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現在農業應該怎麼去發展?

海洋的星433


農業也要組團發展

很多人實行土地流轉,僱傭農民,搞農業生產,搞農業發展產業化,但因為地是屬於你的,人卻是你僱來的,所以很多企業的問題就是——農民來你這不好好幹混日子,有時遇上素質低的還可能會搗亂。而這個時候國家的政策和福利也不會優先讓你享受。因為國家鼓勵的是可以帶動農民一起致富的企業,並不是你這樣的企業。

機遇1:農業合作社深受扶持。

國家未來會出臺更多政策,大力鼓勵農村合作社發展,包括稅收、補貼等方面均有受益。

機遇2:國家政策青睞於”企業+農戶”的模式。

作為農業企業來說,想要發展好農業性質的企業,必須懂得如何與農民打好交道,如何更有優勢地拿到政府扶持及補貼資金,以上兩點是重中之重,像這樣這樣可以做到“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無疑更有利。

熱點2

市場與政策相結合

對於剛進入農業的企業或是農業經營理念匱乏的企業來說,選擇什麼產業項目,至關重要,創業初步凡是都要進行考慮。不僅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水文,更重要的是市場供需,還要結合國家及地區的相關政策,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城市,種樹就要比種地的待遇好。未來農業產業盈利有如下機遇:

機遇1:市場決定生存。

未來農業發展並非盲目跟風,如果看到別人種蘋果賺錢,你也開始中蘋果,這就屬於陷入了傳統農業的經營沼澤。現代農業是要有自己特有的品類,或者形成獨特品牌的產品。例如小罐茶等具有自身品牌形象的產品。

機遇2:部分依靠政策扶持發展。

國家的政策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調節供需平衡的政策,一種是利於現代農業全面推進的政策。所以,一般從事農業發展的企業,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政策扶持和補貼資金。

熱點3

傳統農業也可以升級

在近兩年中,農業改革主要著手於兩大方面,一是對傳統農業進行升級,對一二三產業的合理融合,從而提升農業盈利能力;二是依靠互聯網+農業,催生的價值萬億的市場。

機遇1:發展休閒農業。

休閒農業從事的人非常的多,尤其是在大城市周邊的一些農村。但很多農民幹起來才發現,休閒農業賺錢很難。因為他們沒有抓住休閒農業的主要著力點,其實休閒農業的盈利點並不在休閒上,而在創意上。休閒農業其實也屬於旅遊的一種,試著想想假如您想去旅遊,最想去哪裡?當然是越有特色的越喜歡。所以盈利模式+創意設計才是休閒農業真正吸引人群的賺錢點。

機遇2:互聯網+農業

很多人把互聯網+農業與農產品+電商混為一談,互聯網+農業當然不是簡單的把產品通過網絡去賣,更多的是強調產品的個性化和獨特性。也就是說,誰的產品越獨特,越能脫穎而出。所以更多的投資需要在對產品進行形象的建設與宣傳上。


惠州小韋哥


1.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

我是安徽農墾集團公司安慶市皖河農場有限公司職工,職業農民。我們當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對農田水利進行興修改造,大型通江排灌站4座,二級提水灌溉站4座,田成方,渠相連,旱能灌,澇動排,有寬闊的機耕路,每個田塊大約60畝左右,也有道路連著機耕路,380V電纜架到田間地頭,農民可以用電泵抽水灌溉。現在,我們當地都是大面積承包經營,每戶至少100畝耕地,農民購買了旋耕機、直播機、農用運輸車、大型聯合收割機、噴霧機械等,種植上全程機械化。一對夫妻一年在田間勞作,不到100天,大部分時間賦閒在家。現在農田旱能灌,澇能排,機械能開到田間地裡了。

