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賣3億的那幅,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形式,千百年來先賢不知留下了多少動人的書法佳作。我國的書法藝術,不僅對我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還對周邊諸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現在的韓國、日本、朝鮮、越南,甚至於新加坡都受中國書法的影響。由此可見,書法的魅力何等的強大。

為了讓大家領略中國書法的魅力,小編特意整理了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讓大家看看中國書法的實力。每一幅書法作品的背後都有曲折動人的故事,尤其是賣3億的那幅,馬未都曾指出那是5元買來的贗品。這可不是小編在惡意的傳播謠言,這5元買來的贗品一說,背後又是怎麼一個說法呢?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第1幅:黃庭堅《砥柱銘》成交價4.37億元

黃庭堅在中國文化長河中的地位那是相當的尊崇,他貴為“蘇門四學士”之首,詩詞書畫樣樣皆能。這幅書法作品,為其代表作。但是書畫界中,對於《砥柱銘》的真偽那是褒貶不一。這個糾紛一直到被拍賣的時候,還一直存在。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黃庭堅《砥柱銘》

甚至於在專家認定是贗品的情況下,依舊還有人認為是真跡。最後,還是黃庭堅的後人黃君出面鑑定,最終認定是真跡。這認定了真跡之後,可是了不得,愣是賣了4.37億元,創下了中國書法作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

第2幅:王羲之《平安帖》成交價3.08億元

接下來的這一幅書法作品,雖說是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可是卻是一幅贗品。按照馬未都的說法,這幅書法作品當年是5元買來的。至於說為何是贗品,馬未都指出隋唐之前的書法作品,由於紙張的保存年限,加之戰亂頻仍,可以說都沒了。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王羲之《平安帖》

換言之,王羲之的這幅《平安帖》是贗品,也就是說是後人臨摹的。但就是這麼一幅5元買來的贗品,馬未都提起來都會說劉益謙3億買了一幅贗品。這一說法,還是比較有權威性的,畢竟人家是從收藏專業角度考慮的。不管贗品與否,但凡沾上王羲之的名號,成交價只高不低,賣3.08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馬未都

第3幅:宋徽宗《臨唐懷素聖母帖》成交價1.28億元

宋徽宗這是一個十分具有悲劇色彩的皇帝,如果不當皇帝,可能就是宋代一個非常有才情的王爺。奈何命運弄人,他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個皇帝。他的書法那是一絕,尤其以“瘦金體”獨步古今,相當的漂亮。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宋徽宗《臨唐懷素聖母帖》

宋徽宗的書法作品《臨唐懷素聖母帖》成交價1.28億元,在當年的書畫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個價錢,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說,實確實是值這個價位啊!

第4幅:曾鞏《局事帖》成交價2.07億元

曾鞏的名號就不用多說了,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書法一絕,在兩宋三百年間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曾鞏人們可能知道他散文寫得好,其實人家的書法不吭不聲中愣是賣出了2.07的成交價。

「愙齋書法」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馬未都:5元買來的贗品

曾鞏《局事帖》

這成交價2.07億的《局事帖》究竟有多少字?僅僅124個字,換算下來什麼概念大家心裡應該知道,一個字整整750萬元。中國書法就值這個價,老祖宗的藝術你是不得不佩服啊!

上述4幅成交價超1億的書法作品,讓人們領略了中國書法的魅力。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賣3億的那幅,連馬未都都指出那是5元買來的贗品,可是依舊賣出3.08億的天價。對此,諸位看官有何金玉之言?

古董,古玩,藝術品拍賣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只有懂行的才明白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