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歷史與正義:司馬遷如是說

“在冷酷而陰森的現實中,他孤獨地擁抱著、溫暖著那一座座指向正義的生命路標。……

史遷篤信,正義之光源於人性,在靈魂深處燃燒,是人的精神的自我淨化,進而淨化世界,誠如《悲士不遇賦》所云:‘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私於私者,自相悲兮。’

(摘自《歷史與正義——司馬遷如是說》序

覆盤歷史不但要有史料、史觀和史識,還要有血性,這就是趙明這本書給我的啟示。

——易中天

魯迅說,讀中國歷史,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但字縫裡卻只有兩個字:“吃人”;然而,他卻盛讚司馬遷的《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為什麼?讀一讀趙明君的《歷史與正義》,你或許會恍然大悟。

——鄧曉芒

《歷史與正義——司馬遷如是說》

易中天、鄧曉芒推薦

史遷其人的心靈傳記

《史記》其作的信解詳註

華夏文明的千年回望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他用史家之筆尋求正義

正義是形而上的人類信念。無論人們如何界定正義,它都關涉人世間秩序創立的倫理品質,關涉立法者的精神氣象,關涉個體的生存質量與尊嚴,關涉人心世故和文明形態轉換的價值評判。史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毫無疑問,他要追尋的正是中國正義及其真相;格局卻是人類的、世界的。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遷洞察帝國制序創立的秦漢時代,判定無論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還是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展示出的立法者的精神氣象,要麼是暴戾的,要麼是陰柔的,都呈現出奴隸道德的倫理特質。他拒絕大而無當的空言,冷峻地打量自“五帝”時代以降,中經“三代”,迄至他置身其間的當朝的文明演進史,藏溫情於骨中,傾力打撈在此演進歷程中閃耀過的生命的個性與歲月的輝煌,傾情刻畫那些凝固於重大歷史事件中富於個性和德行的多姿多彩的生命形象,傾心揭露文明形態轉換過程中那些掩埋和扼殺生命力的制序的陰柔、狠毒與暴虐品性。因此,“述往思來”的《史記》 展呈給人們的,是一幅融漫長久遠的時間與寥廓深邃的空間為一體的史詩畫卷。

漫遊於歷史長河中的史遷心靈異乎尋常地敏銳。在冷酷而陰森的現實中,他孤獨地擁抱著、溫暖著那一座座指向正義的生命路標。他用文字書寫、傳承下來的有關文明的歷史記憶,既有與真的相擁,也有與假的揖別,既有與善的相親, 也有與惡的抗爭,既有與美的相融,也有與醜的疏離。正義的信念,林林總總的一切,儘管錯綜複雜,卻又錯落有致,儘管跌宕起伏,卻又雍容大度,正所謂“無韻之離騷”。史遷是絕望的,文字卻極富靈性,永久地散發出啟示未來的靈光。

他書成一部英雄史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史記》是一部英雄史。因此,我在收入本書的開篇與結尾兩講中,重點講述了戰爭英雄項羽和文化英雄孔子。其實,英雄的命運是貫穿本書的思想線索。

在史遷的英雄譜中,有帝王將相,有謀士客卿,有文人騷客, 有刺客遊俠,有商販工匠,有江湖郎中,有贅婿倡優,有日者卜筮,不分男女老少,無論廟堂江湖,各色人等共存,且不以成敗論英雄。而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壓根兒不構成史遷 的敘述結構,史遷極其厭惡作為倫理和政治秩序的等級制度。

在史遷的歷史觀中,英雄其實就是生命力和個性化的代 名詞。個體生命能否有條件涵養陽剛的、個性化的精神氣質, 有尊嚴的生與死,是史遷評判一切倫理和制度秩序是否正義的關鍵準則。

在《史記》中,正義意味著個體生命實現其價值和尊嚴的無限可能性;英雄之為英雄就在於,他有勇氣和智慧追求並實現了某種可能性,從而讓人類世界生機盎然, 豐富多彩。

他因《史記》而永生

史遷留給後世的人生自述有兩個重要文獻,一是《太史公自序》,一是《報任安書》。在這兩篇文獻中,史遷對他父親和他自己的生卒年這些所謂客觀知識,很不在意,說得含含糊糊。他要傳達的一個主要意思是:人生得有意義,而我們父子倆的意義就在《太史公書》。這提示我們,史遷與《史記》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將其變成兩堆無關痛癢的知識加以言說,就必定不得其門而入。

