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9.泰安 主城區:泰山區+岱嶽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泰安 泰山

西漢初,設泰山郡,隸屬兗州刺史部。郡制始置博縣(今市岱嶽舊縣村);漢宣帝地節元年(前69年)移至奉高(今市岱嶽故縣村)。

北魏時又移至鉅平(今市岱嶽大汶口鎮)。

北齊時改為東平郡,郡治置博縣(今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後舊縣村)。

隋至宋代未設單獨行政區。

金初設泰安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設泰安州,治於岱嶽鎮(今泰城),隸屬山東西路。

元時仍為州,始隸東平路,後隸中書省。

明代隸濟南府。

清雍正設泰安府,隸山東省布政使司。

中華民國初期,廢州、府、改省、道、縣三級制,原泰安府所轄各縣,分屬濟南、濟寧、東臨三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將泰安劃為第12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始置歷城,後移至泰安縣陵查(今新泰市境內)。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為第15行政督察公署,專署駐泰城(日偽時設偽泰安道,道尹公署置泰城岱廟)。

1950年5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合併為泰安專署,駐泰城;

1958年11月,泰安專署撤消;

1961年5月復置;

1967年3月成立“泰安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2年7月改為泰安地區行政公署。

1985年5月撤區,原縣級泰安市升為地級市。

點評:西漢設郡,起點高,歷史長,隋朝至宋代沉寂,金代設州,清朝升府,表現良好,得益於泰山,歷史感厚重。


10.威海市 主城區:環翠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威海 環翠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加強海防,防止倭寇侵擾,明朝政府取“威震海疆”之意,“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派兵駐屯防倭,領左、前、後三所,始有威海衛。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撤威海衛,歸併文登縣,衛所劃為文登縣辛汪都三里轄屬。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威海衛和劉公島被英國強行租佔。

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年),國民政府收回威海衛,設立威海衛管理公署,隸屬國民政府行政院。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威海衛解放後,設威海衛市(地專級),由膠東行政公署管轄。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改為縣級市,歸東海專區管轄。

1950年3月,實行城鄉分治,原屬威海衛市的港西區、橋頭區、草廟子區、崮山區、鳳林區、羊亭區和裡口山區的南半部分別劃歸榮成、文登、昆嵛等縣。

1950年5月改為威海縣,隸屬文登專區。

1951年5月改為威海市。

1954年10月改為省轄市,受山東省政府領導,並接受文登專區督導。

1956年,劃歸萊陽專區,同年6月和9月,先後將文登縣的20個鄉劃歸威海市。12月,改為專區轄市,隸屬煙臺專區(後更名為煙臺地區)。

1983年11月1日,再次改為省轄市,由煙臺市代管。

1987年6月15日,國務院《國務院關於山東省威海市升級為地級市的批覆》批准威海市升格為地級市後,以環翠區名勝環翠樓之義,將原縣級威海市的行政區域設為環翠區。

點評:明朝設威海衛(衛所為軍事單位),民國設市,但不是省轄市,80年代以縣級市身份脫離煙臺升格為地級市,名氣較大,但歷史不長,升格為地市級時間短


11.日照 主城區:東港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日照 東港區

西漢始置海曲縣。

東漢更名為西海縣。

三國曹魏時,西海縣併入莒縣。失去獨立的行政身份。

西晉初年,沿魏制。

南北朝時期屬宋。後隨莒歸北魏。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北魏置梁鄉縣,故城在今兩城鎮。

隋代屬莒。唐宋因之。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仍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日照升鎮為縣,縣治今東港區政府機關駐地。

元代,日照縣屬益都路莒州。

明初,屬青州府莒州。

清初,沿明制。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屬於山東省政府。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劃歸沂水專署、膠州專署、臨沂專署。

1985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縣改為日照市,屬臨沂行署。

1989年6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992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日照市設區帶縣,以原日照市行政區成立東港區。

點評:西漢置縣,建置時間早,但三國時被降格撤縣,北宋設鎮,金代重新升格為縣直到建國後,得益於日照港的開發,脫離臨沂再次升格為地級市主城區,昔日從屬的莒縣反而成為其下轄縣。

12.濱州 主城區:濱城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濱州 濱城區

西漢武帝時置溼(漯)沃縣,屬青州刺史部千乘郡。治溼沃城(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當在今濱北辦事處西莫李家、周家集一帶)。

