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堅強ygjq
楚懷王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這是《大秦帝國》的橋段吧,楚懷王可不是劉備的兒子阿斗,投降後樂不思蜀。小說為了塑造主人公高大上的形象,少不了杜撰、粉飾,呵呵一笑就行,千萬別當真。
一代君王被囚之死,要說背,古往今來,楚懷王算是一位。可楚國人偏偏卻懷念他,諡號追為“懷”。
一位讓國家屢屢吃敗仗,失去國土,損兵折將,最後還剋死他鄉的君王,楚國人民為什麼要懷念他。
簡而言之,不外乎悲憫,還有楚懷王囚禁的日子,還算是守住了一個大國君王該有的氣節。
屈原的《大招》就是招楚懷王之魂的。
可是對於楚國人來說,與其說人們懷念楚懷王,不如說人們懷念曾經煊赫天下,稱霸南方的大楚王國。
楚國真正敗落,成為弱國應該就是從楚懷王開始。楚國立國在西周初期——成王時期,雖然不過封地五十里,小小的子爵。可是,西周中期楚國就自稱為王,誓要與周天子平起平坐。
那時候秦國還不過是周天子手下的一個大夫,連個正經的封地和爵位都沒有,更別說立國。
秦國的崛起,真的是後來居上。
大家都熟知“秦晉之好”,其實秦楚交好的歷史更久遠,也更深入。
秦與楚,都是中原所謂文明之邦的“異類”,因此也就喜歡報團取暖。
歷史上楚國有過一次幾乎被滅國的危機,即被吳國攻陷郢都,可這事件始末都與秦國相關。
當年楚平王給太子建聘娶來自秦國的女子——孟贏,結果糟老頭子見孟贏長得好看,自個生生霸佔。後來還想殺太子建,太子建逃亡宋國,作為太子傅的伍子胥父兄被殺。
伍子胥為報家仇跑到吳國協助吳國闔閭奪位,最後攻入楚國郢都,挖墓鞭屍楚平王。最後還是申包胥慟哭秦廷,秦國出兵協助楚復國。
秦楚有了這層關係,也算世代交好,嫁姑娘娶媳婦,你來我往,關係保持的也不錯。
讓楚懷王吃悶虧的不是別人,就是楚國嫁出去的姑娘羋八子,也就是後來的宣太后。
秦昭襄王初期,秦國把持國政的是宣太后。宣太后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主政。
楚懷王肯應秦國之邀赴會,也是打量秦國主政的是楚派勢力,不至於對宗國君主怎樣。可惜楚懷王算盤打錯了。
宣太后這個女人可不是等閒人物,她跟義渠王交好,為這位戎主生下兩個兒子,可是這並不妨礙她為了吞併戎地,毒死自己的情人義渠王。
這樣一個視政治利益高於一切的女人,哪會對自己的宗國手下留情。
公元前299年,楚懷王應邀到武關(陝西商州商南)與秦王會盟,當即就被劫持到了咸陽,並強迫楚懷王割巫郡、黔中郡的地給秦國。楚懷王憤怒拒絕,於是秦國扣留了楚懷王。
被囚禁的楚懷王倒是還有一些氣節,對於秦國割地裂土的無理要求,寧死不從。
兩年後,楚懷王還找到機會從秦國的囚拘中逃走。楚懷王逃到趙國,趙國不敢收容他。在投奔魏國的時候,被秦兵追上抓回咸陽。
一年後, 即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剋死異鄉,在囚禁期間,這位君王必定是吃了不少苦頭,楚國也定是下了很大力氣營救,經過一次逃亡未果的折騰,到最後,楚懷王倒是實現了回楚國的願望,只是回來的是他的棺槨。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懷王的梓棺返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楚國人民悲痛地迎回了這位昏庸但不失氣節的君王。在楚懷王時期,楚國的郢都陷落,國勢江河日下,雖在楚頃襄王時期有過短暫的迴光返照,但終究是日薄西山。
煌煌八百年的國運,與周王朝此消彼長的楚國,在大秦國滾滾的鐵蹄碾壓下,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風乾在了屈原汪洋恣肆的楚辭裡。
開涮歷史
楚懷王名為羋槐,而秦昭襄王的生母名為羋月,這兩人關係可不一般。
