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不是錯了?

自立124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針對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我本人認為是:非常正確的!

首先,宋朝不是沒有北伐,而是因為遼國的干涉暫停了!

宋朝建立後,太祖趙匡胤一幫人也是壯懷激烈,想把北方的小割據政權――北漢(主要在山西境內)一舉平定,然後在收拾南方那些割據政權!

可惜,北方有個龐然大物――遼國,北漢是它的小弟,你打它就等於打遼國,遼國當然不幹了,直接就和宋朝掐了起來,一共打了兩次,雙方各有勝負,一時北方成了僵局!

這個時候,宋朝君臣開始考慮對策了!

是繼續和北漢、遼國在這裡乾耗,還是另闢蹊徑呢?顯然他們找到了好辦法: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統一了南方,再回頭給你倆幹,等著我!

宋朝剛開始的形式

於是宋軍一路南下,開啟了“打怪”模式,一路如砍瓜切菜一般,不幾年平定南方!這裡有多個好處:

其一:平定了南方,壯大了自己,現在的宋朝個頭發育的也不錯了,積累經驗,財富,戰略縱深等等好處;

宋朝統一南方

其二,不用擔心兩面作戰或者多面作戰了!德國一戰,二戰都是吃了兩線作戰,疲於應付的大虧,趙匡胤沒有,這也是他的宋朝可以延續下去的一個原因吧!

南方統一了,繼續跟北漢、大遼接著幹!

宋太宗趙光義

統一南方後不久,太祖趙匡胤就駕崩了,他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信心滿滿,親自帶領大軍出擊北漢,因為速度太快了,遼國還沒有出兵了,北漢已經亡國了,本來結局很好了,大家立了戰功,也人困馬乏了,該停下來來個表彰大會,和頓大酒慶祝一番了!

可惜啊,可惜,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一心要收復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打到幽州去!全軍將士一時目瞪口呆,一時軍心不穩!皇帝就帶著這群疲憊不堪,滿腹怨言的隊伍出發了,結果可想而知,大敗,隨即拉開了宋遼開戰的序幕!

所以說宋朝先南後北的策略沒有錯,錯的是後面的太宗皇帝剛愎自用,不懂打仗,卻偏偏要親征,還給手下將軍畫陣圖,遇到這種奇葩老大,下面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你認為呢?


洹水之上2020


北宋是在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進而建立的宋朝。其統一天下的策略是“先南後北”,以當時的區域格局下,這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以“收復”中原文化為戰略先機

趙匡胤是在後周的政治軍事基礎之上所建立的北宋,其後周的勢力範圍正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大部等)中原地區。

在後周以北,是以遊牧文化為主的契丹人和“佔據太行山之天險”以太原為中心的北漢;以南,則是從唐朝舊地的分裂出的諸多“軍閥”王朝,在社會基礎上,與後周同屬漢唐文化。

所以在宋朝建國一開始,趙匡胤便推進了統一全國的進程。先後消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緊接著又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在此之後,位於南方的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軍閥”勢力也紛紛倒向宋朝,最後滅掉了北漢,實現基本統一全國。

由此可見,先向南推進的統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統一”成為了“收復”漢唐舊地的戰略基礎。


二、以“平原”肥沃土地為戰略轉機

趙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之所以採用“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還有一層“平原”因素在裡面,以後周為根基的南方大部分割據勢力,土地肥沃,利於耕作,而這正符合以農耕經濟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而對於後周北方的北漢和契丹部落,要麼佔據黃土高原和太行地勢,要麼是草原和荒漠,土地貧瘠,對於崇尚農耕文化的中原王朝來說,先征戰北方,只會“勞民傷財”,而拿下南方的割據勢力肥沃的土地,是顯然“利大於弊”的。由此可見,土地經濟會為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帶來戰略轉機。


三、以“長城”燕山海河為戰略緩衝

在後周晚期,契丹人時常南侵,使得舊唐遺留的北部“長城”地帶天然防禦工事已經失守,而在北宋建國之時,太行、燕山、海河等北部邊疆的天然地形優勢,依然可以為宋朝“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提供一段時間的戰略緩衝。


所以,綜上所述,從多方面來考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都是明智的可行的戰略。


草竹道人


宋朝先南後北的戰略是否正確,首先要從北宋統一戰爭說起。為什麼要先南後北,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周邊除當時有大唐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還先後存在著,前蜀,吳越, 楚,閩 ,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家和割據政權,還有907年建立北方大國,遼國等十一個國家和政權和宋朝共存。

