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歲半的孩子到底該不該送幼兒園?現在很多幼師都不讓自己孩子上幼兒園,是正確的嗎?

世人萬千妳在難遇我


寶爸寶媽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那麼到底小孩有沒有必要上幼兒園呢?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必須要上,寶貝們會在校園活動中學習能自己的擴張思維和思考能力。

集體的活動可以促進孩子身體正常的發育以及機能的協調發展,在園裡可以教導寶貝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而所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奠定良好的終身發展基礎。


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寶寶是不用上幼兒園。

“幼兒園太貴了,還不如自己帶”

“我孩子送去幼兒園,成天玩,啥也沒學到”

在大人的眼中孩子在園裡就是被集體生活圈養,關在牢籠裡,認為這不利於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自己帶出去旅遊,不僅玩好了還鍛鍊了人際交流能力。

這部分家長認為現在幼兒教師師資力量水平不齊,園裡的安全問題、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還有幼兒健康問題等一系列家長所擔心的。


蝸牛小編作為一個從事多年幼兒的工作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想要分享給大家。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幼兒園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幼兒園教育是孩子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適應社會的關鍵一步。

第一、孩子社會化的需要

社會化就是孩子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必經過程,在學齡前和其他孩子以及成人的互動為孩子的社會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認知的發展

沒有一個家長可以自信的說自己是全才,能夠帶著孩子在所有認知領域得到發展。

所以,幼兒園提供的豐富的環境相比原家庭來說提供的內容更多樣,更有趣,更適合孩子認知的發展。


到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聲音反對送孩子上幼兒園

焦點集中在幼教老師專業性問題,幼兒園管理問題,幼兒安全、食品安全、衛生等一系列問題與擔心。

是的,幼兒教育機構魚龍混雜、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每當蝸牛老師看到有關孩子受到傷害的相關新聞的時候也是無比痛心。


寶爸寶媽們又該如何為孩子挑選幼兒園


1、重點了解學校的資質,師資力量、師生比例是如何的?

不少幼兒園因為寶寶多所以通常是兩個老師帶二十幾個孩子,這樣不能對寶寶進行很好的瞭解,所以寶寶會對幼兒園產生牴觸,不想上幼兒園。


蝸牛老師支招:師資力量永遠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在擇校時可以多關注師生比例、師資團隊組成、是否穩定等;師資比例的不同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發展。如果學校老師佔比較多,可以讓每個孩子得到了解再可以針對孩子量身定製教學計劃。



2、幼兒園是不是開展了豐富的課外活動?

一些幼兒園沒有有豐富的課外活動,對於寶寶的教育就是一些課本上的知識,但是寶寶的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們渴望去發現校園外面的世界。


蝸牛老師支招:選擇幼兒園要看看幼兒園是否重視孩子的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幼兒園要經常開設豐富的課外活動,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孩子的潛能,保持孩子的童心;寶貝在玩中學習,學到的東西更深刻。



3、幼兒園有沒有把安全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幼兒在園安全有沒有保障?

幼兒園不把安全當回事,園裡沒有安全保護,也沒有教授寶寶安全知識,寶貝的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


蝸牛老師支招:選擇幼兒園一定要看保安的配置、園區進出入制度、孩子接送安排制度、環境位置等;園區安全問題在細節上要做好。



4、幼兒食堂是不是適合幼兒發育成長需求?

每看到幼兒園把變質食品發給孩子時,家長就心痛不已,有些幼兒園根本不關心寶寶的身心健康。


蝸牛老師支招:幼兒園在食物控制方面一定要保證安全和細心

在提供給孩子食物的地方,一定是乾淨衛生的;食品一定是新鮮的,每天對孩子的用品,如毛巾、茶杯等消毒。


5、在園能不能滿足幼兒社會性交往的需要

幼兒期則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園培養幼兒社交能力,不僅僅是幼兒智力、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也為他們今後的生存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蝸牛老師支招:混齡編班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集合在一起,大娃幫小娃,小娃學大娃;互相學習、促進成長、展示能力,擴大了孩子社交接觸面積。

很多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初衷,是因為沒人帶孩子,送園是不得已,認為只要有人幫忙照顧孩子就行。


幼兒教育除了對孩子的關愛,還是一門科學和專業的學科

不少父母因為專業性不夠而錯過引導幼兒教育的最佳時期並且容易用錯方式,幼兒教育包括了四個時期新生兒期(0~1個月)、嬰兒期(2~12個月)、幼兒期(1~3歲)、學前期(3~6歲)。

不同的時期,孩子的身體、智力、心理發展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科學的幼兒託管就是遵循每個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給予孩子最恰當的引導和推動。

在嬰兒時期(2~12個月)是幼兒大肌肉活動能力階段

嬰兒通過爬、翻、滾、抓、旋轉、坐等大肌肉的活動,來接觸世界、瞭解世界,開始對外部世界形成穩固的表象。


幼兒期(1~3歲)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

這個時期是孩子語言和心理啟蒙的黃金時期,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這些都是幼兒時期常見的表現,沒有及時的進行教育引導,會養成不好的性格和習慣,但是有部分家長不知道如何教導?



所以,可以選擇在這個年齡段進入幼兒託管,這不光解決了寶寶的教導問題,還有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學會自己主動進行大小便、講究規則、懂禮貌講規矩。

所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俗語並非是空穴來風的;孩子是否及時接受了專業且優質的早期幼兒託管教育,確實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學前期(3~6歲)開始動作學習

寶寶的感覺動作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兒童智慧發展的基礎。當寶寶會坐、會走後,他們開始在動作的基礎上形成感覺,並通過動作與感覺的配合形成較為複雜的身體運動。


寶寶的每個時期都需要進行良好的引導,正是由於是一個需要很專業的事情,所有專業的托幼機構才能更好的做好這件事。所以,在今天父母都忙著掙錢而精力很少的今天,與其把孩子給父母和保姆“亂帶”;還不如交給專業的托幼機構,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