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人把家產給了兒子,養老時卻要求兒女一樣,做女兒的你能接受嗎?

周言華


我沒有得過老人的財產,我都是靠我自己拼搏來的,但是我也同樣的為我的父母養老送終,我覺得這就是做人應該做的,做兒女應該盡的孝心,因為她養了我小,那我就要養她的老,這應該就是天理循環吧!


九九退休生活


父母對你有養育之恩,到老了需要人照顧了,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需要盡到的義務是同等的。為什麼一說到盡義務,就先想到享受到的權利不一樣呢?

舉一個我家的例子,在80年代,我父親是一名工人,我母親是一名農民,當時流行農轉非的時候,我們娘倆沒轉,所以我的戶口一直跟著我母親。然後我們在村裡有一塊宅基地,這麼多年,我們在母親的村莊居住。

我姥娘(外婆)家離我家只有50米遠。我姥娘在我初中的時候就患上腦血栓了,這一病就是25年,期間,我媽作為家中的女兒,一天兩頓飯都要送到。當然我兩個舅舅也照顧的不錯。當去年我姥娘去世的時候,我媽痛不欲生,就說自己這輩子沒法在當女兒給她盡孝了,從今天開始她沒有父母了!

我想說的是,家中老人就是你的人生財富,他給你了生命,給你了見識,難道非要有家產你才孝順嗎?

如果你老了,沒有家產給你的子女,難道你希望他把你們趕到大街上嗎?

子欲養而親不待!


人生的奔波


能不能接受,要看自己的心態。我爸爸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我哥哥。我和妹妹都沒有意見,老人的財產,應該由老人自己決定,他們已給了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要去決定他們自己的財產,只要父母健康,長壽。就是我們的福份!



Donna快樂


我是做女兒的。雖然心裡也接受老人把家產給兒子,讓女兒養老這事,但心裡難免有些不舒服,覺得父母只愛哥哥,不愛我們三姊妹。

我母親去世早,只有父親一人在。父親病,我因為有工作,出錢最多,服侍,也是姐姐居多,但功勞都是哥哥的。

說起來,都是哥哥孝順,只因為他同意把父親送醫院。

如果只是養父親,倒也罷了。

父親住我家,吃我的,用我的,操心的是他孫子沒錢還房貸。有膽買房子,怎麼可能沒錢?哥哥,侄子,媳婦,一家子掙錢,錢到哪裡去了?侄子一個月七八千,哥也五六千。

父親就盼著我給他還房貸,所以,雖然我拒絕了,但我心裡很有些不舒服。

女兒真的在父母眼力是外人


晴雪曉園池邊梅


兩個概念,我理解家產是老人的,怎麼分是他們的事。贍養老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給不給你房產你都應盡義務,上行下效!這樣做既是給你自己積陰德,也是給你子女做榜樣!我就是做女兒的,父母將房產給了哥和妹,如今父母九十多歲了,需要照顧,哥幾乎不管,妹不會照顧人,重擔就落我一人身上,也曾想過分不到家產何苦呢?但做不到,不忍心,良心過不去!儘管現在受點累,但心裡踏實,所以就一直這麼幹著了!樓下一個鄰居則不同,他家倆兒子,房產給了大兒子,沒得到房產的小兒子耿耿於懷,斷絕關係不說,更別提贍養老人了!乾脆跟父母及哥哥都不來往了!這事我肯定做不到!我堅信人這一生該吃的苦和該享的福是一定的,都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所以為人處事不要太斤斤計較,偷奸耍滑,總有一天會遭報應的,天道酬勤!多做善事多做好事,老天都會幫你的!


木瓜牪33


你好 我是蒲蒲。

1、老人把家產都給我兒子,養老時要兒女一樣?我接受不了的(我是女性哈)。

2、做父母的不能“一碗水端平”,那反過來你讓子女怎麼平衡。本來贍養父母都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從法律層面上看不管兒子還是女兒一樣必須盡責。這點我是完全贊同的,這本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如果父母一開始就沒有給女兒相同的待遇,那憑什麼要求相同的撫養權。

3、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偏遠的山區還是非常的“重男輕女”,還有沿海一帶(其實是很多的省份)也比較重男輕女。我以前的老闆是福建那邊的,感覺就比較明顯,特別注重這一塊。一個娛樂節目中一個男嘉賓(廣東的)要求妻子生到兒子為止。我父母海南那邊打工,也是說那邊生到兒子為止。當然這些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應了一個很現實的情況,女兒在家的地位在某些時候比較微妙。

4、《都挺好》的電視劇中,明玉的媽媽從小對兒子和女兒的扶養差異給明玉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陰影。現實生活中不是沒有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女兒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個別的就喜歡女兒了也慢慢多起來了。可是老一輩的以前重男輕女,家產都給兒子,現在老了就要求兒女一樣贍養父母了,公平嗎?

5、當然如果父母一定這樣要求,當女的也只有照辦,可是心裡那口氣就只有憋著。還有如果父母這樣要求,想過女兒也有一家人了。那女兒的公婆、丈夫有沒有意見?畢竟家產是全部給兒子的。那女兒在家裡是不是就不好過?