新莽時,改溼沃縣為延亭縣。莽敗,複名溼沃縣。

東漢永元七年(95年)撤溼沃併入千乘縣,屬青州刺史部樂安國。

三國魏時復置溼沃縣,屬冀州樂陵國。晉承魏制,仍屬樂陵國溼沃縣地。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及魏之樂陵郡與南燕之樂安郡。

南北朝時期,先屬北魏之冀州樂陵郡與宋之僑置樂陵郡,後統歸北魏之樂陵郡,並遷漯(溼)沃縣治於亂城(今北鎮附近),改原漯沃縣治為後部亭(俗謂後父城、右輔城);

東魏溼沃縣屬齊州;

北齊縣廢。

隋初,復置溼沃縣,縣治於亂城,屬滄州;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溼沃為蒲臺縣,因境內有蒲臺(今名秦臺)而得名。仍治亂城。大業三年(607年)屬渤海郡。

隋末戰亂後,縣廢。

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蒲臺縣,隸屬於鄒州;武德八年(625年)鄒州廢,改屬淄州;貞觀六年(632年)撤蒲臺併入高苑;貞觀七年(633年)復置;垂拱四年(688年)從蒲臺、厭次兩縣各分出部分轄地置渤海縣(治所在今濱州故城東40裡。天寶五年(746年)移治李邱村,今濱州故城北垣外),屬河北道棣州;景龍元年(707年)蒲臺也改屬棣州。

五代時期,後唐於渤海縣置榷鹽務,後漢改為贍國軍;後周顯德三年(956年)置濱州,以濱渤海得名。轄渤海、蒲臺2縣。宋,渤海縣屬河北東路濱州;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撤蒲臺縣併入渤海縣;慶曆三年(1043年)升境內之招安鎮為招安縣;熙寧六年(1073年)撤招安縣仍為渤海縣之招安鎮;元豐三年(1080年)復置招安縣。大觀二年(1108年)濱州賜名為渤海郡,轄渤海、招安2縣。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渤海縣之永利鎮為利津縣,同年復置蒲臺縣;明昌六年(1195年)招安縣改名沾化縣。當時濱州屬山東東路,轄渤海、利津、蒲臺、沾化4縣。

蒙古中統三年(1262年)濱州與棣州合併,稱濱棣路;中統五年(1264年)割蒲臺縣屬般陽路;至元二年(1265年)濱州改屬濟南路,移治於今濱州故城,轄渤海、利津、沾化3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銷渤海縣將其屬地直隸於濱州,濱州屬濟南府,兼轄利津、沾化2縣;洪武二年(1369年)兼轄蒲臺、利津、沾化3縣。

清初,仍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濱州直隸山東布政使司,兼轄蒲臺、利津、沾化3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撤直隸州,濱州降為散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南道武定府,與沾、蒲、利各縣不相統屬。

民國二年(1913年)改濱州為濱縣,改武定府為岱北道,濱縣屬岱北道;1914年廢岱北道改屬濟南府(道);1926年改屬武定道;1936年廢道,隸第五專署。

1950年5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關於撤銷區黨委與行政公署一級機關及調整各地委、專署的決定》,撤銷渤海行署與墾利專署設惠民專署。轄12個縣,濱縣、蒲臺縣均為其屬縣。同年7月將蒲臺縣黃河以北30個村莊劃入濱縣。1956年3月6日,撤蒲臺縣建制。

1958年5月濱縣縣機關遷於北鎮。12月8日撤濱縣併入惠民縣。同時將濱縣之閻家公社(今梁才街道辦事處66個村)劃入沾化縣。12月29日撤惠民專署併入淄博專署,惠民縣隨屬。

1961年4月,恢復濱縣建制,4月10日縣機關開始遷往濱城。同時,閻家公社復歸濱縣。7月9日,省府補發恢復濱縣建制的文件。1969年1月17日,濱縣縣機關遷於北鎮。1972年11月20日,濱縣縣機關遷往新濱城。

1980年4月,改北鎮公社為北鎮鎮政府。1982年8月2日,國務院批准建立濱州市(縣級)。以濱縣的北鎮鎮96個村與博興縣的小營鎮66個村、蔡寨公社朱全管區13個村為行政區域,隸屬惠民地區。

