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遼國滅亡後曾經出現過西遼,那西遼滅亡後出現的後西遼是真的假的?

無筆


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後西遼這些政權都是遼國滅亡後建立的復國政權,這其中真正獨立的實際上只有西遼,西遼立國近百年,一度稱霸中亞地區,而其他幾個遼國政權都只是蒙古人的附庸。蒙古人與契丹人出自同源,在遼朝建立時臣屬於契丹人,最終終結契丹人的卻又是蒙古人。契元朝同意後,很多契丹人作為二等人入仕到了元朝,但是契丹作為主體民族至此則一去不復返了,最終經過元朝近百年的統治,契丹人逐步融合到其他民族之間,契丹族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最終也消失了。然而契丹人在歷史上建立多個遼國政權則隨著金庸小說而流傳至今。

西遼-大遼王朝的繼承者:

很多人認為有契丹人建立的西遼政權是歷史上的遼王朝的延續,嚴格來說,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首先遼國於公元1125年正式宣告滅亡,而西遼的堅果則是在公元1124年。事實上,西遼的建立者耶律大石也是底單建立者耶律阿保機的直系後人。遼朝末年,驟然興起的女真人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了遼國境內大部分地區,剛愎自用的天祚帝聽不進去耶律大石的勸諫,一意孤行,最終導致遼國主力軍隊在與金軍的對決中慘遭全軍覆滅,至此,強大一時的遼國滅亡則只是時間的問題了。耶律大石看出天祚帝氣數已盡,於是率領一部分契丹軍隊向西躲避女真人的進攻,來西域的耶律大石的軍隊很快便站穩了腳跟。公元1124年,由於當時遼國尚未正式滅亡,所以耶律大石僅稱王,到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回鶻城)建立根據地。8年之後的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正式登基稱帝,號稱“菊兒汗”,契丹群臣又奏請耶律大石上尊漢號為“天祐皇帝”,建元延慶,此時遼國滅亡已經七年,作為遼國的延續的西遼王國正式建立。

西遼的延續-起兒漫王朝:

西遼在西域立足後,便開始向周圍的地區發動兼併戰爭,昔日被女真人虐打的契丹騎兵再次大顯神威,公元1141年的卡特萬之戰,勢如破竹的西遼軍隊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後稱霸中亞,耶律大石和西遼的威名甚至經由絲綢之路傳播到了遙遠的歐洲。在西遼王朝最為強盛的那段歲月裡,王朝周圍的高昌回鶻、西喀喇汗國、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等國都曾先後臣服於強盛期的西遼政權。西遼成為當時中亞地區最為強大的國家。然而長期的對外戰爭最終拖垮了本就處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西遼的經濟,耶律大石死後,西遼皇位在傳襲了三代後最後被權臣篡國,隨後便被新興的蒙古大軍滅亡。立國將近九十載的西遼至此宣告結束。

然而西遼滅亡後,向西逃竄至今伊朗境內起兒漫地區的的契丹貴族再次建立了一個政權,該政權雖為契丹人所建立,但已經失去了契丹人的習俗和文化,完全融入到了當地的文化之中,此時的這個被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後西遼的政權實際上是一個完全伊斯蘭化的政權,其官方書寫文字已經不再使用漢文和契丹文,史稱起兒漫王朝。起兒漫王朝最終歷時86年,經歷了八位皇帝和兩位臨朝的皇后,最終被大蒙古國的伊兒汗國所滅亡。


歷史課課代表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擊敗東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後,在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稱帝,國號“契丹",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登基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遼,這就是遼國的開始。公元1125年,在強大的女真軍隊的打擊下,遼國最後一位皇帝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兵敗被俘。強大的遼國至此滅亡。

遼國雖然滅亡,但是契丹族中的並不缺少想要復國的有識之士,耶律大石就是其中之一。耶律大石(1087-1143),字重德,契丹族,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八世孫,也是遼末少有的治世能臣,但是以雖然他的能力非常強,還是改變不了遼國滅亡的命運。在天祚帝逃亡期間,耶律大石等重臣為了維護局面,擁立了秦晉王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後來耶律淳去世後,耶律淳的皇后蕭德妃稱制負責抵抗女真軍隊的事宜。最終未能成功,蕭德妃也逃往了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避難之地。因為耶律延熹憎恨他們自立為帝,所以殺了蕭德妃。

