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車頭冷凝器的柳絮怎麼清洗?

奉橘堂


現在柳絮已經成為一個公害了。每到春夏之交,漫天飛舞的柳絮,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困擾。特別是對廣大車主朋友來說,更是增添了一份煩惱:這些柳絮會附著在汽車的水箱和空調冷凝器上,造成散熱不良,從而導致發動機高溫或空調不涼。那麼我們該如何清除這些煩人的柳絮呢?


首先告訴大家:千萬不要用水沖洗!因為柳絮吸水性極好,沾到水以後,就會迅速的軟化,隨後粘在水箱和冷凝器上,如果不是水流直接沖刷,很難清洗掉。特別是等它乾燥以後,與冷凝器附著的更加牢固,非常難清理。

那麼我們該如何清理它們呢?最好的辦法是用壓縮空氣吹。具體的方法是用壓縮空氣從水箱的後面向前面吹,直到車頭部分出來的全是乾淨的空氣為止。如果柳絮過多,或者柳絮已經進入到水箱與冷凝器之間了,就需要把冷凝器拆下來徹底清洗了。

當我們把柳絮徹底清除以後,最好再用水槍把水箱和冷凝器沖洗一次,以清除上面的灰塵和髒汙。需要注意的是水槍的壓力不要太大,水槍要直對冷凝器,從上至下順序清潔不要斜著沖洗,避免將散熱片打壞或變形,堵塞空氣流通的通道。

在夏季冷凝器髒汙或堵塞是造成空調不涼的重要因素。很多時候我們去修空調的時候,修理廠都會大動干戈,首先加製冷劑,然後檢查電控系統,更換膨脹閥、乾燥罐之類的零部件,甚至更換空調壓縮機,最後“非常體貼”的把水箱和冷凝器也給清洗了,然後空調涼了,你也花費了一大筆銀子。其實故障的根源可能就是冷凝器髒汙了導致的散熱不良。如果你的車在高速行駛時空調很涼,而在市區低速行駛時製冷效果較差,基本就是冷凝器散熱不良造成的,這種情況你首先把水箱、冷凝器清理一下,可能就不用去修理廠了。


老侯解車


很高興收到這個問題。


一到春天柳絮、楊絮紛飛,當我們開車走在路上時,空氣中夾雜著飛絮就會順著進氣格柵進入到空調冷凝器和水箱處,進而會吸附在空調冷凝器和水箱散熱器上,時間久了,就會堆積的厚厚一層,影響空調和冷卻系統正常工作,嚴重情況下會出現水溫居高不下,汽車出現“炸鍋”問題。




怎麼清理

大家想到的方案肯定是用水洗、水衝,我告訴你千萬不要這樣做,這些白花花的棉團遇到水,直接躺倒,貼在散熱片上,死活不下來,用水衝真的鳥用沒有。



我告訴你最好用的方法,選擇天氣酷熱的晌午,用高壓氣槍沖洗,用高壓氣流把這些棉團團吹掉,記住一定要打開引擎蓋,從發動機艙裡面往外吹,很容易就把這些黏附的柳絮、楊絮從散熱片上吹下來。我都是這樣清洗的,屢試不爽,你也可以試一試。



規整動作

當用氣槍把棉絮清除乾淨後,在用水槍把水箱和冷凝器沖洗一次,清除上面的灰塵和髒汙。這樣散熱卡片就被清洗的乾乾淨淨的啦!


防範措施

柳絮紛飛的時候,人們都會戴口罩出行,汽車也可以帶個口罩。在進氣格柵前掛上一層細砂網,就可以把楊絮和柳絮攔截下來了,吸附棉團團後,只需要輕輕的拍下,這些飛絮就掉的乾乾淨淨的,多方便呀。



清洗柳絮一定要用高壓氣槍清洗,用水清洗,真的會讓你越洗越髒。


嘀嘀侃汽材


不僅僅是柳絮,還有蚊蟲的屍體,各種微生物塵土,都會附著在車頭冷凝器!

以下這幾點可以幫助到大家!

1.粘毛器

我們日常生活用來粘衣服上的殘留毛髮,同時也適用於粘柳絮蚊蟲。

可粘去,表面大部分柳絮蚊蟲!

2.強力膠帶

這個和粘毛器功能一樣,但是你可以把膠帶處理縫隙中的柳絮。

3.吸塵器

吸的時候記得套一個過濾網,避免柳絮殘留在吸塵器管道內,影響日後使用。

4.拆卸清洗

把空調冷凝器拆下來,用高壓水槍從後面沖洗!

或者用毛刷刷洗

5.找洗車店清洗

畢竟洗車店的專業人員清洗,可避免清洗時帶來的不變,而且,能清洗乾淨。

最後的建議:

對於空調冷凝器的清洗,建議您有規律的經常維護。

避免長久積累,帶來使用上的不變。也不好清洗。

對於汽車其他部位也一樣哦!


車凡網


柳絮附著在冷凝器以及水箱上邊會嚴重影響空調系統以及冷卻系統散熱。造成發動機高溫。我們一般處理的話就是先用刷子刷,再用壓縮空氣往外吹,如果還清理不徹底就把電子扇拆掉(為了防止電子扇進水損壞)用洗車機清洗。最後在加裝一個防蟲網,然後交代車主,每年最少清洗一次。基本上就可以了


星徽榮耀


水槍和吸塵器應該可以解決。最好在水箱前面加裝一個鋼絲網。


david老戴


淘寶有汽車空調免拆清洗劑,噴上後會分解髒東西和柳絮什麼的,然後沖洗下就完事兒了,很簡單。


PANDA飛飛


沒事啊!拆下來洗洗就行!實在不行!換新的,沒多少錢!


阿唐帶你來買車


最好,水箱 冷凝器一起拆下來洗 散熱風扇常轉的車型尤其嚴重,比如霸道 蘭酷


隔壁班的黑澀會


平時沒事老拿車載吸塵器吸一吸,套上個細管子就行!養車要勤快一點自己,會省很多不必要的錢。


曾經宣武少年


你好 ,有條件的話就拆來清除,沒有條件就用水槍從機艙往車輛前部衝出柳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