北宋的北方正是北漢和強國遼。而南方的割據政權相對弱小。又因怕喪失北漢這一宋與遼朝的緩衝帶會引起激烈衝突。宋太祖進行了綜合考慮,決定一方面要避免與遼朝的全面衝突,一方面可以利用南方的財力,人力,為將來的統一戰爭作支撐,於是宋朝的統一戰爭基本以“先南後北”為主線展開。制定了防止北方北漢南進掠奪,防禦遼國進攻的穩定北方方針。

在北宋統一南方各國,又滅北漢後,先後發動了兩場對遼戰爭,意圖恢復燕雲十六州,但均告失敗!宋朝損失巨大,從而改變了宋遼兩國的戰略格局。宋朝以大一統的全國之力北伐,都未成功。說明了當時遼國實力的強大。如果宋太祖當初選擇先北後南,估計中國古代史很有可能就沒有宋朝一說了。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重用了趙普,封賞文武百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拾眼下的爛攤子,畢竟國家還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一日,趙匡胤對趙普說:我打算先收復北邊的後漢和遼國,再橫掃南方各部,你覺得這個計劃能成功嗎?趙普半天沒有回答,趙匡胤靜靜等著,越到後來,臉上的笑意越濃。最後趙普說:我覺得這樣並不妥當,北方遼國鐵騎太過強大,又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屏障,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勝算不大,倒不如先易後難,平定南方作為保障,再征戰北方。平定南方是勝券在握的,之後打北方即使不成功,我們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趙匡胤聽了十分高興,告訴趙普說:我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怕你迫於我的威嚴,不敢說實話,所以故意反著說。如果你剛才順從我的觀點先北後難,我非撤了你不可。既然現在你這麼說,說明我沒有用錯你。至此,趙匡胤格外倚重趙普。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北宋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在沒有事先交換意見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認為先南後北的政策是正確的。

趙匡胤自幼熟讀兵書,又是節度使出身,稱帝之前一生都在帶兵打仗,並且戰功赫赫,集理論和實踐於一身,還有誰比他更清楚當時的局面?他會不知道先打南好還是先打北好?

後來實際證明,先南後北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先打北方,歷史或許從此改變了。





秦曰漢雲


宋朝歷史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經過數年討伐,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北宋以來一直採取消極防守崇文抑武策略,對西夏、契丹國用兵均以敗北收兵,此後很少再起干戈。

南宋於1126年-1127年在發生靖康之職後,雖有岳飛、韓世宗等民族英雄殊死抗敵,無奈朝廷腐敗,更有佞臣從中勾搭敵國,造成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宋朝皇都被迫南遷,從此南宋紀元開始,於公元1276年,南宋亡國於都城臨安(今杭州市)。

縱觀南北宋朝歷史變遷,其結論無非是歷史自有定數,天數變遷,時代更迭,任何人難逃天地人寰。


孤獨的行者001


宋太祖與趙普雪夜定策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正確的。原因如下:

一是戰略上是先易後難。北方契丹歷史上就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五代十國之難使中華民族四分五裂、虛弱不堪,宋朝立國不久,國力虛弱。而北方的契丹卻基本上處於實力鼎盛期,先打契丹無異於以卵擊石,南方諸國相比宋國實力弱小得多,因此先南後北實際是先易後難。這在策略上無疑是明智的。

二是策略上先謀保障後啃骨頭。南方几個諸侯國實力雖然不強,但都是富庶之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取之可為以後的戰爭提供強力的保障。

三是心理上先統一內部再征服外部。南方几國雖然各自獨立,但對同文同種的宋朝人來說,不過是同室分家而已,把全家團結了,就好一你起對外使力。

綜上所述,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對的。



品鑑不凡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北宋初年,當時的局勢對宋而言十分的不利。外部,各地群雄逐鹿互相爭鬥,北面的契丹更是迅速崛起,虎視眈眈 ,隨時有南進的可能;內部,大宋中央缺乏權威,武將們驕橫跋扈,如果沒有皇帝的威望,武將們將不會效忠政權的,這在當時五代十國的統治階層裡已經是難以處理的問題。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給自己和後代繼承者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後北》的治國方略。事實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至少庇佑了宋朝百年基業。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來細說。

首先,北宋立國之初,我們漢人基本上已失去了優質的戰馬源產地,其獲得渠道非常有限。如果先從北方上打起,面對契丹的鐵騎,由於戰馬補充有限,步兵打騎兵 ,形式就不容樂觀。所以在沒有聚集足夠多的戰馬等物資時開戰,代價太大,且又勝算不大。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厲害關係,決定先不打北方。

其次 ,北方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已淪於敵手,太原重鎮也在死敵北漢手裡。一旦先打契丹,難保三面腹背受敵,所以壓力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