得知消息後的耶律大石,惶惶不安,畢竟雖然當時擁立他人稱帝是為了國家,但是天祚帝不可能不憎恨他。此時天祚帝耶律延熹正在謀劃出兵與金國決戰,耶律大石勸阻他不要輕易出兵攻打金國,被耶律延熹所厭惡。最後耶律大石思來想去,在耶律延熹與金人決戰的前夜帶領200名親兵護衛,逃出了大營。

出逃之後的耶律大石,並沒有前往被金佔領的東北地區,也沒有去投降中原地區的北宋,而是利用遼國故土的幅員遼闊,一路來到了遼國的西部地區,大致位於今天的新疆一帶,自立為帝。隨後耶律大石向西域、漠北、中亞等地區擴張,建都於虎思斡魯朵。並且在在1141年的卡特萬之戰中擊敗了突厥人在中亞建立的塞爾柱帝國的聯軍,從此稱霸中亞。國號仍然為遼,史稱“西遼”。

契丹人雖然在東方的戰場上敗給了女真人,但是和中亞各部落的戰鬥力比還是很強悍的,況且耶律大石有勇有謀,使西遼國成為了中亞地區最強盛的國家,各中亞國家紛紛臣服。金國建立後因為對耶律大石此人非常的擔憂,認為此人不死,必定是隱患,嘗試多次討伐西遼,但是均因路途太遠,蒙古崛起等因素失敗。

因此西遼政權得以長期存在,在經歷蕭塔不煙、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三代君主後,到耶律直魯古時期,由於長期對外戰爭,使西遼的國力走向衰落,最終被屈出律篡國。蒙古帝國崛起後,於1218年西遼被大蒙古國所滅。然而契丹的火種並沒有因此斷絕。在西遼滅亡後,1222年,西遼將領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遼臣民逃亡到伊朗起爾曼地區(今伊朗克爾曼省)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起兒漫王朝歷經八帝二後,在1308年被蒙古人的伊兒汗國滅亡。

可以說遼國的契丹人雖然表面上看是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所滅,但實際上以其他的方式又為遼國延續了183年,契丹民族的頑強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所敬佩。由於各種歷史原因這個強大的民族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成為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倫語說歷史


遼國滅亡後曾經出現過西遼,那西遼滅亡後出現的後西遼是真的假的?這當然是真的了,只是中原地區在當時對這個政權的存在知之甚少。但其實它在西亞存在了80年左右,而且其歷史也是有詳細記載的。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後西遼”的來龍去脈。


花剌子模大將

看到這個小標題,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桃花石雜談一上來就跑題了。但其實並沒有,因為要講後西遼的歷史,其實是必須從花剌子模講起的。而且其實“後西遼”這個名稱是具有一定誤導性的,因為在古代的漢文史籍中,幾乎沒有關於這個後西遼的什麼記載,而“後西遼“這個名稱則是近代中國學者通過西亞的一些史料對契丹人曾在伊朗建國有了一定了解之後給這個王朝取的漢名。

蒙古崛起前的歐亞形勢,其中中央綠色區域為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右上方為西遼

但不管怎麼樣,後西遼確實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權,那麼為什麼它的歷史非要從花剌子模講起呢?這個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建立後西遼的契丹人其實是來自花剌子模的。當然,這些契丹人最早還是來自西遼。因為漢文史籍裡對後西遼基本沒有記載,所以現代能看到的關於後西遼的史料基本都來自伊斯蘭地區。所以關於後西遼的建立者,我們並不知道他是否有漢文名或者他的契丹名叫什麼,而只能根據伊斯蘭史料的記載,將他叫做波剌黑·哈只卜(Buraq Hajib)。但這個名字很有可能是一個伊斯蘭名字加上尊稱。因為波剌黑在伊斯蘭教裡是“受祝福者”之意,而哈只卜則是伊斯蘭宮廷侍衛長或者重臣的意思,所以可以肯定這不是他的本名。