其實楚懷王從來都沒有想過再秦國為囚而終,他被秦國用奸計誘捕以後,一直在想辦法逃回楚國,但是最終都失敗了。
楚懷王跟秦昭襄王雖然沒有啥直接關係,但靠著羋月,兩人之間還是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的。
當年秦國面對六國合縱之術,一直在尋找辦法破解,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聯合六國中的一兩個國家,然後六國便會因為同盟出現問題,聯盟不攻自破。
秦國想的不錯,他們也的確這麼做的。
楚懷王被捕
為了聯合楚國,秦國在打完楚國以後派人上去遊說,說打算跟出國結盟,然後各地百里給楚國,從此兩國就是好兄弟了。
楚懷王一聽,這主意不錯,畢竟秦昭襄王跟自己也有些關係,於是也沒想過對方可能用奸計對他不利,興沖沖的就去了。
等到到了和談地點,楚懷王剛剛落座,城門就關閉了,原來秦軍早就布了重兵,只待他楚懷王入套。
楚懷王被捕以後,秦昭襄王還盛情款待他,讓他交出楚國的土地,然後兩國就可以結盟了。
秦國都是什麼人,都是背信棄義的小人,被抓走的時候楚懷王就知道秦國不能再相信,於是就沒答應,從此他就被軟禁在咸陽城中。
楚懷王出逃
在被捕之後,楚懷王其實也想過出逃的事情,他趁著看守大意的時候,悄悄的跑了出去,但這一跑就被發現了,後來他只能又一次被抓了回去。
其實這一路上他求助過其他的國家,但因為哪個國家都不願意趟渾水,所以沒人敢保他,楚懷王最後只能當個沒用的囚徒。
楚國另立新王
楚懷王被捕以後,朝中大臣爭論一番,最後另立了太子為新的皇帝,這時候,就算是楚懷王再想回來,朝中的人也不會輕易接受他,畢竟一山不容二虎,楚懷王再回來了,老子和兒子搶皇帝的位置,國家就更亂了。
所以歸根結底,並不是楚懷王在秦國享受著榮華富貴,不打算回去了,而是他被秦國騙走以後,根本就回不去。
楚懷王不是沒有試過逃跑,但是都失敗了,最後自己的國家都放棄自己了,徹底沒人去營救自己,最終客死異鄉也是無可奈何。
楚懷王其實並不能算是個愚蠢的帝王,他上當一次以後,就沒有再信秦昭襄王的鬼話,沒有讓事態進一步惡化,也算是盡了自己的最後一份力。
魏青衣
身為一國之君,有哪一位國君會待在其它國家不願意回國呢?這是沒有的事,相反,楚懷王自從被秦國囚禁就一直想回到楚國。
楚懷王算是楚國最後一位明君,楚懷王之後楚國開始明顯衰落了,楚懷王同時也是信守禮樂文化的最後一位國君,而楚懷王之所以被囚禁,就是因為他信守禮樂。
禮樂就是禮儀與音樂,泛指一個國家的社會習俗、典章制度與國民精神。是周公旦創立為來維護統治的一種軟實力,或者是一種貴族精神,但在周朝發展了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各諸侯國不再遵守禮樂,開始了爾虞我詐,無所不用極其,只要能達到目的。
楚懷王前半生還算頗有作為,曾經任命公孫衍為相,楚懷王為縱長,聯合六國及義渠一起討伐秦國,這一次七國伐秦,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差一點變滅亡了秦國,這是東方六國唯一一次對秦國有最大威脅的機會,可惜由於六國內部矛盾重重,最終秦國割地求和而作罷。
而楚懷王被囚禁就是因為輕信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張儀,楚懷王最後客死他鄉,就是這個張儀給害死的。
七國伐秦之後,齊國與楚國結成聯盟,秦國為了報復楚國,設下騙局,張儀是當時著名的縱橫家,在秦國為相,張儀為了拆散齊楚聯盟,於是對楚懷王說:只要楚懷王與齊國棄盟斷交,秦國將割讓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給楚國。
商於這個地方大概在今天的湖北、河南、陝西三省交界處的陝西省商洛市到河南省淅川縣一帶及周邊地區,這裡離咸陽很近,算是咸陽南邊的屏障,這個地方任誰想,秦國也不可能讓給楚國,讓給楚國不是將咸陽的南邊門戶開放給楚國嗎?