1987年2月25日,撤銷濱縣,其行政區劃入濱州市。同年3月20日正式合併辦公。1989年12月22日,高青縣的舊鎮鎮67個村劃入濱州市。

1992年3月,惠民地區改稱濱州地區。

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濱州地區和縣級濱州市設立地級濱州市,縣級濱州市改稱濱城區

2000年12月16日,濱城區正式揭牌辦公。

點評:濱州主城區區劃歷史調整頻率在山東16地市中顯得相對比較凌亂。經歷了置縣、廢縣以及縣城南遷故城改為蒲北鎮(即北鎮)後又遷回的各種複雜操作。地區機關還曾經遷至張店和淄博機關合並辦公,2000年升格為地級市主城區,時間很晚,基礎相對較差,是除了東營外,另一個主城區起點較低的地市(北鎮新建城區)。


13.德州 主城區:德城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德州

德州在夏、商時為有鬲氏(鬲國)、有窮氏,系侯國。

秦廢分封制改郡縣制後置鬲縣,至北齊廢鬲縣。

漢置安德縣,後經隋、唐、宋、元、明、清城市標誌各代及民國時期,又先後設置廣川(隋)、長河(唐)、將陵(宋)、陵州(元)、德州(明清)、德縣(民國)。自秦2200餘年,德州已六易其治所,在現在的德城區和陵城區之間搖擺,各時期地域大小不一。

德州夏商時隸屬兗州,西周以及春秋時期屬齊國。戰國時分屬齊、趙二國。秦分屬齊郡、鉅鹿郡、清河郡、上谷郡。漢分屬青州平原郡、濟南郡、冀州清河郡、幽州渤海郡。三國時屬魏。西晉時分屬平原國、清河國、樂陵國、樂安國、濟南郡。南北朝時期分屬安德郡、清河郡、平原郡、樂陵郡。隋代分屬兗州平原郡、渤海郡、冀州清河郡、青州齊郡。唐代分屬河北道德州、貝州、棣州、齊州。北宋分屬河北東路、右京東東路。金時分屬山東西路、東路、河北東路、大名府路。元屬燕南河北道、中書省河間路、濟南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設德州衛,治所和地位開始確定。原先德州城的位置,在運河以西,明洪武13年,在運河東面築衛城,形成了如今的德州城。是當時山東境內重要兵站。

永樂九年,知州何原將德州的行政中心移入衛城內,從此,德州的位置就大體確定下來了。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東昌府、京師河間。

清分屬山東濟南府、武定府、直隸天津府、河間府。

民國初期分屬山東省濟南道、東臨道、武定道、直隸省津海道。1928年分別直屬山東、河北省政府

1950年5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設立德州專區(德州專員公署),系由原渤海區的滄南、濼北兩專區合併而成。

1967年,德州專區更名德州地區(德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德州地區,改設地級德州市,將原縣級德州市改為德城區。新建地級德州市行政區劃與原德州地區行政區劃相同。

點評:德州建置時間早,但存廢交替,治所變化頻繁。直到明朝建立,治所才開始固定,開始時為軍事單位(衛所),明成祖遷都後,地位上升(拱衛京師的門戶),當時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兵站。建國後成為地市級行政機構(專區、地區、地市)駐地。


14.聊城 主城區:東昌府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聊城 東昌府區

商代末期, 為紂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稱"微子城"。

西周為"郭國"領域。

春秋戰國時屬齊國。

秦始置縣,名聊城,屬東郡。

兩漢仍屬東郡。

三國時屬魏國平原郡,晉代屬平原國。

南北朝時,初屬魏郡,後屬北魏平原郡,為平原郡之治所。

隋開皇三年(583年),平原郡廢,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王城置博州,遂屬博州。大業初年博州撤銷,改屬武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博州,轄聊城,以聊城為其治所。唐天寶元年(742年),為博州博平郡領。天佑三年(906年)後,曾一度改為聊邑,但隸屬未變。

後晉及宋代至金,均屬博州,皆以聊城為治所。元代,設東昌路總管府,聊城隸屬之,併為其治所。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東昌路為東昌府,為其治所,縣為府領。

清承明制,歸屬如舊。

民國一年(1912年),改東昌府為濟西道,轄聊城。民國2年改濟西道為東臨道,為其屬縣。民國15年廢道級建制,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山東省第六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紀念抗戰中犧牲的民族英雄範築先,改縣名為築先縣 ,屬魯西行署第四專署。

