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樣提示家長每天讓幼兒聽故事?

雒建妮


我看到你真是一位愛學習且用心的家長。聽到很多媽媽找我諮詢說寶寶不愛看書怎麼辦,您直接問怎樣提示家長,這個問題真是太正確了。寶寶能不能愛上看書聽故事,跟家長的習慣有直接關係。

我兒子在13個月的時候,我們開始每天規律的讀繪本講睡前故事,我自己大概堅持了不到兩個周,寶寶就形成了習慣,每晚都會自己去選書拿給我讀,我就從主導者的角色轉變成了輔助引導者。所以寶寶的閱讀習慣是很容易養成的,我們做了很多故事會,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寶寶。

怎麼讓大人堅持下去呢?

第一,剛開始的時候確實需要一點提示,比如可以把小書架放到床旁邊,用牛聽聽這種的早教機定時播放,加入一個一起閱讀打卡的社群等等,都很有幫助!

第二,長期堅持需要繼續瞭解寶寶的興趣愛好,讀書習慣。比如有的時候,寶寶喜歡反覆閱讀一本書,即使他都已經可以背出來了。有的時候,寶寶喜歡同一類書,我兒子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揭秘系列》看了一本又一本,後來又喜歡《神奇校車》系列,再後來又喜歡《卡梅拉系列》等等。作為父母,既要不厭其煩,又要適時提供新的資源,幫助寶寶拓展閱讀面,多瞭解不同的繪本風格。

聽故事長大的寶寶不一定是學霸,但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我至今都記得我小時候,媽媽在床頭給我讀書的場景!


碩寶媽育兒悅讀


這也是我目前面臨的問題,前段時間有堅持給孩子每天講一個小故事,三四天背一首古詩。

可是現在忙起來已經有好幾天沒有給孩子講故事了,每天為了生活奔波,一下班就想癱在床上,就把這事給忘了。



  • 養成習慣。從今天晚上開始(白天沒有時間),睡覺之前要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慢慢養成孩子睡前聽故事的習慣。

  • 選擇有趣的故事。我孩子比較喜歡搞笑、結局大反轉的故事,比如:《阿文的小毯子》、《我的幸運一天》、《胡蘿蔔種子》這樣的故事。

  • 有恆心和耐心。給寶貝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可以聲情並茂一些,也可以穿插著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孩子答對了及時表揚,答錯了耐心解答。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做別人的媽媽,一起加油!

如花阿姨


關於給孩子放什麼類型的故事,我覺得應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給小朋友做不同的引導。

1、3歲以下:建議聽歡快的兒歌,童謠為主,鍛鍊小朋友的語感,貝瓦,親寶啊有很多這樣的兒歌童謠。

2、3-6歲:建議聽一些短小的睡前故事,故事情節不要太複雜,最好能控制在3到5分鐘以內,因為太長了小朋友會沒有耐心聽完,也可以做一些國學、古詩詞的啟蒙,比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等。

3、6歲以上,這時候開始上小學了,小朋友也有了一些獨立的思維能力,可以放一些科普故事類的音頻節目,可以聽一些少兒西遊記,少兒中國歷史,中外名著故事等情節比較複雜一些的故事,在喜馬拉雅等音頻網站上都能找到。

關於如何提示家長每天讓孩子聽故事

可以訂閱一些節目或關注一些講故事的公眾號,每天都會收到提醒,也就能提醒家長帶小朋友收聽節目啦。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買一個智能音箱,小米,小度等都有,放故事簡直不要太方便啦。


小耳朵聽大世界


朋友,你好,我是玲玲姐姐,也是一名幼兒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給孩子講故事是每個家長都會做的事情。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家長都很難堅持給孩子講故事,要是一個故事講很多遍,孩子不厭其煩,家長枯燥無味。
但如果家長能知道聽故事對孩子的好處,也許家長們就不用提示,也不會輕易放棄給孩子講故事啦。
聽故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1增加孩子詞彙量;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品,語言,發音能力等等。
2能開發孩子的大腦;使孩子富有豐富的想象力,讓孩子能發洩自己的喜怒哀樂。
3能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有些父母白天很忙,就得更應該利用晚上時間,給孩子講故事,不是簡單的敷衍,而是溫柔的講訴中,和孩子親密互動,將父母的愛傳遞給孩子。
聽完孩子聽故事對孩子有那麼多好處,我想作為一位家長,不用提示你也會抽出時間每天讓幼兒聽故事的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也希望您關注玲姐,樂意幫你解決更多的育兒問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7489d61ab54424793fab3522855b31f\

玲玲姐姐


第一,要對孩子進行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許多家長在生活中,已經開始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例如:給孩子講故事、聽故事碟片。但這些僅僅是初步的培養,因為孩子從喜歡聽到自主地學需要一個過渡。這個過渡,就像孩子蹣跚學步時邁出的第一步,看似順理成章,而又何其艱難,這時就需要我們家長的引導與幫助。可以找一些孩子非常喜歡的內容,引導孩子表述或模仿。可以是動畫片中的角色對話,也可以是孩子喜歡的玩具、遊戲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您培養孩子的教具。

