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367個大學專業被撤,你怎麼看?

凡大先生


關於367個本科專業被徹,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解。目前大學專業大類共13個,二級門類587個,所謂的撤銷,不是從587箇中撤銷了367個,而是所有大學累計撤銷的專業總數共367個。比如安徽財經大學撤銷了國際政治專業,但是這個專業在別的學校並沒有撤銷,不是把這個專業徹底消除了。另外,還增加了1672個專業,當然,這個增加也不一定是全新的專業,比如清華大學新增的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專業,這兩個專業在別的學校早已經有了,不是全新的專業。


彩虹愛好者


近日,教育部公佈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含130個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51個目錄外新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47個,撤銷專業367個。

根據清塔的統計數據,2019年度普通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最多的是人工智能,有180所學校新增,每校保守估計2個班,每班45人,一屆就出16200人。排名第二的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有138所學校,排名第三的是智能製造工程,有80所學校新增。此外,機器人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智能科學與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等同樣是熱門專業。

以人工智能為例,新增人工智能專業最多的省份,前三名分別是山東、江蘇、北京,其中山東有14所學校,江蘇有13所學校,北京有11所學校。新增人工智能專業超過十所的省份還有安徽,河南和四川。

有新增就有撤銷,撤銷最多的專業是服裝與服飾設計,有16所學校被撤銷,第二名是公共事業,管理,有13所學校被撤消,排名第三的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同樣有13所學校被撤銷。此外,市場營銷經濟統計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教育技術學產品設計都位列榜單前列。




考研小秘書


這果然是個好消息!對於就業率不高或根本無就業率、又沒有市場的專業早該撤銷了。

都說要適應市場,大學教育卻動靜太小,動作太緩慢了。好在現在聽到教育部的好消息:367個大學專業被撤,正是那些跟當下的社會生活脫節的高校專業!撤了落伍的專業,那必定會補充進來有急需要的新專業,真是大快人心啊!

像過去的一個專業,名字叫“工商管理”專業,畢業以後是找不到對應的工作崗位的。還有“漢語言文學”也是如此,畢業後除了當老師,工作崗位非常不好找。類似這兩個專業的大學專業早該清除了,不是嗎?

最近幾年對醫院護理專業的需求是有增無減的,相關部門應該做相應的調查,社會需要的專業快速增進,冷落的,就要走上被撤銷的預案了。

高校,作為一座人人嚮往的象牙塔,是高潔又充滿智慧的地方,如果它的專業設置不能與時俱進的話,會失去大眾的信任感的。所以我非常支持教育部這次撤銷幾百個專業的做法,當然新增的專業務必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和老百姓日常需求,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Julia平常心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公佈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備案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新增目錄外專業點名單。

撤銷367個大學本科專業,是通過嚴格的流程審核。

今年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是經過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備案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新增目錄外專業點名單。

撤本科專業主要有5類,涉及到的高校數量統計情況如下。

在所有的被裁撤專業中,數量超過10所高校的共有5個專業,他們分別是:服裝與服飾設計在17所大學被裁撤,教育技術學在13所大學被裁撤,信息與計算科學在12所大學被裁撤,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在11所大學被裁撤,產品設計在11所大學被裁撤!這些被裁撤的大學專業,雖然在其他的大學還有開設,但是也反饋出來一個大的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大學裁撤這些本科專業。

在裁撤的同時,又有50所高校新增5個以上專業。

從2019年普通高校新增備案和審批本科專業統計結果來看,共有50所高校新增5個以上專業。福建技術師範學院新增數量最多,共新增25個備案本科專業。深圳技術大學共新增12個專業,僅次於福建技術師範學院。新增備案專業數量較多的學科數最多的是人工智能,本次共有180所高校新增,此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也有138所高校新增。此外,智能製造工程、機器人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也異常火爆。

不管是裁撤,還是新增本科專業,都是根據市場就業人才需求而定。

從這次教育部印發的通知來看,重點裁撤的5個專業類別,都是近幾年市場需求量不大,或者們人才供需比例失調的專業。國家每年投入到這些專業培養中的師資力量很大,但市場需求量不足,必然需要及時裁撤。同時從市場就業反饋情況來看,這5類專業的技術含量日趨跟不上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步伐,裁撤有利於今後招生的導向調整,進而讓將來的就業形勢得到有效改善。

結束語:近幾年,教育部對全國高校專業的調整一直在持續進行,既有不斷裁撤掉跟不上市場經濟需求的專業,同時又有新增加的專業,以解決市場的緊需人才現狀。可以說,這一撤一增,皆圍繞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而定,這完全符合國情,完全符合高等教育與時俱進的特點。


寒石冷月


我覺得這個事情乾的好,為教育部乾的這個實事點贊!