但因為史料裡只留下了這個名字,所以我們就只能這樣叫他了。首先波剌黑是來自西遼的契丹人是沒有疑問的,因為許多史料都記載他最初是一名西遼大將。但當時,西遼與花剌子模的關係正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節點上。因為之前,西遼通過卡特萬戰役(桃花石雜談其它很多文章有詳細介紹)擊敗了塞爾柱突厥帝國,成為了中亞各個伊斯蘭政權的盟主,其中就包括花剌子模。但在公元1200年,花剌子模的蘇丹摩訶末即位之後,國力迅速上升,因此在當時已經在試圖擺脫對西遼臣屬地位。在公元1210年,花剌子模和西遼在怛羅斯(今天吉爾吉斯境內的塔拉斯)爆發了一場大戰,結果是花剌子模大勝,從此不再是西遼的藩屬,並取而代之成為了中亞的新霸主。

西遼錢幣,西遼周邊都是伊斯蘭教政權,但西遼本身卻一直沒有伊斯蘭化

而波剌黑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被花剌子模俘虜,此後他就成了花剌子模的臣子。許多對蒙古西征有些瞭解的朋友估計也都知道,花剌子模被蒙古滅亡之後,它的王子扎蘭丁自己逃過了印度河。但其實在當時,在蒙古征服中倖存的不光是扎蘭丁,還有他的一個弟弟,名叫吉亞薩丁·普兒沙。而波剌黑在成為花剌子模臣子之後,就成為了這個吉亞薩丁的部將,被封為骨咄祿汗。在蒙古征服之時,波剌黑其實是跟著吉亞薩丁一同沿著另外一條線路出逃的。

建立後西遼

但波剌黑畢竟是一名降將,他當時投降花剌子模恐怕也是戰場形勢使然,逼不得已,在花剌子模大廈將傾之時,他其實對花剌子模是沒有什麼忠心的。所以在逃亡過程中,波剌黑很快打起了自己的算盤。當時吉亞薩丁派他到今天伊朗東南部的起兒漫地區征服當地軍閥薩德一世,但在進軍過程中,波剌黑與吉亞薩丁的維齊爾(宰相)阿沙克發生矛盾,之後就自己帶兵離開了吉亞薩丁。當時他的本意是前往距離蒙古人兵鋒較遠的印度,但在路過起兒漫地區時,他的軍隊遭到了當地另外一個軍閥阿布勒-卡西姆的攻擊。而在這場戰役期間,波剌黑轉而向當時已經在逃亡中緩過了勁的札蘭丁稱臣,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札蘭丁,獲取了札蘭丁的支持,最終擊敗了卡西姆,佔領了起兒漫地區。

花剌子模的疆域,其實它疆域主體在今天伊朗境內

說到這裡,我們還要澄清的一點是,花剌子模在國內歷史愛好者的眼裡可能更像是一箇中亞王朝,這是因為蒙古征服花剌子模的主要戰役都是在中亞地區打的。但其實花剌子模是一個波斯人建立的王朝,它的領土也涵蓋了幾乎整個伊朗地區。所以其實蒙古人雖然攻佔了花剌子模位於中亞的新舊兩都,卻並沒有佔領整個花剌子模,花剌子模的西部在當時仍然保持了獨立。

而札蘭丁之所以在歷史上著名,主要也不是因為他在蒙古第一次西征時抵抗蒙古有多頑強,而是因為他在蒙古第一次西征結束之後,在當時也陷入了混亂的花剌子模西部重整山河,又恢復了半壁江山。但當時也在重整花剌子模半壁江山的其實不只是札蘭丁,波剌黑的舊主子吉亞薩丁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於是很自然的,這兩人很快產生了矛盾,結果是吉亞薩丁慘敗,之後他帶著母后逃到了伊拉克避難。

而札蘭丁重整花剌子模的努力很快又引起了蒙古人的注意,當時的蒙古大汗窩闊臺又派出3萬人大軍來徹底剿滅札蘭丁。而在蒙古大軍抵達時,札蘭丁又剛剛被突厥人在今天土耳其境內建立的羅姆蘇丹國擊敗,所以面對蒙古大軍根本無法抵抗,他在戰敗後又很快逃到了今天土耳其境內的迪亞巴克爾,但不久之後被手下殺死。