6、如果做父母的一開始就堅持“養兒防老”,那到老的時候也要堅持“養兒防老”。我老家在農村,我是獨生子女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我肯定給父母養老。比如我奶奶,兩兒一女。女兒出嫁多年,老家的房子是兩個兒子的,不管值不值錢都是給了兒子的,那養老肯定是兩個兒子的事情。女兒可以給我奶奶奶衣服、吃的、零花錢等等這些都是她自願,想買就賣,買多買少看她個人意願,其他人不要有任何意見。因為那就是她的心意。這個在農村也是一個普片公認的事。如果這個時候提出讓女兒來養父母在農村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蒲公英的種子等待發芽


談談個人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

首先來講 不論是老人還是兒女 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關鍵是站在哪個角度來看待,作為女兒 我的真實想法是尊重父母的決定,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 成家立業 已經盡到了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前期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一樣的 沒有父母的精心呵護哪有子女的健康成長,長大成人後的我們 不應該受外界因素來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理解,而是應該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來決定一切,既然父母做了這樣的決定一定有他的道理,作為女兒的我們只要做到問心無愧 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即可。




緣來是你10927


關於老人把家產都給兒子,養老時卻要兒女同等付出的觀點,個人覺得如下;

在很多陳舊、封建思想得到解放的今天,我們依然還有很多、有很大一部分人重男輕女!

其實,這個世界除了男性就是女性,做到完全平等,似乎是一個漫長而幽遠的路程?

但法律的層面卻又不涵蓋情感的方向

在情與法中間,我們是多麼希望能調和得融洽至極!

很多父母,打心眼裡覺得,財產是兒子的,對於做女兒的,我相信,大多數不會計較這些,她們只會想到,生養我們的父母,我們得贍養,那是責任!是義務!哥哥或者弟弟也是自己最親的人,更希望他能一帆風順!

作為女兒,不會過多去計較父母的這些決定!但,肯定有少數女兒會去較真這份見證親情的物質!其實,他們很多不是想要父母多少財產,而是想通過這些東西去肯定父母對你的認可!當然也有為財產而四分五裂的!

如果是我,我不會計較,我只希望父母安康,給誰,認不認可我這個當女兒的,都無所謂,因為,我就是她們的女兒,是他們帶我來到這個世界,生養著我的他們,又是多麼不容易才把我們養大成人,我們沒有資格去跟父母討要財產和情感,唯有我們該考慮:如何去回饋這份至親至愛的真情!

當我們能自食其力了以後,能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我想要的生活,而且還要與他們分享,就算他們有家產萬貫,沒有和諧的家庭關係,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積極的生活態度,錢財豈不屬於身外之物?

法律規定,老人有權利處置自己的財產,作為兒女無權干涉,但,唯有親情可容商量!


靜香馳


我不是女兒身,我的父母也不重男輕女,所以我無法假設我若是女兒我會怎麼想。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如若我父母將全部家產給了我,我會責無旁貸地將父母的贍養義務全部承擔下來,我不會讓其他兄弟姐妹操心父母的養老問題!

從法律上講,女兒和兒子一樣都有贍養父母的法律義務。但從民俗上看,尤其是農村地區,一些人仍舊有著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觀念,重男輕女。在這樣的父母意識裡,出嫁的女兒是外人,女兒的繼承權都被父母取消了,父母的所有或大部分財產都由兒子繼承。既然如此,這種父母在取消女兒繼承權的時候,心裡就應有不指望女兒贍養的心理準備,總不能有好處時女兒屬外人,贍養伺候父母時女兒又變回自己人了吧!

那些把好處都給了兒子,卻又希望女兒同兒子一樣贍養自己,這樣的父母怎麼可能得到女兒的尊重呢??說得好聽點,這種父母屬偏心!說的難聽點,這種父母不僅偏心還缺德!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作為女兒還是要贍養父母的!但作為父母,要麼一碗水端平不重男輕女,要麼重男輕女不指望女兒!那種好處沒女兒的份,出力時有女兒的份,這樣做真的很缺德!偏心可以,但不要缺德!重男輕女可以,但不要指望女兒!

最後我還想強調的是,那些由重男輕女中獲益的兒子,當你得到父母給予的最大好處時,當你的父母偏心地將大部分或全部所有給予你時,你就理應站出來,肩負起大部分或全部的贍養義務!你怎麼好意思繼承了父母的一切,卻又讓父母去要求你的姐妹來同你一樣承擔義務,你這屬陷父母不義……那些重男輕女,但最後又不得不指望女兒的父母,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兒子最後靠不住呀!


死就死唄誰人不死


老人把財產都給了兒子,養老時讓兒女一樣,做兒女的你能接受嗎?

1、老人的財產他愛給誰就給誰,我們沒必要去爭

2、兒子和女兒都是一樣的,都是父母從小養大的,都要盡贍養義務

3、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幹嘛去爭的面紅耳赤呢

4、親情大過一切,為了錢親情不存在,有些不值

5、中國的傳統美德你聽說過嗎,你在做孩子在看,會效仿你的所作所為

所以說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