2.農業規模化、企業化、產業化。

我們當地土地是國有土地性質,承包經營必須向農場繳納600元/畝租金,每個職工有4畝“身份田”,不用繳納租金,現在,職工大部分把土地流轉給承包大戶(家庭農場)了,剩餘勞動力全部外出打工了。我們當地已經是農業規模化了,管理上企業化開始萌芽了,我們當地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農民種植的水稻、小麥、油料作物全部賣給當地深加工企業。農業規模化,還衍生出“服務外包”種植模式,從種植到收割銷售全部由農機合作社、植保服務隊,農機手來幹,農民成了“甩手大掌櫃”了,啥事都不用幹了。今年我們當地水稻是無人噴霧飛機打藥的,1000畝水稻田用了兩天時間,殺滅病蟲害效果比人工要好得多,農民說,水稻葉片正反兩面都能噴到藥液,藥液霧化比人工要高。

3.農業現代化、科學化。

我們當地農民現在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接受新生事物,明白科學道理,敢於投資,敢於嘗試,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比如花7萬元購買旋耕機,花幾十萬元購買收割機,在上一代農民眼裡是不可思議,想也不敢想的。當代農民就應該有夢想,有勇氣。現在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土地不會重新發包,更激發農民投資農業的積極性,今年我們當地水稻1900斤/畝,每戶農民全年純收入平均10萬元以上。我們當地農民種植是講究科學的,水稻種子年年更新,選擇高產優質品種種植,水稻施肥平衡施肥,水稻需要抽水灌溉決不會偷工減料、存在僥倖心理,堅持每天抽水。我們當地農民注重新技術、新設備的運用。水稻採取直播技術,省去育秧、栽插環節,水稻沒有緩苗期,有明顯增產效果。

我們當地農民不會怨天尤人,不會抱殘守缺,不會叫屈,不會固步自封。我們當地農民任勞任怨,淳樸善良,聰明豁達,樂觀向上,勤勞致富。在一起交流的是農業種植方面的經驗技術,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對農業發展充滿信心,充滿夢想。做為農民必須主動適應形勢發展,歷史的車輪只能滾滾向前,不可能原地踏步走的,農民只能主動改變自己,提高素質,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交流評論,發表自己觀點!


長江三農


以後農業發展的趨勢就是專業化,集中化,規模化,便於管理,便於銷售。


工廠普工


農業是人類飲食的源頭,應該大力提成有機種植糧食蔬菜瓜果,減少使用農藥,讓人們吃到放心得有機食物


戈壁田野


種植養殖結合


四川黃六姐


節能,高效,規模化,智能化發展


種桃強哥


還是看企業家幫農民搞養植


淺淺雨待明


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個體戶的農業發展也缺乏可持續發展性 生產量低 同時年輕人也不願種地 導致很多地降產 甚至荒廢 真要進行科學種植增產 可持續性發展 就得徵收農手中的散地 進行整合 然後科學種植 也可以充分的展示現代農業機械設備


勵志樂強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生產條件還沒全面機械,智能化,致使農業生產條件還很落後,很多年輕人不願種田,致使許多土地荒廢,尤其是我們西北地區,都是梯田地,都用不了機械,還是人工為主。條件十分艱苦,隨著人口增長,我們國家自己生產的糧食已經不夠吃了,很多要進口,所以,當前發展機械智能化農業是當務之急。


秦安小農人


現在的農村現狀

想必大家現在也看到了,農村現在發展的雖然很好,可是很少有年輕人留在農村,這些年輕人都在城市裡打工掙錢,因為他們認為打工愛在農村種地強。可是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很多的農村土地都荒廢了,而且現在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現在農村的農村留守兒童減少了,反而現在留守在家裡的變成的老年人,由於他們年邁體力不支不像以前可以在地裡勞動。因此現在很多的村莊都已經成了空心村,甚至現在有的村莊都在慢慢的消失,從而這些這些村莊就會面臨被資源整合。剛才我們講到的農村“資源整合”這在以後的農村一定是一種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現在主要是很多農村朋友在城市裡安了家,家裡的房屋有的都荒廢了,甚至有的房屋由於長期無人居住自然倒塌了。

再加上我們也說到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承包的趨勢,以後很有可能就是農場化發展種植

那麼根據這些趨勢農村未來會發展為農村社區化,所謂的社區化就是把一些村莊合併在一塊兒,也就是說會成為城市小區化,所有人都住在一棟樓裡,這就是農村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