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這事兒說起來蠻滑稽,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後,薩達姆手裡的導彈,第一個襲擊的既不是美國,我不是沙特,而是完全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以色列。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為什麼薩達姆要襲擊以色列呢?其實打個比方就能明白了。

抗戰期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可謂泥沙俱下。不僅有國民黨、共產黨,還有割據軍閥,土匪武裝,甚至地方團練,江湖教會等等。這群人在抗戰前的事蹟有好有壞,意識形態,價值觀完全不同。但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抗日,讓這些的中國人捐棄前嫌,擱置了對彼此的敵意,槍口一致對外。

攻擊以色列,跟民國的軍閥土匪們宣佈抗日是一個道理。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了29枚飛毛腿導彈。也許有人詫異,薩達姆面對大戰的高壓氣氛,是不是神經錯亂了?以色列並未加入多國聯合部隊之列,他竟然攻擊以色列。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我認為,薩達姆神經錯亂的是,入侵科威特。這時的他頭腦清醒,他想利用,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轉移矛盾重點,利用圍魏救趙的計謀,來緩解伊拉克的壓力。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以色列面對著殘桓斷壁,和500多民眾死亡的損失,竟然忍氣吞聲,連一個公開譴責聲明都沒有。與以色列睚眥必報的一貫作風,大相徑庭。

究其原因,且聽我梳理分解

中東,是一片兩千年來,動盪不安的土地。還有一個血液裡流淌著,不安定成分的民族。阿拉伯人的性格多變,也讓人匪夷所思。他們時而國家內部爭鬥。時而因宗派之別,爆發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爭鬥;面對以色列時,他們又可以化敵為友,一致攻擊以色列。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阿拉伯人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好鬥多變的性格,賦予了中東多年的動盪不安。薩達姆堪稱中東的一代梟雄。他執政的初期,收回了西方對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權。他確實也帶給了伊拉克人民富足的生活。

薩達姆桀驁不馴的性格,日益膨脹,想稱霸海灣的野心,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派之爭,都促使他發動了兩伊戰爭。薩達姆空有膽識,他的才略,不足以支撐起他的野心。八年時間,兩敗俱傷的兩伊戰爭,薩達姆收穫的是零。兩伊戰爭,不但消耗掉了,伊拉克多年積累的財富,反而欠下大量外債。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兩伊戰爭後,薩達姆又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為了經濟問題和領土遺留問題,出兵科威特,實行滅國計劃。我認為,他覬覦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才走了這步臭棋,同時跳進了美國挖好的坑。薩達姆誤判了美國思維,美國雖然在兩伊戰爭時,支持伊拉克,並不代表著永久支持他。

薩達姆的性格狂傲獨斷,不會對美國言聽計從,他想主導海灣石油資源,擺脫石油貿易以美元結算的定規。美國怎能容忍薩達姆在中東撒野。美國模稜兩可的態度,薩達姆誤判為美國已經默認,其實,他給了美國,一個名正言順出兵伊拉克的藉口。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這時,我們就回到了開篇時的問題。焦頭爛額的薩達姆,知道目前的實力,只有失敗一條路。他把矛頭指向了以色列,希冀能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的公敵,他們之間已經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只要以色列一回擊,阿拉伯國家會一致對敵,同時也分解了,多國部隊中阿拉伯軍隊的兵力。

薩達姆的算盤打得很精,確實埃及、土耳其、甚至伊朗都蠢蠢欲動,只等以色列出手,他們就群起而攻之。還有阿拉伯國家,呼籲聯合國停止出兵伊拉克。可惜以色列讓薩達姆失望了,他沒有對伊拉克採取行動。在美國的壓力下,沙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也未退出多國部隊。阿拉伯國家之間,也只是一盤散沙,沒有超強的凝聚力。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薩達姆的小計謀,逃不脫美國的鷹眼。美國對以色列及時的安撫,以及猶太人的高智商,無聲的粉碎了薩達姆的幻想。伊拉克,在美國先進的信息戰面前,徹底的不堪一擊。只有短短的42天,伊拉克就俯首稱臣了。薩達姆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虛假面具,也被無情的撕破。薩達姆可以稱為梟雄,但不是真正的領袖。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