史遷因李陵事件遭遇宮刑,出獄後不再是太史令,而是中書令,即漢武帝身邊的一個秘書。史遷受刑前後變化肯定很大,作為朋友的任安給史遷寫了一封信,勸他從“為李陵說項”的陰影裡走出來,不僅要堅強地活著,還要放下個人的痛楚與恩怨,懷揣家國情懷,敢於擔當天下之責,把心思用在為國家推薦人才上。任安的信早已丟失,我們是根據史遷的回信推想任安來信的大致內容的。史遷收到朋友來信並沒有立即回覆,《報任安書》是在任安因牽涉太子巫蠱事件即將被處以極刑的時候寫的。史遷在信裡說,自己天資一般,沒多少才華,能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此生足矣;而之所以扛著奇恥大辱活著,就是為了完成這一件事:撰著《太史公書》。

史近為《史記》而生,而死。《史記》的完成,就等同於生命意義的實現。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遷告訴任安,雖然自己被閹割了,但“變性手術”對施暴者而言,肯定是失敗的一一為了自己的《太史公書》,不僅不可以頹廢,反倒要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陽剛。在信中,史遷寫下了那句千古名言: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生命的意義和尊嚴源於生命意志的自我決斷。史遷通過《史記》成就自己的人生,他要成就的是英雄的偉岸人格。

史遷以《史記》哺育並展示出的英雄觀,與現代哲人尼采的英雄觀遙相呼應。尼采不以對當下社會影響的大小來評判英雄,他認為這是對英雄的無視。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英雄沒有影響,英雄的影響不隨時間的流逝而消減,像一首首古老而蒼勁的精神之歌,長久地迴盪於生命世界。那些對當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可能是假英雄,禽獸不如的傢伙都可能把自己打扮成英雄,或者被吹捧為英雄。史遷可謂慧眼識英雄。

史遷本人就是大英雄,他直面慘淡的人生,直麵人性的深淵,書寫歷史與現實的真相。

鄭樵在《通志·總序》中如是說:

迨漢建元元封之後,司馬氏父子出焉。司馬氏世司典,工於製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曆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捨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故謂,周公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五百歲而在斯乎,是其所以自待者,已不淺。

史遷,史家中千古一人;《史記》,史書中千古一書——魯迅先生總結得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遷的生命結局,史料無一字提及。千古沉默。

史遷在遭受宮刑之後,忍辱負重,以博大的胸懷和氣魄寫完了《史記》。他珍視自己的作品,如同珍視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熔鑄在作品之中了。

《史記》這部宏大史詩就是這個英雄生命的見證。

(以上文字摘自《歷史與正義——司馬遷如是說》)

《歷史與正義——司馬遷如是說》

易中天、鄧曉芒推薦

史遷其人的心靈傳記

《史記》其作的信解詳註

華夏文明的千年回望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趙明,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法哲學與中西方思想史研究,曾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湘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著有《先秦儒家政治哲學引論》《在塵世安頓人生——走進孔子的思想世界》《大變革時代的立法者——商鞅的政治人生》《文人政治的一曲悲歌——王安石變法啟示錄》等。

內容簡介

全書以講稿形式呈現,共六講,六個角度剖析《史記》文本。繼而以此為引,一路引向史遷其人——他的品、他的思、他的志、他“偉大而孤獨的心靈”;一路引向《史記》其作,撣去歷史積塵,凸顯其作為心靈史、英雄史、文明史、當代史、諫書的本質和價值。

在此基礎上,作者一氣化三清:化身“人性”戰士,請文王武帝下神壇,拉紂王始皇出鬼域,尋回了周公孔子的凡胎肉體,還華夏族一部“人”的歷史;化身孤獨心靈的知音,前追孔子項羽,後攜木心尼采,回應司馬遷那回響千年的孤絕心聲;化身解牛庖丁,持史遷所鑄英雄觀與正義觀兩把牛刀,遊刃於華夏文明演進的歷史長河,解離個性與教化、權力與道德、制度與正義的真相與糾葛。

