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不著急比著急更可怕?為何盛怒的伊朗表示不急於回擊美國?

靜夜史


伊朗表示不急於回擊美國,不是心理素質強大,而是沒有做好回擊的準備。伊朗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帝國主義邪惡的本性,沒有想到美國會象對待恐布分子一樣,把伊朗的高官當作“定點清除”的對象,伊朗大意了。所以,事情發生後,伊朗雖然憤怒,但卻不能立即拿出對等的報復方式,讓美國感到同樣的痛。



儘管伊朗長期以來做著戰爭準備,那也是為應對美國的全面襲擊而誰備傾其全力,為生存一搏。但,當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一一暗殺出現時,伊朗並沒想到,所以一下子拿不出應對方式。而美國想到了,美國通過瑞士使館向伊朗轉交信件,提出伊朗如果報復的話,也要“對等”報復。說明美國做過沙盤推演:伊朗不可能對美軍中東據點全面開戰,伊朗用“定點清除”的方式,做不到,也達不到目的。


如果美軍現在對伊朗境內的目標進行打擊,事情就簡單了。伊朗只說開動所有的戰爭機器,在中東還擊美國:在敘利亞,伊拉克,霍爾木慈海峽都是戰場。伊朗的導彈甚至可以越過波斯灣飛向周邊的美軍基地,反正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反而就是這種步子邁的小,切香腸似的戰爭行為,讓伊朗因“投鼠忌器”下不了決心。

歷史上的因某個人被“暗殺”,而發生大戰,甚至世界大戰並不鮮見。如果伊朗力量足夠,蘇萊曼尼之死足夠點燃一場戰爭了,但伊朗力量不夠。不過,伊朗絕對不能沒有行動,如果美國這種行為不受懲罰,那美國就會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而且,美國這樣做,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不受懲罰,這個世界就會變的沒有規則。所以,伊朗可以不急,但不能無所作為,不為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