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泉腔”是什麼。本文中認為的

“泉腔”指的是舊泉州府轄地所屬各地的具有泉州府閩南語特徵的口音。泉腔的範圍包括了今天的泉州市,以及廈門和臺灣部分地區,在一些遙遠的飛地也存在著。需要強調的是,泉腔不等於泉州話。另外,泉腔還可以分出府城腔海口腔兩種不同的口音。

泉腔一些大體的特徵如下:

  • 日母是/l/
  • 魚韻府城腔是/ɯ/,海口腔是/i/
  • 果攝一等合口、蟹攝一等合口和三等合口、止攝三等開口部分字,府城腔是/ə/,海口腔是/e/
  • 蟹攝二等開口和四等開口是/ue/
  • 府城腔精組止攝三等開口文讀是/ɯ/
  • 山攝合口、宕攝合口、臻攝合口白讀是/ŋ/
  • 梗攝三等開口白讀是/ĩ/
  • 山攝二等和四等開口白讀是/ũĩ/
  • 有陽上調
  • 去聲合併

2

陸豐閩語泉腔成分存在分析

在大致瞭解泉腔的特徵之後,本文例舉了若干字的讀音,通過一個對比來了解泉腔閩南語和海陸豐話的異同。具體如下表: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點擊查看大圖

通過表格可知,海陸豐三個點的音系面貌與泉腔諸點相差甚大,譬如泉腔裡常見的/ə/ /ɯ/ /əm/ /əʔ/ /əŋ/等韻母,海陸豐都沒有。相比之下,海陸豐話的面貌更接近漳腔和潮腔。

在聲調方面,泉腔也與海陸豐閩語有差異。以泉州府城為例,聲調為7個,其中去聲合併,不分陰陽去,只有在前字變調的時候才可以區分兩者。具體調值的對比,請看下錶: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點擊查看大圖

由上表可以看出,海陸豐閩語的三個點可以分為兩種調值類型——陸豐(東海)調值屬於漳調,接近漳州各縣市和廈門;海豐和汕尾調值屬於八調,接近潮汕主流。泉腔諸點還有個特點,就是陽入是升調,而在海陸豐,符合這一特徵的只有陸豐的大安,但大安的陽入調值應該是直接由漳南原鄉帶進來的,表中的漳南三個縣的陽入均為升調。海陸豐其它地方的陽入調大部分是高降調。海豐和汕尾的調值,應是早期粵東閩語的底子,這種特徵遍佈潮汕和海陸豐,而潮陽等地的調值則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鏈移,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我們對這些大體特徵進行總結,符合特徵的地點標記為+,不符合特徵的地點標記為-,見下表: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點擊查看大圖

從上表可知,泉腔的幾個常見特徵,在海陸豐的三個點中只有一個是對比重合的——就是山、宕、臻攝合口白讀是/ŋ/,除此之外,其它特徵均不重合。而這個唯一重合的特徵,也常常被某些人當做是海陸豐話中“泉腔”的成分。筆者否認這是泉腔成分,理由是在潮汕諸點中,也出現了此特徵,這一特徵可能在早期粵東閩語中就已經出現了,其中部分也可能是直接來源於潮州府移民。相較之下,海陸豐話與泉腔重合特徵實在是太少,反倒與潮腔和漳腔諸地有著更多的共同特徵,且漳潮二者的特徵與泉腔也有著差距。

3

泉腔訴求的出現原因分析

談到此處,有必要講一下為什麼會有人提出“海陸豐話有泉腔”的觀點。他們多數情況下不是通過客觀的、理性的、系統的分析手段來總結的,實際上大部分是根據碎片化的線索來整理並且武斷的,在這裡面還帶有許多主觀的成分。