可是楚懷王相信了,於是很果斷的與齊國斷交,轉而派人向秦國討要商於六百里地,可是張儀居然說只有六里地,這一下子把楚懷王氣了個半死,於是發兵攻打秦國。
先是秦楚的丹陽之戰,楚軍戰敗。楚懷王不甘心失敗,接著調集全國精銳再次攻秦,於是發生了藍田之戰,藍田就是今天的西安市下轄的藍田縣,離秦都咸陽已經很近了,說明楚國已經快要打到秦國都城了,可是在後來韓國與魏國聯軍攻打南陽,快要切斷楚國大軍的後路了,楚軍只得後退,並割地求和。
這兩戰楚懷王派上了幾乎全國的軍隊,結果兩戰兩敗,楚國元氣大傷,實力下降,逐漸走下坡路。
公元前298年,秦國的華陽君羋戎率軍攻打楚國,斬首3萬人,殺了楚國的大將景缺,並奪取了楚國八座城池,第二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楚懷王不聽大臣屈原的勸告,執意前往武關,結果一到,就被秦昭襄王派人控制,之後就被帶到秦國軟禁起來。
這就是楚懷王被秦國軟禁的前因後果,這並不是楚懷王的本意,楚懷王由於信守周朝的禮樂,很容易相信這些政客的話,第一次上了張儀的當,現在又上了秦昭襄王的當,楚懷王不明白,他所在的時代,早已不是禮樂社會,政客早就不講信用了。
而這正是楚國衰敗的開始,楚懷王被秦國扣押後,楚國內以“國不中一日無君”為由,立楚國太子熊橫為楚國國君,這便是楚襄王。
秦國扣押楚懷王的目的是讓楚懷王答應割讓巫郡(今重慶巫山)、黔中郡(今湖南吉首市)的地給秦國,可是楚懷王不甘心受辱,也不願意割地,就被秦國軟禁起來,秦國當然不可能主動把楚懷王送回了,而楚國國內由於新君即位,也不願意主動迎回楚懷王,就這樣楚懷王就成了一個被遺忘的人。
2年後,楚懷王找了個機會逃走,具體是如何逃走的,史書上沒說,反正不是羋八子救的,要知道羋八子的弟弟羋戎就在楚懷王被扣的前一年還率軍攻打楚國,殺了三萬楚軍及楚國大將,還奪了楚國八座城池,羋八子雖是楚國王室,而且還很有可能是楚懷王的同父異母的妹妹,但是羋八子早就心向秦國,一心為秦國謀劃了。
楚懷王逃走後,先是投奔趙國,趙國不敢收留楚懷王,於是楚懷王逃到了魏國,結果被秦兵追到魏國抓回了秦國,楚懷王很鬱悶,又在秦國沒待上一年,憂鬱成疾,就去世了,終年60歲。
楚懷王去世後,秦國把楚懷王的屍體還給了楚國,楚國普通百姓非常同情楚情王,也非常悲痛。這也是後世秦末時期,范增建立項梁將熊心仍然立為楚懷王的原因,就是以楚懷王蒙屈含冤而死,激起楚國民眾反秦之心。
楚懷王至始至終沒有不想回楚國,應該是無時無刻都想回楚國,可是沒有機會,秦國不讓他回去,而楚國新君也不願意他回去,就這樣悲涼的客死他鄉。
18年後,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同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屈原投汨羅江自殺身亡,楚國再也沒有抵抗秦國的力量了,直到滅亡。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楚懷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在他執政初期,楚國的經濟和軍事都非常強大,與當時風頭正健的齊國和秦車並列諸侯三強。那麼,楚懷王是如何走到被秦國俘獲,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他最後已經逃脫了,為何又回到秦國呢?
