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窮養兒子富養閨女這麼傳統的思想現在還適用嗎?

美羊羊遇到大灰狼


對於窮養兒富養女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在我個人的理解中,窮養兒富養女,不是簡單地從字面上來看。這裡麵包涵了好多內涵。

1.窮養兒

不是說不讓兒子知道家裡有多少錢?或者說不能給兒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而是要培養兒子作為男子漢的擔當和責任。男孩從小應該要經得起吃苦耐勞,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難不恐懼不退縮,迎難而上,堅持不懈;與人為善、與人互敬,善人者,人善之,敬人者,人敬之。

如果因為家庭條件而無限制地滿足孩子,只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懂感恩,不懂付出的吸血伯爵。

2.富養女

富養女不是光給孩子買漂亮的裙子,配名牌的包包,穿上昂貴的鞋子…這是膚淺地理解富的含義,也是暴發戶的做法吧!真正高貴典雅的家庭富養女是培養她飽讀詩書,增加涵養;培養高貴的氣質,增加豐富的閱歷;因為書香自來氣,因為見多識便廣、因為獨立、因為主見、因為智慧,她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追求什麼。等她長大後,才不易被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培養女兒一個好的性格,沉穩大氣,心懷感激!高貴但不高傲,自信但不自滿,溫柔但不溫順,自尊但不自大!類似的品質很多很多,每個父母根據自家情況準確培養!


桃姐說pikomonkey1


窮養也好,富養也好,不如有教養。

窮人家也養出過不孝子孫,富人家也養出過紈絝子弟。

單純的窮養,單純的富養,都沒有實際意義。

窮養和富養,也沒有一個標準和界限。你說你窮養,別人比你更窮。你說你富養,周圍比你富的多了。

養孩子,我們想培養的,養的是思想,養的是品德,養的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健康,是身體的健康,是思想的健康。

我大舅,他家裡窮,他一直窮養兒子,可最後兒子偷人家東西,住監獄了。

在網上看過一則報道,說一個女兒已經大學生了,毆打她做清潔工的母親,只因要買一個蘋果手機。

她母親雖不富,但都是給努力最好的。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的欲求,越來越大。做媽媽的,隨著年齡增長,能力越來越差,就導致女兒沒錢買手機,拿媽來出氣。

你家裡窮,沒要必要逼自己富養孩子。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她,咱家不窮,但也不是富家,你要的,爸爸媽媽有能力給你的,是不會讓你受委屈的,但有些東西,父母給不了你。

她從小就不會像有的孩子那樣,在超市見啥要啥,不給就哭鬧,甚至撒潑。她是想買一個玩具,就買一個,從不多要。

到現在她初中學生,我衝動想亂買東西的時候,她還提醒我,“你真的缺這東西嗎?”

“還是買那個價錢雖高點的吧,但它質量好,以後麻煩少,用的時間長。”

再一個,不管家窮家富的,真誠地陪伴Ta,真誠地愛Ta。小時候陪Ta讀書,給Ta講故事,大了,做Ta的心理輔導師,再Ta有困難時,給Ta幫助。鼓勵Ta,愛護Ta。

一個有充足愛的家庭,不管窮養,還是富養,孩子都不會差。

養孩子,沒有必要,男怎麼養,女怎麼養。好好養,做好自己,給孩子一個努力上進的榜樣,就行了。

在美德薰陶的家庭中,在有文化氛圍滋養的家庭中,在一個相親相愛的家庭中……總的說,在一個正能量的家庭中,孩子決不差。

附一個小朋友的畫,願大家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想有一隻鵝


如果有人覺得"窮養兒,富養女"這種教育方式現在不適用了,那麼他(她)是不知道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認為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

其實,窮養兒子,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兒,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就是培養孩子自信、自立和智慧。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無論窮養,還是富養,其內涵都在於教育。家長無論是對男孩還是女孩,都要培養孩子的自信、自立和智慧。

所以“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是永不過時的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


陽光好冷


『窮養兒子』『富養閨女』是培養孩子的不同方法和手段,其結果是一樣的,都是培養孩子自強、自立、自信、獨立的人格。

為什麼兒子要『窮養』?因為男人要娶妻生子,養家餬口,成家立業。在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菠菠巔巔是難免,『窮養』就是早給孩子一些磨練,當困難來臨,不被嚇倒,有擔當有責任。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講的就是早知道人生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只有『受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時代不同了,生活水平高上,物質繁榮豐富了,『窮養』不再是要孩子啃糠粑吃鹹菜,過憶苦思甜的生活,對今天的孩子來說,我們上一代的『貧窮』『沒飯吃』『餓肚子』,孩子是無法理解的,甚至我們自己也想不通,我們的父輩那麼努力,為什麼會沒飯吃呢?用『憶苦思甜』的辦法不是『窮養』,也行不通了。我們這代"吃包米啃紅薯"長大的,對餐餐吃上白米飯曾是一種奢望,可在現在孩子眼裡"吃包米”"啃紅薯"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法。但適當地進行艱苦創業努力奮鬥的教育是必要的,因為所有的富人比窮人更努力更辛苦。『窮養』也不是不給孩子錢花,而是要教他怎樣用錢,學會花錢,會花錢的人才會掙錢,現在是個用腦賺錢而不用力氣賺錢的時代。所以『窮養』的內涵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改變。