1949年撤銷築先縣恢復聊城縣,屬平原省聊城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

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東昌府區。

點評:建置時間早,秦朝置縣,隋唐時置州,元代升府,治所固定,歷史連續,相信聊城將主城區定名為“東昌府區”而不是“東昌區”有顯示其“祖上闊過”的意味。


15.臨沂 主城區:蘭山+羅莊+河東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臨沂

周滅商後,臨沂地域併入青州, 分屬齊、魯兩國,境內見於《春秋》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餘丘、杞等分封國。其中鄅國國都是今臨沂城的建城伊始。

春秋時期,魯國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修築啟陽城作為魯國東南屏障,成為今臨沂老城的前身。

戰國時期,臨沂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併,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齊長城在臨沂域內設置的穆陵關是當時的“天下第一關”。

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為避漢景帝劉啟名諱,啟陽城更名開陽並設為開陽縣。臨沂主城區境內成為縣級治所。

漢武帝時設十三州部,臨沂域內的郯縣為徐州治所。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臨沂泰山郡。

東漢時,光武帝子劉京將琅琊國遷都開陽,自此開陽稱琅琊。臨沂主城區境內成為郡(國)級治所。

三國時期,開陽一直作為琅琊國國都,封有琅琊王。

西晉時期,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其中琅琊國是晉元帝司馬睿的潛邸。

晉室南渡後,臨沂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後臨沂域內的蘭陵蕭氏家族南渡,榮登南朝政壇,建立齊梁兩代王朝。

北魏中期琅琊國改作琅琊郡,後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開陽,北周改置北徐州為沂州。

隋朝時,大業初年(605年),將開陽、臨沂、即邱3個縣合併為臨沂縣,治所設於今臨沂城。

唐朝時,武德六年蘭山縣併入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沂州(琅琊郡)、臨沂老城門(光緒十九年攝)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時,臨沂地域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

金朝時,臨沂地域分屬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時,臨沂地域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

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沂州府,置附郭蘭山,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轄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升格為府級治所。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

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入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

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

1989年6月日照升為地級市,12月沂源縣劃入淄博市管轄。

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縣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3個縣級行政區。

點評:又一個有長建城史的,“琅琊”之名顯赫,秦時成為縣級治所,清朝升府,民國降格為縣級治所,建國後重新成為地區行署駐地。多說一句,臨沂主城區應該算是近年來山東除了濟青外的地級市主城區城建進步的典範了。


16.菏澤市 主城區:牡丹區

討論下山東省16地市主城區歷史(下)

菏澤 菏澤大劇院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於今市區置乘氏縣,屬濟陰郡。

北宋初屬曹州,崇寧元年(1102年)曹州升為興仁府,乘氏縣屬之。

金大定六年(1166年)廢乘氏縣入濟陰縣,大定八年(1168年)濟陰縣城為黃河水淹沒,曹州與濟陰縣遂徙治所於故乘氏縣城(今菏澤市區)。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濟陰縣入曹州。洪武二年(1369年)徙曹州治所於今曹縣城,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為曹縣。正統十一年(1446年)復於故乘氏縣城置曹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曹州升為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直隸州又升為曹州府,以原州治所在地置菏澤縣以為府治。重新成為州府所在地。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菏澤縣屬岱南道(次年更名濟寧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曹濮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隸於省。

1949年3月原屬菏澤縣的菏澤城關區升為縣級,直屬於冀魯豫行政區,同年8月冀魯豫行政區撤銷,直屬平原省菏澤專區,為專署駐地。1953年8月改為菏澤城關鎮,屬菏澤縣。

1952年11月菏澤縣隨菏澤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8年12月菏澤專區撤銷,改屬濟寧專區。

1959年7月復置菏澤專區(1967年改稱菏澤地區),菏澤縣仍為專署駐地。1960年1月撤銷菏澤縣,設立菏澤市。1963年3月撤市復縣。1983年8月撤銷菏澤縣,設立菏澤市。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地區和縣級菏澤市,設立地級菏澤市。菏澤市設立牡丹區,以原縣級菏澤市的行政區域為牡丹區的行政區域。

點評:北魏置縣,但受黃泛影響,治所曾在現在曹縣與主城區之間調整過,明正統年間治所開始固定,清時先升州再升府,保持到建國後。相信在黃河不再成為問題後,菏澤已經迎來了一個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