(楚懷王劇照)
想要知道答案,必須先了解下楚懷王這個人。
一、英明神武的楚懷王。
後世一提到楚懷王,就說他是個淫奢好逸的昏君,原因嘛,就是寵幸妖妃鄭袖和佞臣子蘭等人。而對於良臣屈原卻百般排斥,以至於國事日非,他卻不自省。
其實,楚懷王開始也不是這樣的。
公元前328年,27歲的楚懷王繼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順了政務,並尊賢任能,從諫如流。這樣一來,楚國人才濟濟,楚國大業也蒸蒸日上。同時楚懷王針對時弊進行了一系列變法和改革,因此強大的楚國一片生機盎然。
國泰民安後,楚懷王開疆拓土,先率大軍攻打魏國,直到魏國同意割讓8座城池才收兵;緊接著又以絕對的實力讓趙國和魏國歸順於他,並聯合燕、趙、魏、義渠、齊、韓攻打實力強大的秦國。
很快,在楚懷王的指揮下,齊楚聯軍攻下了秦國的曲沃,也就是斷了秦國東出的路。
二、貪婪愚蠢的楚懷王。
見識了齊楚聯軍的強大後,秦惠文王深感壓力山大,但他又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就在這時,國相張儀毛遂自薦,願意去楚國走一趟。
張儀作為使臣帶著厚禮見到楚懷王后,表示只要他和齊國斷交,秦國就割讓600裡地給楚國。
楚懷王雖然能幹,但人卻貪婪,這優厚的條件讓他頓時動了心,不光視張儀為上賓,還立刻寫了封信給齊國,表示和他們斷交,並在信中把齊國國君狠狠罵了一頓。
既然目的達到了,張儀便起身回秦國。楚懷王趕緊派使臣與他一道去秦國接收土地。不曾想張儀回到秦國卻閉口不提割地的事。楚懷王怕他還有疑慮,所以再次寫信痛罵了齊國一頓,並表示永不結盟。
在楚使的催促下,張儀才不情不願地說,他家秦王賞賜的是6裡地,願意就拿去。
楚使無法,只得向楚懷王彙報。楚懷王這才知道他被張儀耍了,氣得立刻整軍攻打秦國。然而秦國已經與齊國結盟,楚懷王不但沒有報仇,還被他們攻陷了四座城池。
由於楚懷王沒有遵守盟約,韓、趙、魏等國也拒絕與他結盟。被孤立後的楚國四面受敵,國力進一步凋敝。
(張儀劇照)
三、進退兩難的楚懷王。
公元前299年,秦國國君已經是秦昭襄王,然而楚國依然是秦國吊打的對象,這次,秦昭襄王輕而易舉又奪取了楚國8座城池。被逼無奈的楚懷王,只得向齊國求和,並把太子熊橫送到齊國為質。
秦國得到消息後,立刻給楚懷王寫了封信,聲言以前秦楚兩國在黃棘立下盟約後,兩國如兄弟般友愛。後來是楚國太子凌辱誅殺了秦國貴族,又連個招呼也不打就跑回楚國,秦國這才攻打楚國是我。現在聽說貴國派太子到齊國做人質,想到秦楚本是姻親之國,又是友邦關係,有什麼誤會解除不了呢?這樣吧,我們在武關相見,並好好談談,再結盟而歸,你看如何?
楚懷王拿著信就像拿著一塊燙手的山芋。去吧,實在被秦國騙怕了;不去吧,會不會秦國以此為由,又吊打楚國?