自去年教育部對於高校專業調整後,今年這是第二次調整了。去年呢是撤銷了416個本科專業,今年呢是撤銷了367個,其中不乏有浙大、電子科技等等這樣的名校。

我們國家的大學呢,總想著大而全,不論是什麼學校都會有五花八門的專業,動不動就有70-80個,甚至上百個專業:

比如是個學校,就會有法學、哲學專業,因為是個老師就能講,沒什麼技術含量;甚至一個學校100多個專業,沒有一個拿的出手的;經濟院校也非要有計算機和通信工程專業;師範院校也喜歡有服裝設計,那你們都開始搶飯碗了,讓人家專業的學校情何以堪呢。

學校都設置計算機還不是最離譜的,畢竟現在這個行業缺人,到哪都是香餑餑。但是很多學校還有那種冷門的找不到工作的專業:

比如圖書館檔案管理,曾經人大的學霸就是學的這個,有幾個圖書館需要你去啊。再說了,圖書管理員真不需要985畢業生,一箇中專都能幹得好,只要細心就行。如果你想搞高科技的檔案管理,圖書館顯然不是你發揮的地方。

我覺得對於大學來說,真的很有必要對專業進行刪減,一般可以刪減的有這麼幾類:

1、逐漸被社會淘汰的冷門專業或者是飽和專業,這種是最坑的。

2、沒有好老師,你不擅長的專業。

比如哲學,有幾個老師能講明白?講不明白,那就去掉吧。同樣的還有法學,如果老師自己都搞不懂,不是業內知名人士,那就別誤人子弟。我記得去年就有個學校

3、學校盲目擴招的專業,撤銷一些專業也是讓大學做到專精。

比如首都體育學院你去搞什麼表演;山西大同大學為了湊夠12個門類,非得搞個農學出來;電子科技大學弄什麼財務管理啊,難道計算機和電子信息你都搞清楚了?

4、名稱或者課程設計相近的專業。

有很多專業真的不僅學生和家長傻傻分不清,就是專業人士也容易弄混,而且學的東西也很像啊,比如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等。

不過大家也不要僅僅看到有些專業被撤銷了,其實也有很多學校有新增的備案專業:

其中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有1600多個,遠遠超過了撤銷專業的數量,真是有舍就有得,甚至得到的還更多呢。

其中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增加最多、最火爆的專業,有100多個學校增加了這些專業。當然了,這個都是我們現在和以後急需的人才,增加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警惕,新增加的這些是不是就是合適的,會不會有一些也和上面需要撤銷的4類有一樣的問題呢,畢竟總有些學校的新增專業,你會發現等你畢業的時候,你不會再有師兄弟,因為它已經消失了。所以大家在選擇專業時,對於新增專業一定要慎重選擇,比如我就不太看好中國石油大學新增的思想政治教育。


煮酒論高考


說一個名詞,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個名詞是一個傳說:賒刀人。

這是一個職業,並且這個職業可能現在已經消失,隨著歷史的發展,每一個職業都可能消失,中國古典文學中曾經有這樣一個職業被稱為屠龍術。

我們無從得知,在我們的文明,甚至我們向上,在推理上古時期的中國傳說中,出現了那麼多奇形怪狀的動物,是不是真的有屠龍這種技術?

不過可以確認是職業已經消失,並且我們現在的職業也一直在演繹,那麼對於職業的劃分,過去有365行,行行出狀元這樣的一個說法,可是隨著我們文明的進步,許多職業慢慢的就消失了。

在古代我們的職業他的培訓過程大概是沒有現在這種方式,現在的方式大多是通過大學專業的技術教育來完成的,國家對於專業技術的劃分標示著一個時代發展的特色,比如說信息技術時代與信息相關的許多專業應運而生。

因此教育部和許多大學對於職業的調整和劃分,這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發展現象,可想而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許多的職業在以後都可能會消失。

每個人需要做好的就是尋找能夠養活自己並且自己喜歡的職業就可以了。


義誠老師


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367個大學專業被撤,你怎麼看?

