氏合一。

中國的這種名、字雙軌制早在周代就已經形成。 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 古代嬰兒出生滿兩個月就要命名。《禮記》中說“男子二十, 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 這是因為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行結髮加冠之禮,以示成年,開始取字。 女子十五歲結髮加笄(束髮的簪子),作為成年的標誌,可以取字。 一個人成年後,由長輩原先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場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徑直稱呼,應另外換一個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否則被視為無禮。 因此,以字相稱,表示尊敬。

字獨立於名之外,又與名密切相關。 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可以相互註釋,字義相近;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均為美玉,義相近。也有名與字互為補充,可以連義推想的,如岳飛,字鵬舉,“鵬舉”取大鵬振翅高飛之意,與“飛”互為補充。 還有以反義相對取字的,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熹”與“晦”字義相反。

雅號各抒其志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還有號。 一些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墨客,往往熱衷於以住地或志趣等為自己取號。 由於別號是本人所起, 不像姓名受到家族、行輩等限制,因此“號無定法”,可以抒發個人的志趣情懷,以“自鳴其志”。 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等就是為了表達超俗脫凡的志趣。 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是以家藏一萬卷書、一千卷金石遺文、一張琴、一副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而取名。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陋室前後有五棵柳樹,他就以“五柳先生”為號。

雖然春秋時期已有稱號的現象,但宋代才是號的大普及時代。 明清時期,士人取號之風特盛。 清末民初以後,字與號逐漸被筆名、藝名所取代。

商人喜歡以干支命名

近代以來,通過對古文獻和殷墟甲骨文的研究發現,商代帝王,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 干支,又稱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取人名、記時間、表方位、標次序的一套專門的序數系統。幹,指十天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傳在曆法中使用干支紀日,是黃帝發明的。

商王命名,直至亡國之君紂(帝辛),均以干支中的一個字作為名號,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 …… 這種以甲、乙、丙、丁等為名號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有研究者指出,這種天干地支數可能是他們的生日,也可能是他們的去世日。 學者們推測,商人以干支取名,反映了當時一種文雅的文化心理。

漢人盛行取單名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曹操

漢代人取名洋溢著昂揚自信的進取精 神,從中頗能反映出西漢時期的社會心態。這一時期,“奉世”“定國”“廣漢”“闢疆” 一類的人名頗為流行,以“勇”“武”“霸”“起”“雄”等字為名的也很多。

東漢以後,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崇尚的忠、孝、禮、義等觀念廣為傳播。 以這些字為名字的現象也廣為盛行。進入東漢,特別是三國和魏晉時期,單名十分盛行,絕大多數人名均用一個字,特別突出的是三國時一大批人名,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孫權、周瑜、魯肅 ……

對此現象,古今學者見解殊異。 其中一種解釋是,單名盛行出於王莽的倡導。 王莽建立新朝後下令禁止百姓使用兩個字的名字,根據是被立為儒家經學的《春秋公羊傳》中有“二名非禮也”的說法。 但是,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這種看法認為,王莽的新朝僅存在十五年。 一道行政命令不可能影響數百年人們命名的方式,避諱才是單名盛行的主要原因。秦漢以來避諱制度越來越嚴密,人們要回避更改的文字越來越多,為了減少諱字,當時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是大量採用單名和使用冷僻字取名。

兩晉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王羲之

西晉以後,儒家經學走向衰微,曹魏時興起的玄學盛行,成為顯學,老莊哲學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魏晉名士以崇尚虛無、空談名理為風氣,併成為魏晉南北朝流行的社會思潮。 反映在人名上,這一時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靈”“玄”一類的字眼。

東漢末年,道教興起,其中關中一派由張陵在蜀地鶴鳴山創立,因受道者須出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 據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考證,“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於道徒名字的暗記,因此篤信其道的門閥世族遂把“之”字作為人名,形成一時風尚。 最典型的是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家族,用“之”字最多,信奉五斗米道最篤。 王羲之本人喜與道士交接往返,他五個兒子均以“之”字命名,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 徽之的兒子叫禎之,獻之的兒子叫嗣之、靜之,祖孫父子均以“之”字為名,並不避諱。

南北朝時期,也有不少人仍沿襲舊風,以“之”字為人名,如著名科學家、發現圓周率的祖沖之,以才絕、畫絕、痴絕著稱的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為《三國志》作注的史學家裴松之,著有《洛陽伽藍記》的楊炫之等,不勝枚舉。

唐代人名愛稱排行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取材於唐代十八學士夜宴典故的《夜宴圖》,排行之稱由宮廷官場逐漸通行於社會,文人尤喜用

唐代以後,人名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即當時的人們多以行第相稱。行第,本指家族內子弟的排行次第,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民間稱之為“大排行”。

以排行作為家內的稱呼,早在魏晉時已有先例,隋唐之際,漸成風氣。無論是家人朋友、高低貴賤,無不以論稱排行為高尚,以至於形成唐代社會的風尚之一。 宮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稱,如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建成稱大郎,李世民稱二郎。 帝王之家如此,公卿間也以排行相呼,玄宗時的權臣李林甫被人呼作十郎。 朝廷官場有此種做法,排行之稱便逐漸通行於社會,尤以文人之間最為流行。文人間特別喜愛稱呼別人的排行,如杜甫稱杜二,孟浩然稱孟六,元稹稱元九,王維稱王十三, 李白稱李十六,白居易稱白二十二 …… 這種時髦的風尚被社會各階層廣為接受,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紛紛以排行相稱。 這樣直稱行第的做法反而顯得彼此間的熟稔而不拘禮節,頗能給人以“四海之內皆兄弟”之感。

宋代起名以老為美

唐代愛排行 宋代老為美:歷代取名趣聞

朱熹號遁翁

宋人取名的一個特點是喜歡使用“老”“父”“翁”一類表示年長老邁的字作為人名,既說明當時人們企慕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也流露出以老為美的社會風氣,與宋代社會優禮老人不無關係。 因此,許多人在取名上故作老氣橫秋之態,如撰寫《東京夢華錄》的孟元老,以“老”字命名;史學家、撰寫《三朝北盟會編》的徐夢萃,字商老,以“老”字為字;理學家朱熹號遁翁,以“翁”字為號,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宋人還喜愛用五行作為序輩取名,取五行相生之義。如宋代大儒朱熹,從他的父親朱鬆開始,朱家一門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應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朱松的“松” 字 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點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內有“土”字;朱熹之孫朱鑑,“鑑”字內有“金”字;朱熹之曾孫朱潛,“潛”字是“水”字旁。朱氏一門五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