第二,相信並鼓勵孩子。

孩子不願意或不善於在公眾場合講話,絕大部分原因是不夠自信。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長與老師共同給予地,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孩子雖小卻具有巨大的學習與發展的潛力,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做到相信孩子。“你可以。”“你行。”“只要你用心做,這件事對你而言是很簡單的。這樣的話語,會使孩子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

第三,制定短期內階梯式目標。

這一點是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成功與否的關鍵。到了這個階段,一定要送孩子去學習專業的語言課程,讓孩子在音色、語感、表情、儀態等方面得到提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中國式家長真實的寫照。期望與要求是正常的,也是鞭策孩子進步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與能力,去制定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臺階式目標。如要求過高,孩子達不到,屢遭失敗,易產生“我不行”的消極情緒。那麼,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自信,也會無影無蹤。例如:初學語言的孩子學習故事時,所有的孩子都能把角色的對話、表情、動作,演繹的淋漓盡致,而故事中敘述的部分卻表現過於平淡。雖然這是一個極平凡、極普通的例子,但是它卻真實地體現出初學孩子的敏感點,也就是興趣所在。

第四,重視語言表達能力教育中發散性思維的拓展。

從目前狀況看來,許多家長和老師過於重視內容與技巧的傳授。雖然,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成功人士或各個行業優秀的高端人才,都有其獨特的思維角度和非凡的創造能力;但是,如何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進行思維拓展,猶如霧裡看花。

更多育兒內容,關注‘智寶邦’


智寶邦


當我非常專注地按照書上句子念時,總是故事沒講完,女兒已經逃離現場,只留下自尊心受傷的我。

唉,怎樣才能讓女兒喜歡聽我講故事呢?

相信這位好爸爸很努力講故事了,但事實上他是把念故事和講故事混淆了,講故事可是有學問的。做父母后,有樣本領是必須的,那就是給你的寶貝講故事。孩子的第一個偶像如果是你,也許就因為你會講故事。

觀點一、先會念故事再學講故事

我說的念故事,就是父母逐字逐句給孩子唸書上的故事。比如我自認不善表演、講故事水平不夠好,但我態度很好,能先從不需技巧的念讀方式開始,為孩子講故事。當然,由於唸的方式較呆板,所以常常不能讓兒子滿意。不過,我也不是呆念,我選來唸讀的故事,一定是語句流暢的,否則不僅孩子聽得不耐煩,也無形中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所以我會選些經典的故事來唸。念段時間後,我就升級成講故事了,我能夠除了表達故事內容外,還邊講邊進行角色模仿和表演,這我可是用了心的,平時我看動畫片就比較留意各類角色的聲音、情緒。現在,兒子最愛聽我講故事,說我是講故事高手。

觀點二、不同年齡段用不同方式講

我女兒語言能力發展特別好,這和我從小給她講故事有關。我講故事不是抓過一本書就讀,而是根據她不同的成長階段,採用不同方式講。比如女兒還是嬰兒時,我沒有覺得她還很小,什麼都聽不懂。這時,我常給她講很短的、句子重複的小故事,培養她對語言韻律的喜愛,我想,這是個紮根的過程。例如我會抱著她開飛機,邊開邊講大飛機,上藍天,呼地一下不見了等,女兒至今還記得。等女兒開始說話時,我從不用兒語,如小狗狗吃飯飯、拿杯杯等,講故事也一樣,我總是先會把她摟在懷裡,邊講邊讓她看圖,她很容易理解且接受。我想,我們給孩子講故事時,只要有充分的耐心與愛,儘可能地多講多和孩子交流,成為講故事高手並不難。現在女兒大了,我給她訂閱故事畫報,每天睡前給他講故事,還和她比賽講故事,不僅要讓她吸收,還要讓她消化,鍛鍊她語言和表達能力,也讓她享受媽媽的愛。

觀點三、選擇最好的時間講故事

以前我總認為臨睡前是最常規的講故事時間,因此,常被這種約定俗成束縛住,比如我恰恰在那個時候疲憊不堪,這時給孩子講故事就有種上刑的感覺,弄得孩子也不滿。所以,我的經驗是選擇最適合自己家的開講時間,可能在早餐後,也可能在晚飯前,只要自己和孩子感到放鬆和愉快的任何時候就好。另外,給孩子講故事不妨聽從孩子的指揮,因為父母又不是廣播電臺,所以講什麼、講多長、講幾遍不該是父母說了算,也得聽聽孩子的想法。比如,我常請孩子選書,哪怕那個故事他已經連續聽了3天。而且,我從來都允許他在我講述的時候打斷我,提問題或發表評論。還有,在他表示累了或不想聽了的時候,我會依照他的意願中止講述。因為我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聽故事時獲得快樂。