一、這是一部“為讀者”的誠意之作,易讀易懂易接受。全書以口述體寫成,明快練達,節制使用術語,力避艱深理論,雖普通讀者也可無障礙閱讀;敘事說理皆以人性和常識為據,不穿鑿附會,不故弄玄虛,使讀者暢享思想探幽之樂,而免受雲山霧罩之擾;不人云亦云,不顧左右而言其他,一字一詞皆直抒胸臆,雖做道德文章,卻無腐儒氣與說教氣,符合年輕讀者的閱讀口味,易被接受而化詩書為氣華。

二、內容鮮活潑辣,言人所未言,金句迭出,新穎而有力。“孔子也不是什麼儒家,孔子就是孔子,是個孤獨者。”“紂王最後失敗了,敗了就敗了,自己穿得工工整整,縱火自焚,與項羽一樣,蠻有骨氣的!”一句話足以開人眼界,一句話就能重塑認知。

三、以歷史的長鏡頭,掃描典型個體生命,拼湊出華夏文明演進的動態圖景,統觀可拓寬眼界、澡雪精神,縷析可增長知識、鍛鍊思維。

全書目錄

序言

整部《史記》中,沒有些微神的身影,記敘的全是人事。因為神的缺席,史遷記敘的中國正義獨具意蘊,別有一番滋味瀰漫於字裡行間。

第一講丨立法者的精神氣象

史遷期待的是,在立法者創立的制度秩序中,個體生命能夠涵養陽剛的精神氣質,而盪滌源於生命慾望的陰柔之氣。用尼采的話說,是主人道德,而非奴隸道德,為人們的生活世界立法。

第二講丨“五帝”的政治德行

史遷是史家,他告訴我們的是,政治技藝オ是古今之變的關鍵,而政治技藝所帶來的精神性、品質性的東西可以稱為政治德行。換句話說,沒有離開政治技藝的政治德行。

第三講丨“三代”的政治技藝

三代之王道政治,從最初的制度層面,過渡到關涉道德精神的政治理想層面,一變而為宋儒的精神信仰、道德擔當,最後竟成修辭學。大體流變即是如此。

第四講丨秦始皇與帝制的開創

秦始皇或許沒想對儒生那麼狠,只希望他們暫時裝一下糊塗,稍微給自己一點時間,別逼得太緊了。凡事不要一來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唱高調,要先弄清歷史原委。這當然不是說秦始皇殺人就對,可這個世界畢竟不是天堂。

第五講丨俠客與歷史正義

“士為知己者死”,一定不是單相思,而是一種氛圍,好像所有的人都被這種氛圍感染,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質,所謂春秋大義。

士遇知己,不是偶然遭遇,而是時代的必然結局。在中國歷史上,也只有那個時代才有如此的精神氛圍。

第六講丨孔子的文化英雄形象

孔子時時懷抱希望,處處遭遇失望,始終不肯絕望。他是流浪的君子,始終行進在精神的旅途中,“絃歌講誦不絕”。他腳踏大地,仰望星空,時而獲得對抗孤獨的力量,每每更加孤獨。這是一種偉大的孤獨,一種深邃的孤獨。孔子寧願孤獨;孔子擁抱孤獨,呵護孤獨。

後記

20世紀80年代初,大學校園瀰漫著詩意,人文氣息濃厚。

我被嚴重感染,竟做起作家夢來了,寫詩作文,且數次投稿。結果竟是無一字發表,失望得很。於是,請教楊師義銀先生如何寫好文章,楊師的回答很簡潔:沒有別的辦法,多讀《史記》吧!

拓展閱讀

1. 《史記》文白對照本(全四冊)

人人都能讀懂、人人都會愛讀的文白對照本《史記》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歷史著作,同時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傳記著作。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已有多種文白對照本,本書特點是體例創新,有五體說明,單篇題解,篇中有結構段意,使白話本更貼近司馬遷的原創,體現了五體結構紀傳體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機械的古今語言轉換。單就古今之互譯,亦當後出者勝。書後五個附錄,展現了譯者的譯文態度與方法,以及譯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擴大讀者視野,對閱讀全書大有裨益。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2. 《史記觀止》