描繪札蘭丁逃過印度河的畫作,但其實他出名是在逃亡印度之後的作為

而這時,吉亞薩丁又成了最後一個還有點影響力的花剌子模王子了。他雖然當時已經沒什麼實力了,但波剌黑卻看中了他殘存的影響力。所以波剌黑給吉亞薩丁寫信,說願意擁戴他繼續當花剌子模蘇丹。這吉亞薩丁當時本身處境困窘,看到波剌黑竟然還沒忘了舊主,於是喜出望外,趕緊帶著母后來到了起兒漫。後面的結果估計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也都知道了,波剌黑立即把吉亞薩丁母子軟禁,開始攜天子以令諸侯了。

而且波剌黑比曹操做的還過分,還納吉亞薩丁的母后為妃,妥妥地當上了花剌子模的太上皇。但不久之後,波剌黑髮現花剌子模這個名號已經沒有太大影響力了,於是把吉亞薩丁母子都給殺了。而在這時,他才正式祭起了自己故國的名號,宣佈重建喀喇契丹(西遼),自封為喀喇契丹國王。

後西遼的興衰

而波剌黑在建立了後西遼之後,也知道自己實力有限,於是立即致信窩闊臺,宣誓對其效忠,窩闊臺暫時也沒有對他用兵的意思,所以封他做了骨咄祿汗。同時,他還很快轉信了伊斯蘭教(之前他信佛教密宗),並聯絡當時仍然有一些影響力的阿拉伯哈里發,通報這一決定。之後哈里發也立即封他為骨咄祿蘇丹。所以後西遼基本上從一開始就成了一個伊斯蘭王朝,後來在伊斯蘭世界更多地被稱為骨咄祿王朝,但同時也被稱為喀喇契丹,也就是西遼在西亞的名字。

今天的伊朗起兒漫地區,也就是後西遼的大致位置

波剌黑死後,他的侄子庫特巴丁即位。庫特巴丁曾經親自前往蒙古汗庭朝拜窩闊臺貴由,後來還曾經到過中原地區。但貴由繼位後,卻支持波剌黑的兒子魯克納丁統治後西遼,不過貴由死後,新任蒙古大汗蒙哥又支持庫特巴丁重新奪得了蘇丹寶座。而在蒙哥在位期間,蒙古發動了第三次西征,滅亡了阿拉伯帝國,此後後西遼就開始向旭烈兀通過第三次西征建立的伊兒汗國稱臣了。庫特巴丁死後,他的王后庫特魯格·吐爾坎成為了後西遼的統治者。

這個庫特魯格早期身世眾說紛紜,有人說她出生在中亞,後來被作為奴隸賣到伊朗伊斯法罕,被買主當成女兒撫養長大。還有人說她本來是吉亞薩丁的王妃,後來又嫁給了波剌黑。另外一種說法又說她是波剌黑的女兒。但不管怎麼樣,她最後是嫁給了庫特巴丁。但後來她卻和自己的兒子穆扎法拉丁發生了矛盾。穆扎法拉丁年輕時被送到伊兒汗國的軍隊中服役,與察合臺汗國作戰屢立戰功,受到了伊兒汗阿巴哈的賞識,很快回國成為了新蘇丹。回國之後,他為了打擊母親的權威,甚至曾強令她公開給自己跳舞。但穆扎法拉丁在伊兒汗國軍隊期間,聯絡上了一批察合臺和窩闊臺汗國的將領,此時他野心勃發,竟然想聯合這兩國推翻伊兒汗阿巴哈,結果事情敗露,引得阿巴哈發大軍來討伐,穆扎法拉丁最終流亡到了印度的德里蘇丹國並死在了那裡。