再則 如果南方一直未統一, 北方一旦開戰後勤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富裕的南方將是大宋一統天下的有力保障,沒有糧草和兵械等戰爭物資的充分保障,統一天下就是一句空談。

最後,大宋立國時間太短,基礎不牢,一旦同北方開戰,稍有閃失,內部問題就可能要崩盤。只有不斷的勝利,人心才會聚集。相對於北方,南方更有把握打贏,正所謂未戰慮敗實乃老成謀國之道。宋太祖趙匡胤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給自己和繼任者制定了這一套《 先南後北》的戰略政策,還是十分正確的。雖然,後來證明大宋立國之初,契丹也非那麼的強大,等統一了南方,再想平契丹,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兩方對峙了幾十年,成為大宋沉重的負擔和最大的威脅。這些問題趙匡胤的繼承者趙光義等後人都沒有能力解決好。


史客不輕鬆


宋朝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是正確的,因為相對於南方,北方的契丹人實力太強,太難對付!

契丹人在歸附於唐朝(包括武周)時代,就曾經時降時叛,反覆不定。而在唐朝衰亡中原分裂動盪後,更是給了契丹人乘中原內亂而崛起的最佳時機!

更何況由於契丹人接受中原文化的程度較為深厚,因此在文化上和制度上大力學習並仿照中原制度,得以建立起盤踞於北方的封建王朝。由於契丹建國早於北宋,因此早己完成了內部整合。對石敬瑭送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的統治也已經比較穩定了!

而此時的中原卻尚未完全統一,還無法形成針對契丹人的合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宋不釆取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而是先向強悍的契丹發起挑戰,必將會因後勁兒不足而被擊垮!如若出現了這種後果,中原其他勢力必將趁火打劫!那麼北宋政權註定因為陷入南北兩面夾擊,力量對比過於懸殊而垮掉!


北疆同心侃歷史


我個人觀點是宋當時制定的「先南後北先難後易」的戰略方針有問題。宋在北伐北漢時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後就制定了這個方略,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也因此耽擱,而當時北方的情況是北漢危在旦夕,全依仗契丹的支持才苟延殘喘,契丹的內部當時也是矛盾重重,國力也是每況日下,這個時期是北伐的最好時期,只要宋軍再接再厲相信未必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r而當時南方各國都已經是腐朽不堪,在宋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統一南方之後,回過頭來再北伐時,雖然北漢依然孱弱,但契丹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契丹了,因為契丹出現了一位聖主——遼聖宗耶律隆緒,契丹已經今非昔比。北宋再北伐,實力上已經處於劣勢,雖然滅了北漢,但始終無法與契丹抗衡,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宋太宗的幾次北伐也都以失敗告終。由於錯失了北伐的最好時機,導致北宋在軍事上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直至後來的檀淵之盟,北宋的統一大業也始終沒有完成。所以我覺這個策略是有問題的。



希爾大大


首先要強調一點: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平時我們雖然常稱之為大宋,但它都沒有完成對全國統一,從版圖上講,大宋與漢唐明清比,差得老鼻子了。

北宋建立初年,宋太祖曾制定先南後北統一方略,那時太祖雄心勃勃啊!這個方略無論從當時還是現今看都沒有錯!

從宋初現狀看:自漢末隋唐以來,我國經濟重心不斷南移,江南地區不斷得到開發,後來的“蘇湖熟,天下足”就說明了一切,歷朝歷代,搶佔經濟重心之地,既是利益需要,也是政治、軍事需要。後世明太祖的“廣積糧,緩稱王”也是如此。再後來太平天國李秀成搶攻蘇州、上海亦是如此!而那時候的北宋,經過前朝後周的多年努力,已經具備了一定經濟基礎和軍事實力。加上南方七個割據政權各自內部爭權奪利。政權之間爾虞我詐,不能團結抗宋,這就為北宋南下統一提供了條件。這樣看來,先南不是痴人說夢!是切實可行的。而後來結果也充分應證了這一點

為什麼後北呢?首先,自秦漢以來,我國北方一直生活的是遊牧民族,又稱馬背上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缺少糧食布帛,驍勇善戰,來去倏忽!所以經常南下搶劫糧草布帛。我漢人農耕為主,定居生活,軍隊也以步兵為主。所以自秦漢以來,歷代政權不堪北方騷擾。無奈何,秦始皇只得築長城以拒北人!宋初,北方契丹、西夏興起,宋太祖也不是神人,他不知道遼人厲害?加上宋朝重文輕武,許多時候文人帶兵上前線。所以先南後北戰略,實際上是先消滅薄弱之敵,或者說是吃柿撿軟捏的做法。需要肯定的是:太祖還有北上一統雄心!可後來的子孫連這個北上之心都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