一部國學根柢書

上演三千年的精彩故事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觀止》將《史記》各篇按照內容分為:帝王風範、輔佐功過、英雄氣概、卓越舉措、角逐經典、私情國故六個主題。每個主題收錄收入史記篇目十至二十餘篇。每篇由標題、題解、原文、註釋、譯文幾個部分組成,篇幅短小、行文流暢、雅俗共賞,便於讀者零碎時間鑑賞,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本書從帝王開始,直到普通民眾,簡約、立體掠影上古社會三千年歷史各色人等,百態人生,可謂《史記》觀止。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3. 《史記學概要》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學概要》全書共計10章,約30萬字。本書對司馬遷其人及《史記》其書,做了系統評價,對司馬遷思想和《史記》的思想內容做了深入的探討與評析。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4. 《史記通解》(全九冊)(精裝本)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通解》,全書共九冊,約計450萬字。通解行文采用精善讀本金陵書局張文虎校本為底本,與中華書局點校本對照,並做全新的技術處理。增加了結構段的劃分,在譯文中括注段意,推出新意。《史記通解》的創新價值在於其敢於打破傳統的方法,將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結合起來,不僅以現代的價值觀與研究方法反映時代思想,而且創造了新注、語譯、集評新的體例,彌補了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的不足。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5. 《司馬遷生年研究》

史遷行年,生年兩說

十年之差,爭論百年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本書《司馬遷生年研究》八講,系統梳理了百年論爭司馬遷生年兩說的論點、論據。經過作者總盤點,證實王國維說,“十年之差由數字訛誤造成”。王國維的考證“前145年說”,論點堅實、方法正確、邏輯嚴密,結論成立,而論據粗疏,應予糾正。“前145年說”後繼論者,運用文獻和史實考證,合於“前145年說”的行年關節點有六大證據,有師事孔安國、董仲舒兩大旁證,以及交友六條證據,共十四條證據,足可定案司馬遷生於前145年。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6. 《史記論著集成》(全二十卷)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論著集成》全書共20卷,約計1200萬字。本叢書研究角度廣泛,研究內容深入,代表了我國當代學界的《史記》研究水平。叢書內容大體囊括了古今《史記》研究成果方方面面的精華摘要與評析,尤著重對《史記》全書內容與蘊含思想的闡釋,一編在手,可略知“史記學”兩千多年發展的軌跡,以及研究方法。

7. 《史記選》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選》,清初著名學者儲欣所編選,選錄作品五十五篇。編選者對於文章精彩部分用不同的符號加以圈點,並有大量的評點,用語長短不一,恰到好處,或指出詞句作用,或評點章法佈局,或揭示史公深意,或探討前後關聯性等。所選篇章之末亦多有評語,盛讚史公文章之精彩處,與文中評語形成照應。該書是清康乾時代較為有影響的《史記》選本之一。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8. 《史記七篇讀法》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史記》不僅是史學經典,而且是文學名著,為漢史學家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年—約前86年)編撰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三千多年的歷史。因此,《史記》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然而由於《史記》篇幅巨大,故事豐富,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多萬字,對一般讀者而言,通讀全篇確實不易。根據《後漢書•竇融傳》記載,漢光武帝就有推薦《史記》篇目讓人閱讀的做法。唐宋以後便有多種依據不同的選錄標準編選的《史記》選本的出現,清人王又樸的《史記七篇讀法》就是從閱讀角度選錄 《史記》精彩篇章,結撰成頗具特色的《史記》選本。

識別二維碼一鍵購買☟

9. 《千秋史聖司馬遷》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本書收錄了《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兩文的疏證,是司馬遷自己集中說明寫作《史記》的過程,以及概括《史記》130篇史傳內容的提要。該書第二部分“《史記》導讀”是評介司馬遷其人其書,對《史記》全書結構、撰述宗旨、史學和文學藝術,以及寫人藝術,做了系統的描述,全方位展現了《史記》一書的宏觀內容。

10. 《史記抄》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

在《史記鈔》中,茅坤對《史記》敘事藝術、人物形象的塑造、藝術風格、審美價值等多方面進行了評價,許多見解深刻,切中《史記》文章精髓,流佈深遠。《史記鈔》是一個很好的《史記》選注本,是從事《史記》研究重要資料,具有重要的閱讀、研究和參考價值。可惜長期以來未能整理,廣大讀者,尤其是《史記》愛好者迫切需要《史記抄》校勘整理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