伊兒汗國,其實後西遼一直是伊兒汗國的藩屬

之後後西遼又被蘇育兒加迷失所控制,因為他得到伊兒汗貼古迭兒的支持。蘇育兒加迷失是庫特巴丁的兒子,但不是由庫特魯格所生。他極大地消弱了庫特魯格對後西遼的控制。但在公元1291年,伊兒汗海合都繼位,而海合都的王妃是庫特魯格的女兒帕迪莎可敦。所以海合都繼位之後,直接把後西遼賜給了帕迪莎可敦。而帕迪莎很快把蘇育兒加迷失囚禁,兩年後蘇育兒加迷失死於獄中。

但僅僅3年之後,海合都被人暗殺,帕迪莎對後西遼的統治也很快被蘇育兒迷失的王妃庫勒杜金可敦推翻。但庫勒杜金也很快被推翻,推翻她的人名叫穆扎法拉丁·穆罕默德,而他是前文提到的最後逃到了印度的穆扎法拉丁的兒子。他當時得到了新伊兒汗合讚的支持。他的統治持續了八年,在此期間他的幾個兄弟與堂兄弟先後發動叛亂,最後都被他嚴酷鎮壓。但這也導致後西遼國勢日衰。公元1304年,他因為喝酒過量去世。


之後,蘇育兒加迷失的兒子庫特巴丁·沙賈漢成為了後西遼蘇丹。史料記載他殘暴無道,民心盡失,因此在公元1306年被伊兒汗完者都廢黜,後西遼自此宣告滅亡。而當時本身已經高度伊斯蘭化的契丹人漸漸融入了周邊各個民族之中。


桃花石雜談


一、關於西遼的歷史

遼朝末年女真人崛起,遼國節節敗退。1124年耶律阿保機八世孫耶律大石帶領部眾西遷到了中亞地區,在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幹省青託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繼續抗金。1134年他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稱“菊兒汗”,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
耶律大石稱帝后,1134年春曾組織過一次東征金國,但是由於東征部隊“行程萬里,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此次東征引起金國的注意,1135年金熙宗命粘罕徵西遼,但在西遼軍和金軍內的起義軍的夾擊下,金軍大敗而歸。
此後十年間,耶律大石積極向西擴展領土,十年間先後歸併了高昌回鶻王國、東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國,以及康裡部,建成一個疆域遼闊的帝國。
耶律大石後建都於虎思斡魯朵(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東南布拉納),擊敗塞爾柱帝國,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歐洲。以至於在俄語、阿拉伯語、拉丁語和古英語中中國的發音類似於“契丹”,而金、西夏、南宋等國家對西遼的後代君主皆稱為“大石”。
耶律大石在位10年,去世時由於兒子耶律夷列年幼,遺命皇后蕭塔不煙權國,號稱 “感天皇后”,七年後讓位於兒子耶律夷列,此期間西遼帝國社會安定,經濟得到發展。
在位13年的耶律夷列病逝後,由於兒子都年幼,就遺詔由其妹耶律普速完攝政,號稱“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和夫弟蕭樸古只沙裡私通,殺死丈夫蕭朵魯不,後來公公蕭斡裡剌發動政變,殺死耶律普速完和蕭樸古只沙裡,擁立耶律夷列次子耶律直魯古為皇帝。
耶律普速完攝政的14年,西遼仍實行耶律大石的既定方針,對外派兵,對內生聚,西遼的國力達到極盛。
不過耶律直魯古繼位後開始耽於田獵,朝政混亂,社會矛盾激烈,附屬國也開始不聽號令,花剌子模和撒馬爾幹等附屬國進攻西遼,西遼帝國不敵就一步步走向沒落。

