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翁丁村简介


“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翁丁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至今仍保留着佤族寨门、图腾柱、寨桩、祭祀房、神林、木鼓房、传统手工艺作坊和佤族杆栏式茅草房等原始生态、独具特色的佤族文化传统,是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群居村落,拥有许多殊荣。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和临沧市十大优美村寨;


2012年确定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翁丁村荣获“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十佳文化产业乡村”和“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称号,并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3年获“中国十大避暑小镇”荣誉称号及“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


2014年入围“中国避暑小镇榜100佳”,并入选“中国十大乡愁村庄”,云南首批2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之一;


2018年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同时,翁丁村还被临沧市亚微电影艺术节筹委会命名为临沧市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云南往事》《不熄的火塘》《孔雀眼》《情比山高》《穷途末路》《西游记》《远方的家》《乡土》影视剧、综艺节目在翁丁村取景拍摄。


远山云,

近山雾,

佤族云中住。


在祖国西南边陲,绮丽的山水之间,生活着一个唱歌比说话多,喝酒比喝水多,跳舞比走路多的民族---佤族。佤族有着自己的民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佤语“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就是从崖洞里出来,所以这是一个自认从岩洞里走出来的民族,有着神奇独特木鼓通神的习俗。而在《司岗里》传说发源地云南沧源县,有一个从解放前一直处于刀耕火种原始社会阶段,解放后即一举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的佤族村寨,至今保留着原始佤族民居特色与风土人情,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这就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翁丁佤寨。


云雾中的世外桃源


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村落浓烈的金黄色为基调,使人联想起梵高的油画。全村没有一幢砖瓦房,没有一堵不透风的墙。鳞次节比的茅草屋,成排成片,蔚为壮观。阿佤姑娘,看守着自家门前的小摊,却正陶醉于音乐之中,村寨中虎头虎脑的孩子嬉笑玩闹,一束阳光仿佛是从屋里透出来似的,暖到心窝……这里每一幅画面都让人倍感惬意,犹如美好的梦境,闲云野鹤,漫步时光。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这里就是沧源翁丁佤寨。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就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又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之意。佤族在古语中的意思是“住在山上的人”,依山而建的翁丁四周都是片片茂密的树林,东面的树林称为“神林”,佤语称“亚莫韦”,“亚”是“森林”的意思,“莫韦”是寨神,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翁丁世居着一代代佤寨儿女。走进翁丁村,这里宛如仙境一般,是原生态毫无炒作的一方净土。翁丁村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佤族寨门、图腾柱、寨桩、祭祀房、神林、木鼓房、传统手工艺作坊和佤族杆栏式茅草房等,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代代传承沿袭,整个部落被山峦环抱,古寨茅屋林立,寨内小径通幽,竹楼静立,四周雨雾缭绕,山林清幽。这里没有铺天盖地的绚烂桃花,其中的意境却如同远离尘世、逍遥快活的世外桃源,是一方返璞归真、涤荡心灵的乐土。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漫步雾中翁丁,首先见到的是百年如故的寨门和大榕树,古老沧桑神秘,两者同处一线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寨门,共同守护着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庄。就在见到寨门的同时,也同时被寨门、特别是大榕树上的牛头骨震撼,每根门柱上的牛头,特别是大榕树下悬挂着的牛头,若隐若现,神秘神奇。进了寨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立着几个牛头树桩,透过迷雾的草房扑面而来。最高大建筑是佤王府,这里居住着翁丁村的寨主,寨主是整个村子中最受尊敬的人,更是通过古老的世袭制产生的。接下来沿着窄路小径布局着各式佤族茅草房民居,杆栏式竹木楼,屋内外布满牛头。翁丁的茅草屋很美,你丝毫感觉不到它的破旧,在这里茅草成为了一种装饰,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它的天然古朴的韵味。房屋从大的方面分两类,一是单身成人住的屋顶很矮的单层椭圆形屋,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都住这样的房;另一种就是普遍的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畜居。此外,佤族人家都会在村边建自己的一间储藏屋,主要装粮食,且都没有锁,佤族还保留着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佤族村寨周边的树都不能砍,

树是保护村子的神林,

所以佤族村庄周边的植被茂盛,

群山环抱,

环境清幽。


漂亮热情的佤族姑娘头发甩起来,美酒好茶喝起来,曼妙的佤族歌舞跳起来……远方的客人光顾翁丁,全寨老少都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迎客进寨,尽情地释放佤族人的热情好客。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佤族人的民俗文化


翁丁村,作为云南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金鼎奖·十大文化产业乡村”奖项,发现2013中国最美村镇评选典范奖,2015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翁丁原始部落成为云南全省乃至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将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扬光大,绽放光彩。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古老的翁丁,护佑着我们佤族人民,几百年来民族风俗一代代相传。今天,翁丁佤寨容貌未变,但群众的生活与面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的生活正越来越好……”

