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黃帝內經》裡的“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怎麼理解?

清風瘦雨58179115


斷句的問題。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古漢語的則跟現在不一樣,是和連詞,可以當“如果”、“可是”講,有時候還無意義。這裡面就是如果的意思。這就好理解了。天明,天也明的,放光的,日月也是放光的。如果日月晦暗,說明陽氣不足,陰氣上升,陽氣不能衛外。邪氣這時候就會侵入人體。

很多人都不解釋空竅是什麼意思,有的翻譯成孔竅。我的理解是,空就是正氣不足。人體的365穴位都為竅,此外還有9竅。哪個竅正氣不足,就叫做空竅,相對應的就是“實”竅。正氣充實,即使有邪氣,也不能害。


源醫


天明則日月不明,“天"在這裡指的是宇宙,不明是相對日月而來,天明則日月不明,這是古人在夜觀察天象時從自然現象推理而來,如果茫茫宇宙是明亮的,日月就不能放出光明。

古人很智慧,早在幾千年就知道太陽、月亮和星星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那麼:"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又怎麼理解呢?

人們在宇宙裡除了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發光,但這些發光體是順從宇宙演化規律不停運行的,不會有極寒或極熱的事情發生。

如果天體除了太陽、月亮和星星發光之外,天體突然散發光亮(如超級星球爆炸),那麼這種光亮發出來後,日月星星都沒有光亮了,導致地球生態惡劣變化,影響到整過地球空間不能正常運行和演變所以就叫:“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在《黃帝內經》裡的"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古人在觀察太空宇宙時與日月的自然現象相接合後,就用日月來理解陰陽受制於大自然,無論是茫茫宇宙裡,還是小小的動物和植物,它們都有陰陽之分。

同樣一個道理,在不能順應大自然時,陰陽就會受到損害。

也可以這樣理解“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就是:如果天上陰霾籠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這樣的天氣下,邪氣就會侵入人的七竅,而造成疾病!

只有懂得養生之道的人才能夠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萬物能夠適應四季陰陽變化,才能使生機永遠延續,從而能使生息不會枯竭。

所以《黃帝內經》裡記載的“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指的是人體和宇宙裡的日月是相互相關的。


司馬小絹


黃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開篇論述了春夏秋冬四季天宇的時空轉換在自然界的反應,人們應當如何順應四季變化,以及違逆之後可能帶來的後果。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秋、冬各有論述,在此從略。

接下來的講述令人倍感意外: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清,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苑稿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我暫且用個人的理解翻譯如下,供大家參考。

“天氣,是清淨光明的。遵守自然規律隱藏而不停止,因此並不顯現到大地上。(如果)天宇顯露光明,那麼日月就不明亮了,異常的邪氣就傷害一切空虛的洞竅。

陽氣不再流動反而閉塞,地氣不再隱藏反而冒出而且顯現,雲霧不再清朗,白露不再落下,天地陰陽之氣的交流勾通不再表現出來,萬物生命力不再施展,由於不能施展生命力,所以名貴稀有的樹木大批死去。

邪惡之氣仍舊不發散,風雨變得沒有節律,白露依舊沒有出現,結果田野枯萎失去生機。

狂風頻繁到來,暴雨頻繁發作,天地似乎將要顛倒,四季幾乎完全紊亂,自然規律完全喪失,結果萬物生靈包括人類沒到正常壽命一半就絕滅了!

只有聖人遵從了天氣,因此免於像大多數人們那樣身患各種奇怪的疾病,萬物生靈最終沒有徹底消失,生命的力量沒有枯竭。”

我個感覺這就是古人對記憶中異常天象導致重大自然災害和生物大面積滅絕的記載。

聯想到現代科技發現的種種天體災難,更令人細思極恐。天宇本來是黑暗的背景,突然現出光明景像,這是十分罕見的。超新星暴發或者伽馬射線暴發照射或者天體撞擊地球,都有可能造成天宇背景變亮。由此對大地上的氣候、環境、生物造成極度慘烈的破壞。也許古人的確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過類似的災難。

回到正文。我認為四氣調神大論記述這種災難現象,目的是告訴人們天宇時空規律的力量如此強大,如果違逆後果很嚴重。於是接著闡述道: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大意是說:天宇四季時空轉換的自然力量是萬物生靈得以生存的根本。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順從根本,與萬物生靈共同生生不息。

最後,我對黃帝內經中“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這句話總的印象就是,古人絕無虛言。古人真實記載了天文觀察發現天宇出現異常明亮現象之後,大地萬物生靈相繼出現超乎尋常的災害,由此推斷出天宇是萬物生靈的根本,人們只有重視天宇時空變化的影響,順應而不違背,才能與萬物生靈共同生生不息。





樂不思蜀lu


僅僅這一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成這樣:意思是,如果天不藏德了,會出現什麼的後果。換言之,就是老天如果沒好氣了,動怒了,那麼,太陽和月亮就會失去光明,也就是日月無光了,邪氣氾濫,苦不堪言。




陳姐的生活隨拍


大家好,我是德州小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巜黃帝內經》裡的“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怎麼理解?我的理解是:天氣能夠總是清爽潔淨,一片光明,是由於上天所具的化生萬物之道藏而不露並健運不息,永不衷減的緣故。如果天上陰霾籠罩,晦暗不清,日月就不能放射光明。在這樣的時候,邪氣就會侵入人的孔竅而造成疾病,如果天上的陽氣閉塞不通,地上的陰氣不能萌發上騰,雲霧不能消散而使天空放晴,那麼天上下應地氣的甘露就不會降下,天地陰陽的交感就不會發生,萬物的生機不能延續,即使高大的樹木乜會大量枯死。有害於萬物生長的惡劣氣候不能終止,風雨不能按時到來,甘露不能降下,草木就會凋零枯萎而不能繁茂。邪風頻頻刮來,暴雨屢屢突降,天地陰陽,四季之氣不能相互保持協調,同時又大大背離正常規律,那麼萬物將活不到各自壽命的半數就會完全死亡。只有懂得養生之道的聖人能夠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所以他們的身體從無大病。要是萬物都能像聖人一樣不去背離養生之道,能夠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它們的生氣就不會枯竭。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f0bc192604d45ee8572a5038ba4c3c1\

德州小紅


這一問題要從內經:春三月,……。秋三月,……。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去認識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問題,比較好理解。那麼,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天是有形無質的形態,日月是有質有形的形體,用日月標明天氣的變化狀況。故僅知天氣運行之道,而不知日月週而復始的變化,汝是絕難得知,邪氣是如何害人的。


心願103337456


天陰才日月不明,上易感風寒之邪,下易中寒溼之邪。


黃帝內經本草養生


白天太陽高照你會看到月亮星星嗎。正氣足還能感覺到邪氣的存在嗎?


手機用戶61018029830


和“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一個意思,就是自身素質好了,邪氣就沒辦法侵入體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