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弱智兒泛指腦發育不全或精神經發育遲滯症(MR)。它不是種單純的疾病,也不是一種疾病綜合症,而是由先天、後天多種因素造成智能缺陷或落後。目前國內尚缺乏肯定療效的藥物及治療方法。

(一)一般資料

筆者自1986年4月-1989年4月共治療弱智兒患者298例,他們來自28個省市。其中男性185性,女性113例,年齡最小10個月,最大27歲。4歲以下41例,5-8歲106例,9-12歲96例,12歲以上55例。

本病病因較多,本組298例中,除7例原因不明外,皆可找到先天遺傳、代謝障礙、免疫缺陷、顱內出血、抽搐等多種病因。

按照比奈(A.Binet)、西蒙(S1mch)分類法,本組患兒智商及屬類見表。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由於本組收治的多為重度、極重度低能患者,大多存在著言語能力和動作能力方面的嚴重缺陷或障礙,因此筆者採取了掃智齡分類的3類智商測試方法。凡智齡不足4歲者,採用丹佛智能篩選檢查(Denver Develop Mental Screening Test崐,DDST)和蓋澤爾智能發育診斷(Develop Mental Dingnosis)的方法。凡智齡大於4歲者,則採用魏克斯勒(Wechsler學齡兒童智力量表(WISC-R)進行測試和換算。

1、取穴:根據中醫理論臟腑辯證,取腎穴以填充髓海,胃穴、脾穴以調治營養不良、和對語遲、頭痛及記憶力差有效,肝穴、脾穴治療肌肉萎縮及四肢運動障礙等症。對由於代謝而引起本病者,取艇中、腎上腺以調整內分泌代謝機能,再輔以賁門、小腸、內分泌、胰、皮質下、耳尖等穴,促進蛋白質的吸收,增強記憶力。對小兒精神發育遲滯或小兒多動下可取耳尖放血興奮迷走神經抑制交感神經,再取枕、神門穴來協調中樞神經的平衡作用。還可根據病變部位取穴,上肢可取肩、肘、指,下肢可取、腰、膝,語言障礙取口、舌、皮質下等。

2、方法:將脫敏料布剪成8mm方塊,中央放1粒直徑2mm製藥丸貼於上述耳穴上,每次取8-10個穴,每日1次,雙耳輪換。3個月後1療程。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三)療效分析

298例平均住院時間82天,智齡、智商及屬類變化見表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表 中智商屬類提高一級者161例54%,提高二級者53例,18%,提高三級者41例,14%,共255例提高智力等級,總有效率為86%.

為了檢驗耳穴療效與礦物微量元素製劑之間的差異,筆者以隨機取樣方式,對其中37例每人每日口服中美寶貴製藥有限公司售的Theragrah-M1粒,耳穴治療方法相同,其結果發現,單純耳穴治療組,與耳穴治療+藥組,兩組治療前、後均無顯著性差異。

臨床中發現,入院時病情輕重對療效影響並無統計學意義(p>0.1)。但年齡與療效成反比。8歲以下147例,有效135例;8歲以上151例,有效118例,經統計學比較P<0.01。以前者療效為佳。

要弱智,還是要智者?李家琪教授耳穴療法治弱智兒298例有效率86%


(四)典型病例

忠者方,男,5歲2個月,住上海戲劇學校。出生時為二度宮內窒息,曾在上海行中藥、針炙治療2年餘。入院時主要症狀是,無意識動作多(如搖頭、擠眼、吮手指、多動)、不能說句整話,不認識顏色,不會緊扣、崐無數字概念、分不清左右、不會寫字、不會算1+1=2。測其智齡36.5個月,智商60分,屬愚蠢型低能。1986年12月-1987年2月經住院耳穴治療1療程,無意識動作基本控制,會自已穿衣緊扣和鞋帶,能認識4種以上顏色,分清左右,會認會寫200多個字,能算20以內的加減法。能流利與人會話,出院時複測其智齡63.7個月,智商98分,屬一般智能。

引起低能的原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1.腦細胞營養不良;2.由於缺血氧造成的腦細胞損傷;3.先天遺傳。因此,改善腦細胞缺血缺氧的營養狀態,是治療低智的關鍵。

耳郭的神經解剖證實,發自頭椎的耳大神經、枕小神經、和發自顱神經的三叉神經、迷走神經(或其混合支)、面神經、舌咽神經,均在耳郭有直接分佈。因此,刺激耳穴可通過中樞神經,對人的思想、言語、意識、運動產生調節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人體的6條陽經全部會絡於耳。近代關於耳與經絡的研究證明,刺激耳穴可引起全身十四經的變化。耳可以通過十四經的內屬臟腑、建立起耳 與十二臟腑的辯證關係;耳還可通過十四經的外絡肢節,建立起耳與四肢百骸、五官七竅、皮毛肌肉的統一聯繫。

因此,我們通過激活微血管的辦法,給耳穴以過量刺激,通過耳郭神經、經絡、微循環的協同作用,通過由近心端的耳穴刺激所產生和振幅傳遞,和向遠心端大腦傳輸地程中的能量不斷加大,使與其相同的腦細胞組織的微血管開放。隨著外周血管阻力的減少、腦血流量的增加、微血管自律運動的重新活躍,經絡的疏通,在中樞神經的統一協調下,使那些因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頻於死士狀態的腦組織細胞,因受到加速度式的血流灌注而後更生,從而對促進腦細胞代能力的建立而產生有益作用,使患者的智能得以提高。

耳穴壓豆發明人李家琪教授,在治療弱智兒方面有獨特的方法,和成熟的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