大臣們也分成兩派,一派是以昭睢為首的老臣,堅決不同意去。認為秦國有吞併天下的狼子野心,去了必定凶多吉少。還一派是以公子蘭,也就是楚懷王的次子為首的王族們,極力支持楚懷王去。他們認為這是秦昭襄王的誠意,怎麼可以拒絕呢!
楚懷王也覺得按親戚來算,秦昭襄王他媽還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呢,而秦昭襄王也算得上是外甥,好歹都是親戚,還能對自己下黑手?所以在公子蘭等人的鼓動下,他帶著不多的隨從,就去了武關。
(秦昭襄王劇照)
四、寧死不屈的楚懷王。
秦昭襄王早就派了人馬埋伏在武關,所以楚懷王一走進埋伏圈,就被控制了,隨後被劫持到咸陽。
當楚懷王被帶到秦昭襄王面前時,秦昭襄王對他相當冷淡,完全沒有對諸侯王該有的禮節。秦昭襄王要挾他,如果割讓巫和黔中兩個城市,就放他回楚國。
被騙了一次又一次的楚懷王怒不可遏,堅決不答應秦昭襄王,於是被囚禁了起來。
秦國又公然對楚國表示,只要同意割讓巫和黔中,就放他們的大王回國。
楚國大臣在短暫的慌亂後,迅速冷靜下來,向外宣稱楚懷王暴病身亡。然後去齊國迎回了太子熊橫。在大臣的擁立下,熊橫繼位,是為楚頃襄王。
這就像明朝的明英宗一樣,人未死國君之位卻易了主。人質的價值瞬間貶值,秦昭襄王見要挾失敗,不禁大怒,於是率兵打楚國,又奪了16座城池。
由於楚懷王的價值已經失去了,看管也就沒有那麼嚴密了。楚懷王瞅了個機會倉皇而逃,打算逃回楚國。
遺憾的是,秦軍發現他出逃後,很快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道路。
楚懷王只得抄小路到趙國,可惜此時趙武靈王已經去世,而新君根本不願意招惹是非。楚懷王無奈只得又逃往魏國,然而最終沒能逃出秦軍的追捕。
楚懷王深知再無可能逃生,飽受絕望和痛苦折磨的他,很快就病逝了。
秦昭襄王得知後,便讓使臣把楚懷王的屍體送回了楚國。
此時的楚國已經被秦國打得服服貼貼。面對冤死的楚懷王,竟一點脾氣也沒有。
秦昭襄王大概覺得過意不去,於是在宛邑和親,讓楚頃襄王迎娶了秦國貴族的女子為皇后,自此秦楚再次結盟,友好往來。
這樣看來,楚懷王並不是寧可在秦國為囚,也不願在楚國為王,而是沒有一個收留他,他也回不去了。
(參考史料:《史記》《楚國八百年》)
張生全精彩歷史
楚懷王,熊氏,名槐。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
楚懷王一生,前期勵圖精治,後期慘淡收場。即位之初,繼承先王遺志,大敗衰落中的魏國,迫使魏國、韓國依附於楚。同時,由於齊國與楚國結盟,東方各諸侯國組成了合縱聯盟,襲秦至藍田,秦國被迫獻上煮棗向楚國求和。在這個聯盟內,楚國是最強大的國家。自然成為聯盟之主。
公元前313年,秦國縱橫家張儀遊說楚懷王,勸楚懷王與齊國斷盟。作為回報,秦國將送上六百里土地給楚國。目的就是破壞六國聯盟。在張儀的忽悠之下,楚懷王果然與齊國斷盟。齊楚斷盟以後,秦國食言了,不再提六百里土地的事,而是侮辱性地給了六里地。楚懷王惱羞成怒,衝忙派軍隊進攻秦國,結果被秦國打敗。
公元前299年,秦國又故伎重演,誘騙楚懷王到秦國武關會盟。對於秦國的把戲,楚懷王還是沒有防備,最終在武關被秦國扣押,被擄入秦都,成為了階下囚。
要說楚懷王為什麼甘為階下囚?首先,騙他來秦國會盟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外甥,秦國的國君嬴稷。其次,在楚懷王被囚之後,楚國本著“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原則,又立了一個新國君,擁立太子做了楚王,即楚傾襄王。最後就是,在張儀的遊說下,楚懷王疏遠了屈原,以至於屈原投江而死。這一切都是楚懷王造成的。
