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國後期中,鄧艾鍾會姜維陸。文鶯,夏侯霸,郝昭,王雙等誰武力高,智利高?

凌毅清


如果討論武藝的話,排列順序應該是:

1.文鴦、2.姜維、3.王雙、4.鄧艾、5.夏侯霸、6.郝昭、7.鍾會


一、文鴦:

在後三國時代,文鴦就是第一猛將。樂嘉城一戰,勇踹司馬大營,槍挑鞭打,“無人敢當”。

從三更時戰到天明,體力巨大消耗後的文鴦遇到了鄧艾,兩人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而當文鴦退走時,鄧艾並未追擊,說明即使文鴦在體力受損的情況下,鄧艾仍然處於下風。

魏軍追擊,屢次被文鴦單槍匹馬反突,不減當年子龍長坂坡之勇。

文鴦排在最前,無庸置疑。


二、姜維

姜維是個比較特殊的武將,他發揮不太穩定。

打了雞血興奮起來,姜維能逼退老年趙雲;不上心的時候,他三箭射不中敵將楊頎,還馬失前蹄,栽了個狗啃泥,差點被楊頎反殺。三十合拿不下小將鄧忠,但險情突然,又突然爆發,擊退鄧忠。

為什麼要將他排在第二位呢?姜維雖然發揮不穩定,但他應變能力特別強,總能夠化險為夷,戰績也要好於後面的各位。

況且,天水關一戰,曾逼走趙雲,就這一筆,尋常武將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三、王雙

在《三國演義》中,提到武將兵器重量的不多。有關羽,有典韋,有紀靈,還有這位猛將王雙。“身長九尺,使六十斤大刀,騎千里徵宛馬,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近程肉搏有大刀,遠程攻擊有兩石鐵胎弓(黃忠也是兩石弓),中距離的暗器還有流星錘(類似於馬超)。

不三合力斬謝雄,再三合又斬龔起,詐敗流星錘重創張嶷,趁勝勢殺退王平、廖化。

王雙確實是員猛將,頗有蠻力,但他似乎腦袋瓜不是很靈光。被魏延瞬間突襲幹掉,可見其應變能力不足,反應速度不夠。

只能委屈他排在第三。


四、鄧艾:

鄧艾很了不起,智勇雙全。即能率兵打仗,運籌帷幄,也能衝鋒陷陣,沙場廝殺。

鄧艾戰績不多,不一合陣斬毋丘的儉部將葛雍, 五十合撐平體力損耗的文鴦, 還曾數十合打平姜維。

鄧艾的武藝完全拿得出手。但他先不追文鴦,又數次拒戰姜維,盡見下風。

所以將鄧艾排名略靠後些。


五、夏侯霸

夏侯霸是在張郃戰死後,由司馬懿任用為先鋒大將的。司馬懿善於用人,這是諸葛亮都承認的。所以說,夏侯霸的武力不會差。

數合斬殺公孫淵手下大將卑衍,不十合擊退郭淮。

但是,“魏延遂上馬引兵殺出寨時,夏侯霸見了魏延慌忙引兵而退”,這個情節充分說明,夏侯霸對魏延的勇武是相當畏懼的。

所以,將夏侯霸的武藝定位靠後。


六、郝昭

郝昭老而彌堅,沉穩狠辣,鎮守陳倉,穩如泰山,屢屢擊退諸葛亮大軍。

但要論上陣廝殺的武藝來說,郝昭肯定拿不出手,但至少在城樓上也拼死戰鬥過,落在後面也比鍾會要強。

七、鍾會

鍾會乃是智將,運籌帷幄他可以,要上陣廝殺,他真不夠看的。他爹鍾繇曾經鎮守潼關,與馬岱動過武,被一個回合就打跑了。

鍾會的武藝應該和他爹差不多,不可能比孟達這種渣渣更高。

鍾會後來事敗,持劍與部下格鬥,被幹掉。這樣的武藝水準低微得不堪一戰。

如果討論智力,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應該是:

1.姜維、2.鍾會、3.鄧艾、4.赫昭、5.夏侯霸、6.文鴦、7.王雙

為啥要把姜維排在最前面呢?不要認為他屢次被鄧艾剋制就認為他的統軍才能低於對方。

姜維不是諸葛亮,他不具備諸葛亮的實力,諸葛亮是將相一體,無人敢於掣肘。而姜維不僅要對付兵力遠強於自己的敵方的明槍,還要時刻提防著背後來自於本方的暗箭。

在前面鼻子被牽著,中間腰被摟著,後面尾巴還被揪著的情況下,姜維轉闤趨避,仍然能憑著有限的力量九伐中原,成為魏軍最忌憚的人物,打出一次次精算師水準的仗來,難啊!