1211年西遼乃蠻部太陽汗子屈出律乘耶律真魯古外出遊獵篡位,其實屈出律是西遼皇帝耶律直魯古的女婿,他是被成吉思汗打敗後逃到西遼的。

此時成吉思汗之勢由於秋風掃落葉,1218年西遼為成吉思汗所滅,歷三世4帝2後,享國88年。

二、關於後西遼的歷史

1222年西遼將領巴拉克·哈吉布(即八剌黑·哈只卜)率領一部分西遼的臣民逃亡到了伊朗起爾曼地區(今伊朗克爾曼省),他以此地建立起一個完全伊斯蘭化的“庫圖魯厄汗”政權——“起兒漫王朝”,在國內史書中記載為後西遼或西契丹。
八剌黑為了常保統治權就向蒙古稱臣,窩闊臺曾命他派兵幫助攻打錫斯坦,但被其拒絕,但是為了穩住窩闊臺,就派自己的兒子魯赫‧阿丁前往和林朝覲。
此時八剌黑亡故,王位被其侄庫特布‧阿丁所篡,後來引發魯赫‧阿丁和庫特布‧阿丁的王位之爭,最終庫特布‧阿丁勝出。
起兒漫王朝還經歷過與西遼同樣的女主當國的時期,庫特布‧阿丁統治7年後辭世,由於兒子沙吉年幼,在位由皇后圖爾坎攝政,後來引發了母子政權,沙吉失敗流亡印度。
起兒漫王朝內亂不斷,1309年被蒙古人的伊兒汗伊兒汗國滅亡,後西遼共歷八帝二後,存在86年。

三、後西遼之名是怎麼來的?

對於後西遼之名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西遼的延續呢?
“後西遼”的名字見於歷史教授王治來1983年的一篇論文《關於“後西遼”》,文章中寫道:“特將克爾曼的哈拉契丹王朝作一簡要敘述,我稱之為‘後西遼’。”他又緊接著引用了多桑《蒙古史》裡的話:“關於‘後西遼’,多桑《蒙古史》早已提及,他說:‘突厥斯坦與起兒漫有兩個哈拉契丹王朝,後一王朝晚於前一王朝一百多年。’”
可見“起兒漫王朝”被稱為“後西遼”是由王治來所取的,似乎作為西遼的延續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以輕鬆有趣的方法,帶你暢讀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西遼是遼國的延續,這個沒什麼爭議。

但“後西遼”其實是個中亞國家,它在歷史中的名字叫做“起兒漫王朝”,和遼國關係不是很大了,雖然建立者是契丹人。

打個比方吧,其實東南亞以前也有咱們漢人建立的國家,比如蘭芳共和國、納土納王國、順塔王國,你能說它們是中國的領土嗎?


據《遼史》記載,西遼的建立者“耶律大石者,世號為西遼。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孫也。”

作為皇室成員,耶律大石是遼國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是唯一一個契丹進士,又精於騎射,所以頗得重任。

1122年,金兵與南宋一起會同攻遼,攻克中京,天祚帝西逃雲中,耶律大石兵敗被俘,後來想辦法逃回,但一直受到遼天祚帝的猜忌。

(西遼國與諸國)

耶律大石也對天祚帝的“以全國之勢,不能一拒敵,棄國遠遁,使黎民塗炭”十分失望,又怕受到加害,便殺死了天祚帝監視他的蕭乙薛、坡裡括,帶領少數親信西逃至可敦城。

遼聖宗曾在可敦城設置西北路招討司,同時設立了鎮州、維州、防州,常駐有2萬餘遼國鐵騎。

遼史記載:不論遼國發生什麼事,可敦城的2萬騎兵不許南下。

這兩萬鐵騎最後成為耶律大石建國的基石。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經過幾年的發展,實力已經相當強大,於是決定先向西發展,然後再來消滅金朝,光復遼國。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低估了對手。

東喀喇汗的阿赫馬德汗大敗耶律大石的大將撒八、迪裡、突迭,擊敗了耶律大石的軍隊,耶律大石退回到密立。

1132年,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

《遼史》記載:“文武百官冊立大石為帝,以甲辰歲二月五日即位,號葛兒罕”,建立了西遼王朝。

西遼通過十年征戰,先後擊敗了高昌回鶻王國、東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了成為一個強大一時的帝國。

1135年,金國命粘罕徵西遼。金軍道路不熟,糧草斷絕,大敗而歸。

1141年,耶律大石西征,大敗突厥蘇丹桑賈爾部,進軍花剌子模,迫使花剌子模投降。


(西遼騎兵)

此時的西遼疆域東起土拉河,西達死海,勢力到達頂峰。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西遼國運逐漸式微,但他建立的西遼直到1218年,成吉思汗令哲別率兵徵西征時才滅亡。