史曉生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楚懷王,他們分別是戰國時期被秦昭襄王扣押並最終死在秦國的楚懷王熊槐以及秦末大起義之時被項梁擁立為楚懷王的熊槐之孫熊心。題主說到的就說第一位楚懷王,但是這個題目問得非常有問題——楚懷王當然想回國當王,而不願意在秦國淪為囚徒。
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是一個沒有多少野心、缺乏主見卻擁有一個強盛國家的“倒黴君主”,因為如果他能夠有野心或有主見再或者沒有一個強盛的國家,則楚懷王的命運就會完全不一樣,最起碼不用活得這麼窩囊。
當時與楚國打交道最頻繁的國家就是秦國,雙方曾經多次爆發大戰,比如楚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蘇秦曾經組織六國共同出擊秦國,當時的楚懷王就是抗秦大隊長。後來秦國想攻打齊國,邊用比較卑劣的手段讓楚國與秦國絕交,楚國發現自己上當之後便在公元前312年與秦國展開了丹陽之戰,但是其結果卻是“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盛怒之下的楚懷王傾全國之力在藍田與秦國決戰(乃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結果又打敗了。
此後,兩國又因為各種問題而時戰時和,楚懷王二十六年,兩國本來已經連續保持了多年的友好關係,可惜身在秦國的楚國太子誅殺了與自己有仇的秦國大夫,這就讓秦國再次抓住了藉口,連續三年進攻楚國並佔領了楚國的八座城池。
最終,楚懷王不聽昭雎和屈原的勸阻,執意前往秦國議和,其結果就是楚懷王剛到武關便被秦國囚禁並受到了屈辱性的接待(楚王至,則閉武關,遂與西至咸陽,朝章臺,如蕃臣,不與亢禮)。楚懷王到達咸陽之後自然就成了秦國的人質,他們要求楚國割地賠款等等,楚懷王還是比較有骨氣的,他在秦國拒絕了這些無理要求,當然,他就算同意的話也沒什麼用啊——楚國早就選出了新的君主了。
此後,楚懷王雖然曾經短暫逃出過秦國,但又被秦國抓回,最終在公元前296年抑鬱而終。楚懷王死後,“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於是才有了“秦滅六國,楚最無罪”以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國史通論
楚懷王,算得上是楚國一個比較慘的君王了。本來楚國國力強盛,卻因輕信秦國,數次被騙,最後連自己都被騙進秦國了,導致國力衰弱。而他的結局也比較慘,老死秦國,楚人憐之。而如果能回國,他肯定是想回國當王的,但是卻要以土地作為代價,他自然就不肯了。
數次受騙於秦,秦國在楚懷王看來已經沒有信用度
第一次,楚懷王是被張儀所騙的。張儀騙楚懷王說秦國願意拿出商於之地六百里作為交換,讓楚懷王與齊國斷交,和秦國聯盟。楚懷王相信了他,卻在與齊國斷交之後只拿到了商於之地之地六里,於是大怒,出兵伐秦,最後大敗,楚國由此衰弱。
秦齊交合,張儀乃起朝,謂楚將軍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楚將軍曰:“臣之所以見命者六百里,不聞六里。”即以歸報懷王。懷王大怒,興師將伐秦。——《史記·楚世家》
第二次,楚懷王則是被秦昭襄王所騙。當時,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於是約楚懷王見面,怎知秦王背信棄義,直接扣留了楚懷王,要他拿城池換命。
經過兩次受騙,我想秦國在楚懷王心裡的信用度已經為零,自然也不會相信他的鬼話。
就算楚懷王想要拿出城池換命,楚國國內也不會肯
楚國同秦國一樣,一直被中原諸侯所鄙視。原因就在於,秦、楚兩國起初都遠離中原,位置偏僻,一個被稱為西戎,一個被稱為南蠻。這雖然是一種諷刺,但卻直接道出了兩國最初之時環境的險惡。