把鍾會排在鄧艾之前,不是他的領兵能力更強,而是他的思慮要更深一層,底線要更低一些。所以鍾會要更狠,更陰詭。鄧艾想的是沙場勝負,而鍾會還能考慮到政治層面,比鄧艾要強。


鄧艾是帥才,文武雙全,獨當一面。但也僅限於此了。他有勇於行險的一面,但要論詐謀,他不如鍾會,要論詭譎,他和鍾會加起來也比不上姜維。姜維這個人,如果一旦拋去了政治操守,玩陰的,那是個梟雄級的人物。

郝昭確實善守,但他至多是個將才,只知兵法,不懂詭計。

夏侯霸也是個將才,夏侯家後輩中的佼佼者。論打仗是一把好手,論頭腦還是要差些。

文鴦雖然厲害,但也是一夫之勇,來硬的他誰也不怕,但計謀和應變能力差得多。

王雙的頭腦是最差的,魏軍需要的是他的武勇,即使在武將中,他的頭腦也是比較不靈光的。排在最後。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一、武力。

(一)統帥(治軍)

鄧艾的統帥應該是最強的,《三國志》裡有很明顯的記載。

鍾會的統帥應該也是很不錯的,但應該稍弱於鄧艾。

司馬懿評價諸葛亮治軍(觀其營壘)“天下奇才也”。姜維是孔明接班人,應該有武侯之風。

夏侯霸的統帥應該算是中等水平吧,是姜維的得力助手。

郝昭成功防禦諸葛亮大軍,應該是治軍能力強的體現,大軍壓境而不亂,沉著迎敵。

王雙統帥應該不強,追擊諸葛亮大軍時被殺。

個人感覺統帥能力比較:鄧艾>姜維>鍾會>郝昭>夏侯霸>王雙

(二)單挑

個人認為鄧艾是魏國後期最出色的將領,文韜武略。少見單挑的記載,但是武藝應該較強。

鍾會基本沒有單打獨鬥的記錄,應該武力不會很高。

姜維是蜀漢後期唯一帥才,單挑能力應該略強於夏侯霸,稍弱於王雙。

夏侯霸是出色的戰將,三國後期蜀漢為數不多的大將,單挑應該和鄧艾平手或者更佔一點優勢。

郝昭《三國志》記載很好地防禦了諸葛亮大軍,沒有直接率兵交戰,應該是統帥高於武力。

王雙是武力極高的大將,廖化、王平、張嶷三人出陣也難取勝,廖化、王平退走,張嶷負傷。

個人感覺單挑能力對比:王雙>姜維>夏侯霸>鄧艾>郝昭>鍾會

二、智力

(一)用兵

鄧艾使姜維兩次潰敗,雖然有外因(如胡濟失期),但能看出鄧艾高超的用兵能力。

鍾會在征討諸葛涎、毋丘儉時連出妙計,為魏國多數人賞識。但於劍閣難破姜維。

姜維曾受到諸葛亮的稱讚“甚敏於軍事”,應該說用兵能力比較強,但兩次敗給鄧艾。

夏侯霸是蜀漢後期大將,沒有太多用兵的餘地。應該屬於勇猛有餘智力不逮一類型的。

郝昭在防禦諸葛亮大軍時表現傑出,被魏國大臣高度評價。

王雙應該屬於純粹的武將,用兵能力應該不會很強。

個人認為用兵能力對比:鄧艾>姜維>鍾會>郝昭>夏侯霸>王雙

(二)政治

鄧艾的政治能力在魏國後期屬於A-的水平,很多政治措施對強化魏國有積極影響。

鍾會的政治能力應該也比較強,但是最後想獨立時考慮得不夠周全。

姜維的政治能力不強,多次北伐造成蜀漢國力衰退,儘管也有其他原因(如黃皓亂政)。

夏侯霸、郝昭、王雙就不做評價了,基本應該算是不參與政治的人。

個人感覺政治能力比較:鄧艾>鍾會>姜維>郝昭>夏侯霸>王雙

以上都是個人感覺和評價,參考了一點《三國志》資料。只限於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