“後西遼”是西遼滅亡三年後,原西遼將領八剌黑·哈只卜率一部分西遼臣民逃亡到中亞起爾曼地區(今伊朗克爾曼省)建立的一個完全伊斯蘭化的政權——"起兒漫王朝",也叫“後西遼”。


(起兒漫人)

起兒漫王朝接受蒙古大汗和伊兒汗國諸汗的統治,是蒙古汗國的屬國。

他們的王是由蒙古大汗任命的,王朝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蒙古人手中,以八剌黑·哈只卜為代表的契丹人接受了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八剌黑曾遣使謁見哈里發,說起兒漫全體人民改信伊斯蘭教,請求封號。

哈里發封八剌黑為忽都魯算端。

起兒漫王朝是怎麼被稱為“後西遼“的呢?

這與一個專家有關。 史學家王治來是第一個提出“後西遼”這一名詞的專家。

他在1983年的一篇論文裡說:“為此,特將克爾曼(起兒漫)的哈拉契丹王朝作一簡要敘述,我稱之為'後西遼'。”

王專家解釋說:突厥斯坦與起兒漫有兩個哈拉契丹王朝,後一王朝晚於前一王朝一百多年。

所以這個後面的哈拉契丹王朝起兒漫為被他稱為"後西遼"。

看,這就是專家的作用,將一個不存在的“後西遼國”,安在一個伊斯蘭教的中亞國家頭上,誤導了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西遼帝國帝國從歷史上來說是遼朝的延續,至於所以西遼這個帝國應該從遼國被金所滅說起。

在遼衰金金國崛起交替時期,以女真完顏部為首的金帝國滅亡了遼國,遼國的末代皇帝天柞帝當了俘虜。但遼國的力量並沒有完全被金國所徹底的消滅以遼國皇族大將耶律大石為主的遼國殘餘勢力,在幾次與金國交手後知道復國無望,於是率領十多萬戶四~五十萬遼國移民遺開始西遷。這些遺民當中既有契丹人也有漢人渤海人,他們在經過蒙古高原時得到了他們的盟友克烈部乃蠻部的幫助。西遷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的吸收遼國的各種殘餘勢力,當到達了現今中國的新疆西部以及哈薩克斯坦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一帶後耶律大石創立了西遼帝國。西遼帝國仍然延續了遼國的國號以及帝號世襲列表。更重要的是西遼帝國在中亞一帶是唯一信奉佛教的帝國。

西遼帝國延續了國柞100多年以後,在駙馬篡位導致的內亂之下被成吉思汗所吞併。中國的史書上稱西遼帝國為黑契丹,而西方國家以及中亞的史書稱西遼帝國為契丹(俄語KitA)。


用戶夏天的風


遼是被金所滅,金滅遼以後契丹人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以後的史書再也沒有提到過契丹人,所喟的後西遼只是個傳說而以,並沒有真正的證據證明後西遼的存在,說來也奇怪北方草原興起的國家被滅之後其族源都有據可考,就是遼滅以後,契丹人神密的整體消失了,難到是穿越了不成,最合理的解釋也只能是溶入了漸漸興起的蒙古各部族裡,和向西去了歐亞接合的區域,也有可能去了中亞地區,這也只是個猜測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此猜測,所以說契丹人的去向至今還是個謎,但願有一天能早日解開這個謎團,填上歷史的這一空白。


與風互語


起兒漫嗎,後西遼是中西遼滅亡後西遼貴族在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建立的一個小政權,其國家伊斯蘭化,國君也不姓耶律。後西遼是契丹貴族在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建立的政權,前後約八十年。部分傳統習俗已不見,已完全伊斯蘭化了,其實國名應該叫起兒漫(QUTLUGH-KHAN),既不是遼,也不是契。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稱其為後西遼。似乎契丹一點關係也沒有了,契丹血統就是遼國的延續嗎。起兒漫沒有用遼為國號,稱他為後西遼就是給人家亂改名字了吧。


大風起兮偶飛揚


耶律留哥建東遼,耶律楚材仕蒙古。


於無聲處34


西遼是存在的,而且存在的時間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