3月3日,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47個,撤銷專業367個。被撤銷專業主要包括了國際政治、社會工作經濟學、服裝與服飾設計、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等專業居多。對於本次撤銷專業,筆者有三點看法,分享出來,與大家商榷:




首先、不能機械地去理解“撤銷”。這裡所謂的“撤銷”不是直接砍掉這個專業不要了,而是進行整合專業優勢平臺,讓那些開設這個專業比較富有特色、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學強化這個專業,而讓那些開設這個專業壓根不怎麼景氣、甚至都招不到學生的大學撤銷掉這個專業,以便集中有限資源和力量更好地發展自己擅長與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撤銷”的實質就是優化資源配置,讓更專業和更有能力的大學去幹更專業的事,從而有效防止有限教育教學資源被浪費!



其次、“撤銷”是為了更好地增加。大學、特別是公辦大學,充分彰顯公有制經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突出特徵與優勢,通過有效整合有限的教育教學資源,才能夠騰挪出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更重要、更突出問題,比如某些師範類大學開設的市場營銷專業,明明是專業培養教師的大學,卻去幹什麼跟自己毫無關係的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這樣既不便於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又分散了精力,結果是師範教育沒搞好、市場營銷培養也搞砸了,真是典型的“邯鄲學步”,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者、學科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高校學科發展原本就應該是動態的,而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正所謂“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大學系科調整變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再說了“時移世易,變法宜也”,大學的各個學科專業也需要與時俱進,滿足社會時代發展的新需要,俗話說得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所以,筆者覺得,今年被調整的、被撤銷的那些學科專業,都應該是不能較好地適應新的社會形勢所需要的,而新增加的那些系科專業,應該都是社會所急需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367個大學專業被撤”,充分說明了落伍、不適合就會被調整和淘汰,為了適應社會與時代高速發展的人才需要,培養各類人才的高校系科專業,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加大調整力度,滿足社會進步需要!


自在人生wub


3月3日,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47個,撤銷專業367個。

個人認為這是一種進步。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分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反映在專業上就出現了,過去一些傳統專業不能滿足當下需求的情況。

有的專業可能會存在落伍落後的問題,而有的專業可能存在跟其他專業存在過大交叉的問題……

這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一位大學生是多麼不容易的,經過了基礎教育階段才有機會考上大學。但是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其實對所學的專業是不太瞭解的,甚至於有很多大學生,即便是上了一段學之後,他都不太能夠完全搞清楚自己所學專業到底能幹什麼。

我們沒有辦法要求每一位高三的學生都能夠把這些問題搞清楚。

所以作為教育管理部門,就有這個責任和義務給學生們提供更具有社會競爭力,更有助於他們未來生存,提升自我的專業。

除此之外,各種專業的調整無論是撤銷還是合併,又或者是新增,也都是為了確保這個社會正常生產發展需要而作出的必要調整。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近日教育部公佈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其中撤銷專業有367個。看到這個結果應屆高考生可能會有點慌,怎麼還有撤專業的呢?專業說撤就撤了,會不會還沒畢業,專業就沒了?還能畢業嗎?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專業的增減每年都有,這屬於正常的調整。今年除了撤銷367個專業,還通過了181個專業,加加減減實際上是針對就業市場的調整。之前考到本專業的學生絕對不會受影響,只要成績合格都能順利畢業,充其量也就是沒有學弟學妹了。

再來看被撤銷的這些專業。也確實屬於在就業市場不那麼吃香,或者走衰的專業。比如服裝與設計,這個專業倒不是沒有就業環境,而是業內公認最好的大學就那幾家:武漢紡織大學、江南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等。

很多綜合大學在設立的時候開設了很多專業,結果幾年下來發現報這個專業的人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所以才會要撤銷專業。因此這都是國家正常的資源整合行為。去年全國高校共撤銷了416個專業,比今年更多,從2014年至2019年,全國高校共撤銷了1358個專業。這說明我們國家的高校針對就業市場調整還是比較及時的。

