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七星橋上作品)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梁山之上,若是沒有了副參謀長入雲龍公孫勝,便似少了如今的核武器,少了關健時的定海神針。更進一步言,若無公孫勝,便無有七星聚義,無有智取生辰綱,無有晁錯吳用等上梁山,亦無有林沖火併王倫,晁蓋為山寨之主。一個入雲龍,才是梁山真正的幕後有力推動者,做為梁山晁蓋時期初始的第三把手,“常委級別”人物,後來,卻和梁山漸行漸遠,直至成了賓客式人物,為什麼呢?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公孫勝)

首先是公孫勝為梁山第二代領導人晁蓋繫心腹大將,宋江未上梁山前,晁蓋為梁山集團軍司令,吳用為參謀長,公孫勝為副參謀長,林沖為集團軍委員兼主力師師長與先鋒大將。八百里水泊梁山,乃這四人天下。但宋江上梁山,直接當了副司令,打破原有秩序與平衡。公孫勝不是沒看法。

第二是宋江做為副司令,拉幫結派,弄權耍謀,架空大頭領晁蓋,擴大自己勢力。公孫勝不是不憂傷、不憂心。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宋江和晁蓋)

三是對晁蓋之能力低下,對宋江用心叵測,對吳用的背叛晁蓋暗投宋江,對宋江勢力的壯大在梁山,對集團軍正副司令可能潛在危機矛盾,憂心忡忡,卻是似無能為力,更多是不捲入是非漩渦。

第四是晁蓋逝後,對宋江明目張膽變更晁蓋路線有不滿,對其招安態度,至少持不同意見。

第五是由於性格與本事決定,不可能轉彎再去對宋江點頭哈腰,轉為心腹。對宋江本人,內心認同度不高。

副參謀長為何與梁山漸行漸遠

(吳用)

第六是對天下基本大勢,對朝廷之朝堂情況,似是有一個比較清醒認識。

第七是對宋江招安後梁山之結果,似有幾分準確認識預測。

第八是師父羅真人之教誨,而且本人志在得道而非官場。

大約是以上原因,使梁山先為三把後為四把手的副參謀長公孫勝,對梁山,對宋江,尤在晁蓋逝後,若即若離,漸漸疏遠,本是主人,卻成了賓客式人物。

(七星橋上2019.12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十洲說水滸》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