何種主觀的成分?自然是對泉腔的好感,這種好感的來源也無外乎兩種——對族譜可信度的毋庸置疑;對“鄰居”的排斥。

在海陸豐地區,很多人的族譜祖地可以追溯到泉州,因此很多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對泉州有了好感,並據此推斷海陸豐話是有泉腔成分的;由於歷史原因,對“鄰居”潮汕地區的排斥,也進一步推動了部分人對閩南地區的靠攏。在這兩大因素的加成之下,泉腔成分自然成為了這部分人心中的訴求。

這種訴求在信息交流效率發達的今天愈演愈烈,因此你在網上涉及海陸豐語言的話題裡,經常能看到這類問題的討論。筆者曾看到一個說法是“汕尾城區一帶的口音是泉腔”,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首先,泉腔的幾個基本特徵已經在上文有提到, 汕尾城區口音與泉腔特徵重合的只有山、宕、臻攝合口白讀是/ŋ/這一點,而很多人也是單單看到了這點;其次,城區和紅海灣開發區的口音要比海豐更接近潮汕口音,如遮浪和田墘的蟹攝二四等是/oi/,而不是泉腔的/ue/;最後,汕尾城區的聲調系統也更接近潮汕而不是泉州,泉腔的去聲合併式的“假八調”模式在汕尾城區並沒有體現。

至於族譜問題,談到這個是非常容易引戰的,因為大家都相信自己的族譜記載百分百無誤,甚至連“泉州府莆田縣”這種有明顯錯誤的記載都可以無視,筆者認為這種無果的討論可以擱置了。退一萬步來講,假設真的有泉州府移民進入海陸豐地區世居,為何泉腔無以在海陸豐閩語中體現?一個說服力不大的理由是:泉腔被其它口音同化了。但無論如何,目前的局面就是,

我們難以找到足以支撐泉腔存在的證據,過度的臆測和碎片化推理對海陸豐閩語的研究恐怕弊大於利。

4

當下泉腔在其它地區的狀況

談及泉腔,除泉州本土之外,廈門和臺灣算是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地區了。廈門的泉腔情況,在上文表格中已有體現。在臺灣,泉腔與漳腔交錯融合的情況一直在持續,如彰化縣鹿港鎮泉腔閩南語,在臺灣閩南語中仍有很大比重的泉腔成分,比較有特色。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臺灣的鹿港、三峽、新竹的“螺”字仍讀泉腔的/lə/|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在臺灣優勢腔中,蟹攝二四等的讀音也深受泉腔的影響。以“雞”字為例,在優勢腔中有兩種讀音,一種是偏漳的/ke/,另一種是偏泉的/kue/。除此之外,果攝一等合口、蟹攝一三等合口、止攝三等開口部分字,在臺灣優勢腔中也有這種情況,比如“火”有/hue/和/he/兩讀,後者與泉州海口腔一致。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火雞”讀音在臺灣各地的異同|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雞”字有/ke/和/kue/兩讀|萌典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火”字有/hue/和/he/兩讀|萌典

科普|海陸豐話真的有“泉腔”嗎?

“皮”字有/pʰue/ 和/pʰe/兩讀|萌典

話說回來,有趣的是,海陸豐閩語雖然沒有泉腔的成分,但是在一些戲曲音系裡面是有“泉腔”的——在陸豐碣石東埔,有一種來自福建的竹馬戲,其唸白用的就是“泉腔”。當然我們不能就據此說陸豐有泉腔,因為這是戲曲音系,不是現實中使用的音系,是不能作為日常生活使用的。

5

結論

通過前面所述,我們分析可知,泉腔的許多基本特徵,在海陸豐話中幾乎沒有體現,海陸豐話反而更接近漳腔和潮腔。唯一與泉腔契合的特徵是山、宕、臻攝合口白讀為/ŋ/,這個特徵應該是早期粵東閩語的遺存而非泉州傳入。另一方面,泉腔在許多地方仍有強勢影響的果攝一等合口、蟹攝一三等合口、部分止攝三等開口讀/e/,以及蟹攝二四等讀/ue/的現象在海陸豐話中也沒有體現。據此,本文得出結論——海陸豐話中沒有泉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