翁丁村委会主任李华说,拉木鼓是阿佤人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里砍伐树木,拉进寨子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圣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他们将木鼓分为公、母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故而木鼓平素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每个村寨都有专门存放木鼓的木鼓房。由于木鼓的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从形式上来说,拉木鼓就是佤族的狂欢节,是佤族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既是他们乞求风调雨顺追求幸福热情如火的表现,又是凝聚人心弘扬光大民族传统的方式。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仪式开始,“魔巴”(村里公认有知识的德高望重之人)手捉活鸡先是自个念咒祈祷,随后全寨人都跟着念念有词。念叨过后,“魔巴”杀鸡,将鸡血滴在木鼓上,很快全寨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动之前已经套好绳索的木鼓朝寨子里前行。只见拎着鸡的“魔巴“时而跳上木鼓,抑扬顿挫念着咒语,时而跳下木鼓手舞足蹈指挥大家,宛若风浪中指挥航船前进的勇者。木鼓要进寨子了,拉的人也是一阵快一阵慢,一阵松一阵急,场面惊险刺激。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佤族人相信万物皆有灵,他们普遍视树木为神树,除了呵护,不曾动其一枝一叶,任其开枝散叶自由生长,因而在翁丁村,有很多彰显顽强生命力的独树成林壮观自然之景,震撼着人心,古老的翁丁,也在这一棵棵神树的庇护下,有滋有味地生存着。佤族还崇拜葫芦,视之为吉祥物,认为自己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民族。曾经的佤王府,佤王座椅、枪杆与烛台还在,都保持原样,火塘也依然在熊熊燃烧。佤族也很崇拜火,每家必有一个火塘,火塘的火自新年取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能熄灭,直到来年新年,再把火灭掉又取新火。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近年来,翁丁村独特的民族文化、完整的原始村寨和生态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这里成为原生态旅游的热门景点,世界佤文化成为亮丽名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完美融合推进,翁丁佤族同胞内生动力被激发,一个别样的翁丁村正在崛起。



打造文化产业典范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翁丁原始古村落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如何保护完整?另一边身居其中的佤族人民要发展,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古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成为必须直面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沧源县各级党委政府下足功夫破难题,紧紧依托翁丁这方秘境山水做文章,找方法,让大山中的翁丁村民享受古村落的静谧时光,又让他们踏上幸福新生活的列车,保护与发展“两驾马车”齐头并进。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沧源县扶贫部门相关领导领导介绍,面对翁丁原始部落建筑及人口密度大,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当地就把老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转移到翁丁新村,释放古村落的生产生活压力,让翁丁群众居住得更加安全舒适,更加和谐幸福。2012年起依托佤山幸福工程、科技惠民、生态旅游(东航示范村)、易地搬迁等项目,在翁丁村东北方向启动翁丁新村建设工作。新村建设占地317亩,其中投入5746万元,建成民房130栋。目前共有113户群众将生产生活功能搬至新村。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保护传统村落中,沧源佤族自治县依据管理条例,对村落内的历史建筑物、历史构筑物、古树名木等实行挂牌保护,严禁破坏砍伐古树名木,严禁一切改变建筑原貌及其环境的行为,旨在完整保留佤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点滴;建立健全翁丁村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资料库,做好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授,推进翁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发扬传承,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开展以佤族文学、歌舞、习俗、技能等为主的佤族传统文化和技能培训,培养壮大传承人群体;设立佤族民俗陈列室(博物馆),挖掘包装推出佤族农耕、节庆、祭祀、工艺等佤族文化产品和佤族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开发佤族传统美食,全面展示民风民俗。



云南临沧翁丁村:云雾逍遥中的秘境村落


发展中,翁丁村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文旅融合项目,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人员、资金,让分散的村民抱团发展。翁丁村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沿边区位优势,以佤文化为重点,组建原始部落旅游专业合作社,培育导游、歌舞表演队伍,组建了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打歌队和芦笙队等,丰富景区旅游游玩元素,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质量,为本地群众创造就业条件;培育旅游特色商品开发队伍,开发特色佤族织锦,制作衣服、挎包、毯子等,经过引导,翁丁村家家户户都已参与了生产和销售,现有特色佤族织锦手工作坊12户,特色民族村农家乐4家,从事佤族传统菜肴的制作和销售,年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有农家客栈7家,可接待500人。2018年,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实现景区门票收入160.93万元,村民人均增收约3000元左右,旅游收入已成为翁丁村群众收入的重要支柱。



据悉,随着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不断加快,佤山机场的通航和立孟二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翁丁村的旅游产业前景光明。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蒋琼波)

转自:云南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