因此,楚國的國土是先人劈堅斬棘一點一點換來的,就算楚懷王答應了割地請求,楚國國內那麼多宗族也不會同意。
一、楚懷王在秦國手上,而秦國的背信棄義又是出了名的。他們不知道哦割地以後楚懷王能否安全歸來,如果回不來,那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土地是先王一點點劈堅斬棘辛苦打下來的。而楚懷王死了還可以再立,更何況他已經留有子嗣。
結語
楚懷王為何寧願在秦國為囚而終,都不願意回國當王?楚懷王能回國繼續當王的條件是割讓土地。而楚懷王屢次受騙於秦,可以說是恨透了秦國,自然不會割讓土地委曲求全。並且楚懷王心知,自己就算同意,秦王也不一定會放自己回去,同時國內必然也會拒絕。與其留一個貪生怕死的名頭,倒不如直接拒絕顯得高尚一點。
溫明昊
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個叫熊槐,一個叫熊心,後者據說是前者的孫子,是范增建議項梁扶立的,而范增給出的理由說是: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罪的,楚懷王去了秦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所以楚國人很懷念楚懷王。那楚懷王為什麼要去秦國呢?他又為什麼回不來呢?
楚懷王約生於公元前355年,那個時候楚國與齊國,秦國是戰國七雄裡面最強大的,面積、人口、軍隊也是最多的。公元前318年,趙韓魏燕楚五國以楚懷王為縱長,聯合進攻秦國。
公元前313年,楚國與齊國聯合,攻下了秦國的曲沃。公元前312年,秦國的張儀跟楚懷王說,只要楚國不與齊國聯盟,那麼秦國就將六百里地給楚國,楚懷王貪心,就答應了,與齊國反目,結果張儀說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地。
楚懷王自然十分生氣,就發兵攻打秦國,但是被秦軍打敗,再次進攻,再次被打敗,之後秦軍攻打楚國,奪取召陵,而韓國、魏國也趁機攻打楚國,楚國實少大減。
公元前306年,楚國聯合齊國攻下越國。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到武關見面,屈原勸楚懷王不要去,楚懷王拒絕了,結果被秦國給扣了,秦王讓楚懷王割地,楚懷王拒絕了,秦王就將楚懷王給扣留了。
而楚懷王既然回不來,楚國不能一日無君,楚人就立楚懷王之子熊橫為楚頃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從咸陽宮逃走,但是秦國到楚地的路被封住了。楚懷王就跑到趙國的邊境,趙國不敢讓他進入趙國,楚懷王就打算逃到魏國去,最後還是讓秦軍給追回去了。
第二年,楚懷王病逝於咸陽,秦國人就將楚懷王的遺體送回了楚國。由此可見,楚懷王之所以回不去,是因為他不接受割地,但他顯然不是自願的,他也逃走過,可是失敗了,又被秦軍給抓回去了。
楚懷王這個也是自作自受,在上了張儀的一次當之後,還沒看到秦國的奸詐,他可能沒想到秦王竟然是這樣的人,趁盟約的時候,把人給扣住了。
歷史簡單說
楚懷王是被秦國騙過去的,要求割地才允許放他回去。楚懷王不願割地所以最終客死他鄉。
那為什麼楚懷王寧死都不願割地回國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楚懷王被秦國幾次耍弄,不相信割地以後真的會信守承諾放自己回去。
秦國的秦昭襄王與張儀欺騙楚懷王,說楚齊斷盟則秦國送六百里土地給楚國。
楚懷王就信以為真,真的跟齊國斷交了,結果許諾的土地卻連一里地都沒有。
秦昭襄王給楚懷王說在武關會盟,共同締結友好盟約。
楚懷王覺得秦昭襄王是自己的外甥,不顧屈原他們的勸阻,只帶數千王室護衛,結果自己剛到那裡,便被秦國以上下臣屬的關係押著去見秦昭襄王,要求楚國割武關、黔中之地才放楚懷王歸國。
