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元明清玉器上的魑紋如何斷代?

南倡北道757


螭紋,是中國古代玉器中最重要的紋飾之一。從目前考古發掘資料看,玉器上的螭紋始見於春秋晚期,發展於戰國,盛行於漢代,宋元明清歷代亦頗為常見。

自元代始,玉雕上的螭紋進入了發展的興盛期。元代螭紋出現頻繁,主要見於玉璧、帶扣、帶鉤、劍飾、爐頂、玉佩等物之上。元代螭紋額頭高而寬,在中央部位出現“王、土、二”等紋樣;其眼、眉、鼻、口等都集中於整個面部前端,約佔面部三分之一;雙耳作內捲雲狀,較寬大。



螭紋大多呈爬行狀,長髮過肩,形成肩高頸低,給人縮頸聳肩的感覺。前腿均上舉,後腿一曲一伸。四肢關節處理成圓角度,彎勢柔軟,並加飾勾雲紋。腳爪的特點是前掌寬,接近小腿關節處變窄。身上以陰線刻劃脊柱,並以脊柱為界,再刻出單線或雙線表示肋骨。尾也作捲雲狀,分兩股,左右分開,尾極長,長度超過以前各個時期。



明代玉器上的螭紋大多裝飾於帶鉤、耳杯、玉璧、玉佩之上。臉形較元代短,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勾出,整個眼、鼻、口約佔面部的二分之一。眼形有圓圈眼、三角眼、橄欖形眼、蝦米眼等,以蝦米眼為多。角部情況分兩類,一種為細短形,另一種無角,只有束髮,發形上衝為多,飄浮狀。

此期螭紋一般較為圖案化,立體感較差,不夠活潑生動,有爬行、飛騰、盤旋狀等諸多造型,變化多端。軀體除傳統的圓形外,還出現在螭身兩側斜磨而的新形式,形成直稜線,表示脊柱挺健。在小腿到腳掌部位出現陰刻細茸毛,後腿一般挺直,四肢關節多呈方形。長尾分叉內卷,一長一短,也有單尾。




清代玉器上的螭紋,有的是仿戰國或兩漢玉器上的螭紋,有的則為綜合各代螭紋特徵拼湊而作,還有一些裝飾性的圖案螭紋。清代螭紋常用陽線處理,雕塑感較強。其頭部較大,下唇有須,身軀光素,尾部分叉很多,叉端捲曲,兩條後腿似乎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呆滯欠生動活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