觀點四、起好頭和創造不同的結局

現在可是講究個性的年代,象從前今天,我給你講個關於的故事不能吸引我兒子了。我只好開始研究新鮮有創意的開頭,吸引他注意力,比如我會用提問式開頭、猜謎式開頭、一首詼諧兒歌也是講故事的好開始;和開頭相對,一些老掉牙的結局,孩子也不會滿意的,如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妖怪終於被打敗了我的經驗是,要想成為講故事高手,故事書只是個基礎,父母要和孩子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比如我就將小矮人描述成中國式的、日本式的、太空式的,情節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我甚至還為女兒創造了個屬於她個人色彩的白雪公主,7個小矮人分別擁有不同的顏色。於是,故事的情節、結局也就變成了好多種,女兒百聽不厭。

觀點五、戲劇化一些,孩子很喜歡

我認為講故事的方法比故事本身更重要,因此,給孩子講故事時,父母有時候要把尊嚴和個人形象拋到腦後。比如我就想方設法給故事裡的每個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時,單憑聲音和語氣實在沒法區別,我就會捏著鼻孔、把食指塞進嘴裡來產生特技效果,我想講故事的關鍵是把快樂傳達給孩子。因此,我想和廣大父母朋友共勉:放下長輩的身份,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夥伴,講到開心處,和孩子一起盡情地笑;講到緊張的地方,也要握緊拳頭,怵怵發抖,這樣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鳴,孩子一定也更愛聽你講故事。

觀點六、不要忽略講故事時的提問

我的經驗是,給孩子講故事要從容,不要像趕火車那樣著急,目不斜視、照本宣科。我一般會在需要的時候停下來,可沿著故事的情節線索,問孩子一些有趣的問題來強化故事的效果,比如我會問兒子:你可以看出大灰狼化裝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麼不一樣嗎?青蛙自己想不想變成王子

你猜農夫會再向金魚要什麼禮物等,引導孩子感受和理解。提問很重要,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同時也使他聽故事時特別專心。但是,給孩子講故事並不是在上課,如果問題無趣又讓孩子無從回答,比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就很不妥。我會將提問當作遊戲,當兒子回答不出時,我還會提出輔助性引導,以拓展他的思路。

結語:童年時光,父母講故事是每個家庭的固定節目,故事時間也會成為童年回憶的重要內容。在此,我們也給您些小提示,讓您的故事時間更完美。2歲前,孩子更喜歡豔麗的顏色、可愛的插圖,他們會陶醉於父母講述故事的聲音,以及坐躺在媽媽懷裡的那種溫暖感覺。2歲後,孩子開始關注故事的本身,他們留心故事的主要脈絡,並能記住故事裡的每個角色,他們甚至能夠提煉出某個場景發生的主要情節,這時,孩子已經在通過故事認識整個世界了。


金梅123


每天聽故事,不管是家長還是寶貝,都挺難做到的,我建議這樣培養小孩和家長的閱讀習慣。

1.由短到長,先從格林童話,寓言故事等短篇幅的故事開始,讓小孩慢慢喜歡聽故事,培養小孩的閱讀習慣,同時又不會佔用家長太多的時間。

2、小孩子喜歡上聽故事之後,再從多圖繪本故事入手,文字少,圖片多,與小孩多互動,漸漸寶寶就會自己慢慢學會解讀繪本故事了。

3、家長要有耐心,恆心。一方面要擠出時間陪寶寶講故事,不要長時間以工作忙等理由不講故事,或者不陪小孩子閱讀繪本,這樣,小孩子就會慢慢又失去了對故事的興趣了。

我是樂媽,關注我。



樂媽育兒故事


如果父母沒有睡前讀書的習慣,那開始可以定一個鬧鈴,提醒自己到給寶寶講故事時間了。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提醒你,爸爸媽媽講故事吧!





青蔥時光


很高興來回答您這個問題,1.大部分家長白天都要上班,晚上下班。那麼在什麼時間可以陪伴孩子閱讀呢?在晚上給孩子洗澡後,睡覺前,媽媽或者爸爸給孩子講一些學習生活技能和提高情緒情商的幼兒故事書。2.現在有很多給孩子講故事的app,可以讓孩子聽一小時,防止聽太久,對耳朵不好。3.這個還需要家長養成愛閱讀的習慣,自然孩子也會愛上學習,包括聽故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254bd67998a4ac8bb7f3b4afca8d317\


王小二的生存法則


第一,你先把孩子本身一些調皮的生活場景拍下來,讓他自己看,然後你再把裡面的內容換一個名字,按故事的形式一段一段的講下來。這樣他自己願意聽還津津有味!你還沒有講到可笑的地方,他就開始笑了。因為他看了這個自己的視頻,有一點印象。你再給他講的時候,你調動了他的思維,跟著一起走。這樣。你既調動了他的思維,還加強了他以後看視頻講故事的能力。一舉兩得。你的故事也源源不斷,他會經常纏著你講故事。
第二,孩子自己喜歡看什麼電視劇,你給他講裡面的內容,就這樣不用你去提示,他每天要你講故事,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耐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7198bcb76674d9b96ce84584e3585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