為什麼要『富養閨女』?因為閨女是要嫁到別人家做媳婦的。人人都希望娶回來的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大家閨秀。『富養』就是生活優越的生活環境中的孩子不會自卑、會自信、大方、不含小便宜、氣大度,具有大家閨秀的淑女風範。『富養』的過程快應提升自身修養,不拜金、不奢華、不浪費、心地善良。

『窮養』『富養』是相對的,因自身條件而定。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別丟了樸素,在暫時困難的條件下別忘了自強自信自立。



HX教師


窮養兒子富養閨女這麼傳統的思想現在還適用嗎?

不適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思想不僅不適用了,而且很可能應該完全倒過來才對。

傳統思想之所以認為要窮養兒子,那是因為以前商品經濟不發達,農業為主的農耕時代,那是需要靠體力來養家餬口的,所以男子能吃苦耐勞就顯得非常重要。所謂的窮養兒子,就是讓他從小就養成靠出賣體力來謀生的習慣。時代不一樣了,靠出賣體力謀生的只能永遠在底層。商業社會,選擇要重要過努力,選擇靠頭腦,頭腦依靠知識和眼界,知識和眼界一定是富養才會得到的。送他去更好更貴的學校,讓他去和富人打交道, 相信我,富養才能開闊他的眼界激發他的創造力。

而且窮養男孩還會導致一個可怕的後果,他從小就習慣買最普通的衣服,從小就習慣不去得到那些最好的東西,這會讓他從小就習慣底層窮苦的生活,長大後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這樣的生活,讓他散失去追求更好生活的動力,這無疑是可怕的。

商品經濟時代,女人不再只是在家相夫教子,一樣出去工作了,但帶孩子和做家務的事也少不了,所以現在的女人相對來說比以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體力,因此現在的女人需要更能吃苦耐勞,所以從小嬌生慣養長大後是很難適應社會的。閨女不能富養了,讓她從小適當的吃點苦為好。





laojiang2324


這說明,養了兒子是窮嗎?富養閨女,賣女兒唄。這種歷來是,錯誤的想法。生女兒,從前,屋沿低三尺的,父母親,從小養大,嫁給夫家,沒有什麼彩禮錢,幫夫家,生兒育女,建立家庭。生兒子,有子不會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這叫成家立業,傳種接代,子子孫孫,代代相傳。


用戶104466871077


很多人都不知道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認為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窮」養男孩的真正內涵也許,好多人認為「窮」養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銷,不要給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慣壞他,這樣的理解較為片面,和我們所說的「窮」養有一定的區別,我們認為「窮」養男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窮困」和「艱苦」的切身感受,對孩子意志、品質、性格、心態的磨礪、鍛鍊和培養給孩子帶來的價值。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男孩極易養成揮霍的習慣,貪圖享受,脆弱無能,不負責任,不知人間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學生聽說農村有孩子吃不飽飯,竟吃驚地問:「餓了為什麼不吃巧克力?」概括起來,「窮」養男孩我們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窮」養內涵一:讓男孩過點「苦日子」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孩子大量的金錢,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殺手。有人戲稱,孩子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購回享樂、好逸惡勞、攀比之心外,還買回了囚車和監牢。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家長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兒子長大,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後再給他也不遲。為了兒子的積極奮進,為了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為了兒子不飽暖思壞,還是讓他過點「窮日子」為好。「窮」養內涵二:讓男孩體驗挫折感溫室裡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志不堅強,......



一凡希


如果能正確理解“窮養兒子富養女”,我覺得這句話是適用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先了解這句話的傳統含義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句話,是民間近年開始流傳的“古訓”。有詩為證“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


這句話在傳統的概念裡講的是:

富養的女兒不貪小利,氣質非凡;生活的磨礪讓窮養的兒子意志更堅強。

富養的女孩,從小會被帶著出入各種場合,增加閱世能力,長大後,便不易被各種浮華和虛榮所迷惑。見識多,獨立,有主見,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

窮養男孩子以勵其志。以後要走上社會,承擔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


這句話的本質——幫孩子建立富足心態

任何事物都有本質,這句話也不例外。“富養女和窮養兒”都強調讓孩子多見世面,多長見識,多認知生活的不同,儘早明白生活可以有不同的樣子。

所以這句話的本質就是,從小的時候,就幫助孩子建立富足心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推崇的第一個習慣是:積極主動。它講的就是選擇的自主性。

“都是他逼我這麼做的。”

“你知道我媽那個人的,我必須聽她的。”

“我沒有辦法,我只能打他一頓”