應屆生可以把撤銷的專業當做就業避雷針,除非有特殊的興趣愛好,否則儘量避免報這些專業。

另外應屆生更加要注意新增審批通過的專業,這才是你們今後報考的風向標,重中之重。

比方說“人工智能”專業和“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都非常吃香,尤其是“人工智能”專業,已經連續幾年名列新增專業審核之列。

山東、江蘇、北京等各省都增加了“人工智能”專業。人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能都增設了“人工智能”專業,可見未來數年“人工智能”是就業趨勢,這個行業是新興行業,有大量的崗位缺口。

另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將來人工智能行業頂端的薪酬水平是怎樣的。

可以看到這個專業讀到博士,平均年薪40-50萬是有的,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博士年薪40-50萬,碩士基本也是30萬起步了。國內現在人工智能方向工資是真的高,市場驅動下,各大高校增設“人工智能”專業就不以為奇了。雖然很難說薪資水平一直能維持這麼高,但現在是真的缺人。

“人工智能”是一個專業,不是隨隨便便計算機專業畢業就能勝任的。如果應屆生成績好,報計算機專業不如報“人工智能”專業。

另外,國務院也點了一些專業的名,以下這些專業也是未來國家急需人才的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專業……

以上意見給應屆生填報志願提供一點意見。另外大學生讀計算機專業的,可能的話儘量想辦法跳到人工智能專業。


亦君說書


大學階段的本科專業一直都是在動態調整的,從專業建設到人才培養都是要成本投入的,如果一個專業的建設與人才培養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和金錢,但實際這些都不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豈不是白白的浪費?

2019年教育部對全國高校的本科專業備案與審批的結果顯示,撤銷了367個本科專業,主要包括服裝設計,公共事業管理,市場營銷,教育技術,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生物技術,網絡工程等,這些專業都是曾經一度非常火的專業,但現在為何撤銷?

1、需求導向不夠:很多專業開設的太多,每年畢業生也是明顯供大於求,就像服裝設計,藝術類院校或學院都會開設這個專業,但實際上這幾年國內的服裝市場並不景氣,所謂的服裝設計原創度要求並不高,大多數企業都是在模仿流行款式,一旦看到市場有新款式,所有的企業都會一哄而上的模仿,談何設計?以至於我們進入商場後,看到的服裝樣式都差不多,只是品牌不一樣而已。這也就導致大量的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無法提高就業質量。

2、標準導向問題:很多專業建設實際上是缺乏統一標準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培養人才,學科內容建設,到人才培養標準大家都不一樣,比如前幾年很火的軌道交通信號控制,從高職院校到一流院校,都在搶著申請這個專業,但最後呢?由於師資力量根本無法匹配專業建設,導致每個學校開設的課程相差很大,與實際的軌道交通信號控制技術標準相差太多,畢業生無法勝任實際工作。甚至很多城市的軌道交通還未開建,院校就開始招生了,但老師們都未接觸過實際技術領域內容,拿著一本無關的理論教材在照本宣科。

3、特色導向問題:專業的建設一定要有特色,不能人云亦云,你有我有大家都有,那樣的人才培養就顯得缺乏創新意識了。比如市場營銷專業,真正的營銷精英有多少是學這個專業的人,企業招聘也很難去選擇這個專業的人才,太多了,專業理論對實際營銷的幫助並不大,要知道我們目前的企業主要還是以中小規模為主,他們的目標很清晰,理論不是最重要的,能帶來實際銷售才是真功夫。企業往往會更願意選擇有專業背景的人才去做銷售,比如醫療器械銷售,他們會更願意選擇醫藥類專業的,而不是市場營銷專業。

在專業撤銷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有大量的新增專業,很多也都是符合了當前市場的需要與國家重點發展領域的需要,比如這個人工智能專業,的確是國家接下來要發力的重點領域,需要大量的人才,此次幾乎所有的省市都新增了這個專業,從985高校,211高校,再到普通院校和獨立學院,都開始了這個專業,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其他的就不說了,就師資這一塊大部分院校都是不達標的,尤其是那些獨立學院,很難想象接下來該如何進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家報考的時候還是要慎重選擇,專業的熱度並不是一直保持的,必須結合自己的興趣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