打著和談的幌子扣押對方君王要求割地,這是無賴才用的手段。
楚懷王因為被騙而氣憤不已,割了地難保會無底線的提出要求,楚懷王未必就真的能夠順利回國。
二,楚國已另立新君。
楚國怕秦國拿楚懷王無休止的勒索,脅迫楚國割地。為了不被其牽著鼻子走,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楚國從齊國迎回了太子熊橫,即位為楚頃襄王。
一國豈能容二主,親生父子又如何,此時的楚懷王真的是進退兩難。
三,從秦國的利益出發,也不會白白放了楚懷王。
秦國扣押楚懷王就是為了割地,如今割地未成,送回楚懷王反而在諸侯國之間淪為笑柄。
從秦國利益出發,楚國太子即位,但畢竟即位未穩,無法馬上形成以自己為中央的有效的行政力和戰鬥力。
因為威望問題,很難懾服楚懷王時期的老臣和貴族。楚國不能夠上下團結,處於一盤散沙。這對自己是有益的。因為楚懷王的存在,楚國也不敢對秦國採取軍事行動。
如果楚懷王回到楚國,無論復位與否,第一件事就是報仇,收復割地。楚國會因為楚懷王的威望形成一個凝聚力,上下一心,戰鬥力自然不可小覷。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曾試圖逃走,但以失敗告終,最後病死在秦國,他的遺體倒是風風光光地被送了回去,也算落葉歸根了。
他的死讓楚國的百姓同情而懷念,他的寧死不割地也為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冊青史,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因為很簡單,秦國壓根就沒有想放楚懷王。他又怎麼回去呢?
楚懷王其實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只是最後做了一件糊塗事,就是被秦國騙去了,囚禁了三年,最後客死在了咸陽。
楚懷王前期的時候,楚國這個時候算是第一大國了,是當時戰國七雄里人口最多,底盤最大,軍隊最多最強盛的國家。先後了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之後又聯合楚、齊、趙、魏、韓、燕、義渠七國伐秦。之後奪取了秦國的曲沃。
但是之後楚國在楚懷王手裡又開始了衰敗的跡象,楚懷王一生被秦國騙了幾次,一開始被騙一次,當時秦國說只要楚國和齊國斷交,就給楚國六百里地,結果楚懷王還真的信了,秦國就給了楚國六里地。楚懷王大怒然後就發兵攻打秦國,結果還敗了,敗一次不行,還想再來,結果又敗了。,之後秦國主動出擊攻取了召陵,三站皆敗了,楚國開始了衰落的跡象。
但是之後楚國又滅了越國,奪取了越國大片的土地,但是之後齊韓魏打敗了楚軍,秦國也是順勢出兵攻打楚國。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當時屈原勸楚懷王別去,但是楚懷王不聽,去了就被秦國扣下了,想逼迫楚國割地但是楚懷王一直不答應。一直囚禁了三年,後來好不容易逃出來了,但是一直被秦軍追殺,秦軍更是封鎖了去楚國的道路,所以楚懷王又怎麼回到楚國呢?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是秦國已經是做下了這件事。這個時候秦國沒有得到土地,而且已經是被天下人都知道了,所以這個時候放於不放對於秦國來說都是很被動的,那麼自然是選擇不放了。所以即使楚懷王逃走了,但是秦國還是封鎖了去楚國的道路,楚懷王自然回不到楚國了,去了趙國,趙國不敢收留他,因為背後的秦國,當時已經是天下大國了,一個趙國自然是不敢得罪秦國的。之後又被秦軍抓了回去,不久就病死在了咸陽。秦國人也算還好,把遺體還給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