當孩子們擁有了這些心態的時候,他就放棄了選擇的權利,喪失了選擇的能力。而一個有沒有選擇的能力,就習慣性的被生活所左右,而不能控制生活。


我們再舉一個擁有富足心態的例子:

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島田洋七,寫的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媽》。你們看過這本書嗎?特別好笑,島田洋七是什麼人?是一個戰爭時期長大的一個孩子,廣島原子彈扔下去了以後,他們家在廣島,廣島被炸,然後他被媽媽送到了這個佐賀,跟他的外婆住在一起。阿媽就是外婆的意思。然後這個外婆是一個沒有文化,但是活得特別愉快,特別幸福,特別豁達的一個人。島田洋七就跟著他從小一塊長大。


你知道這個外婆每天怎麼生活,她放一根木棍,放一根長長的木棍,攔在面前那條河上面,一條河,把一條木棍往那一搭攔在那,然後上游漂的各種垃圾他都收回來,有時候還能撿到一頭豬,這樣整個收回來。然後全家經常那個垃圾,然後賣錢、吃飯。他外婆每天走在路上,腰裡邊繫著一根鐵絲,鐵絲後邊綴著這麼大一塊磁鐵。你想多好笑,這老太太每天走在路上,背後拉著一個磁鐵在路上走,然後走一天回家,把那個磁鐵拿下來,上面就很多鐵釘拿去賣錢。就是這麼一個艱苦的環境之下,長大了這麼一個孩子。

他有一次考試,那時候日本都是五分制,考試考回來都是一分兩分,考了這麼很低的成績,拿回來說:“外婆,我考了,我只考了一分兩分。”

外婆說:“很了不起。”

然後這孩子說:“怎麼可能,只考了一分兩分,怎麼了不起?”

外婆說:“人生比的就是綜合力。”

他說:“什麼叫人生比的是綜合力?”

外婆說:“加在一起有五分就夠了。” 就所有的課加在一起有五分就夠了。

外婆很高興,然後這洋七就覺得外婆老嘲笑自己,但事實上你會發現外婆的心態是什麼心態?非常富足的心態,就她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成績不好,什麼了不起,加一塊有五分足夠了。

所以島田洋七後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沒有好好上學,因為他真的成績很差,然後到了長大以後跑到東京去打工,打工的時候發現這個打工也不好做,他就跑去說相聲,他就在日本學著說相聲,你猜他跟誰搭檔?他跟北野武搭檔。

北野武就是那個日本老演黑社會,《花火》那個電影,臉上都沒有表情的那個那個人。北野武實際上相當於日本的郭德綱。就他本身是說相聲的,但他演起電影來演的特別狠,演那種冷血殺手特別酷的一個人,北野武是大導演,大逃殺什麼的都是他(拍攝的),所以北野武后來當然很紅了,但島田洋七就相當於謙,跟北野武一塊搭檔,成為日本最有名的相聲演員,發財了。(島田洋七)後來做脫口秀,然後等他晚年竟然成了一個作家,寫了《佐賀的超級阿媽系列》,每一本書全球銷量過千萬。


擁有選擇的能力,是孩子成長階段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永遠有選擇的心態,這個心態就叫做富足心態。一個人是否擁有富足心態,才是能否獲得幸福的關鍵。

不管是讓女孩子站在生活的高點多閱讀,多長見識,還是讓男孩子從面對困難開始,從內心對話開始,都是讓孩子們擁有建立富足心態的訓練。擁有了富足心態,讓他們相信,遇到認識事情,他們都有很多選擇。擁有富足心態,就擁有無限選擇權,可以自由的選擇做法、選擇心態、選擇自己的人生。

最後,總結一下,“富養女窮養兒”不是一種物質層面的教育思維,而是內心層面的教育法門。培養擁有富足心態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未來的精彩人生。


希望天底下的父母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擁有讓自己浩翔於世界的富足心態。


小殳


無論男孩和女孩,窮養的是他們的獨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能力,富養的是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在這個社會中,無論男孩女孩,都需要完善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孩子們在父母的視線中終會漸行漸遠,我們終歸要放手讓孩子獨立於世間。孩子小的時候爭搶著幹家務活兒,對一切事物都有新奇的感覺,我們不妨小培養他們幹家務活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起點和契機。長大後他認為分擔父母的家務活往往是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無論上學過集體生活或者單獨去打拼世界,家長們都可以做甩手掌櫃,安然放手。董卿小的時候,打過各種各樣的工,體驗過各種各樣的生活,父母對她可謂是窮養。富養精神讓他們讀更多的書,走更遠的路,去見識外面更多姿多彩的世界。楊瀾小的時候,她舅舅經常帶她出入上海的各大高級層面的地方,讓她對更好的生活有展望,從而培養了她的內驅力。無論窮養富養,都是用愛做底色來養。




生活似錦


這個說法沒有過時,而賦予了更有時代意義的內涵:窮養兒子是說物質要簡樸和低調,富養女兒是說精神要富有和高貴。男兒要人窮志不窮!女兒要人富富靈魂 。男兒不可不有傲氣,女兒不可不有傲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