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病大蟲”“病尉遲”“病關索”綽號都帶一個“病”字?

《水滸傳》中有三位好漢,綽號裡都帶一個“病”字。他們分別是“病大蟲”薛勇,“病尉遲”孫立和“病關索”楊雄。按現代的解釋,“病”字並不是一個好字,誰也不願生病。可是,為何好漢們的綽號都帶一個“病”字呢?

為何“病大蟲”“病尉遲”“病關索”綽號都帶一個“病”字?


“病大蟲”薛勇是作為一個打把勢賣藝的出場的。當時他在揭陽鎮使槍榜賣膏藥,使了一回槍,又使一回拳,宋江喝彩道:“好槍棒拳腳!”薛勇拿起一個盤子,開口道:“小人遠方來的人,投貴地特來就事,雖無驚人的本事,全靠恩官作成,遠處誇稱,近方賣弄,如要筋重膏藥,當下取贖;如不用膏藥,可煩賜些銀兩銅錢齎發,休教空過了。”宋江給了他五兩銀子,別人不敢給。揭陽鎮坐地虎穆春不服,來打宋江,被薛勇從背後一手揪住頭巾,一手提住腰胯,在肋骨上一兜,就跌翻在地。薛勇對宋江自報家門,說是祖籍河南洛陽人氏,祖父是老中經略相公帳前軍官,因惡了同僚,不得升用,子孫靠使槍棒賣藥度日。如果不是誇張的寫法,宋江也是懂些槍棒的,他能誇讚薛勇武藝好,就肯定是武藝好,不然薛勇也不可能把穆春摔倒。薛勇後來被穆春帶人捉拿,要和宋江一起被清算。大鬧江州劫法場的時候,薛勇也參與了,成了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他曾經收裁縫侯健為徒,並將侯健引薦給宋江,然後潛入黃文炳家放火。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時候,薛勇排名第八十四位,星號為地幽星,擔任步軍將校。三敗高俅的時候,他一槍搠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的腿股,並與鄭天壽、李忠、曹正一同將其生擒。從一些列事件中可以看到,薛勇並不“病”,而是一隻生猛的大蟲。大蟲就是老虎的別稱,唐代為避諱太祖李虎的名諱,人們都稱老虎為大蟲。到了五代、兩宋,人們沿襲這一稱號,很多人都以“大蟲”為綽號,比如南楚名將李瓊,北宋名將姚內斌等,綽號都叫“大蟲”。那麼,薛勇的綽號也應該叫做“大蟲”,為何要在“大蟲”二字前面加上一個“病”字呢?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說薛永出身軍官子弟,一身武藝,卻因祖父的原因家道中落,以致流落江湖,無法建功立業,猶如猛虎生病,難以發威,因此綽號“病大蟲”;另一種解釋說,“病”字是使動用法,就是超過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病”是“並”的通假字,是可比作、相當於的意思。《廣韻》曾載:“並,比也;又比,並也,近也。”今江蘇東臺方言仍稱“比”為“病”。也就是說,“病大蟲”的意思是和“大蟲”一樣兇猛,或者比“大蟲”更厲害的意思。

為何“病大蟲”“病尉遲”“病關索”綽號都帶一個“病”字?


“病尉遲”孫立的故事早就在民間流傳,很多當時杭州的說書藝人都會說“石頭孫立”的故事,似乎孫立和押運花石綱有關係,所以在故事裡有一個“石頭”的稱號。到了《水滸傳》裡,孫立變成了“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落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姓孫,名立,綽號病尉遲,射得硬弓,騎得劣馬,使一管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海邊人見了,望風而降。有詩為證:鬍鬚黑霧飄,性格流星急。鞭槍最熟慣,弓箭常溫習。闊臉似妝金,雙睛如點漆。軍中顯姓名,病尉遲孫立。”孫立使一條虎眼鋼鞭,和唐朝的尉遲恭很相像,但他淡黃麵皮好像生了病,所以叫做“病尉遲”。從他率領眾人到登州劫獄的身手來看,他沒有絲毫病相,帶領眾人到祝家莊詐降,和梁山兵馬裡應外合,大破祝家莊,也不見絲毫病相。徵遼兵時,孫立擊殺遼軍主帥寇鎮遠,也不見絲毫病相。可見,“病尉遲”並非只是麵皮像是生病的,而是有“賽尉遲”的意思,就是說他的本事和尉遲恭相當,或者比尉遲恭還要厲害。

為何“病大蟲”“病尉遲”“病關索”綽號都帶一個“病”字?


“病關索”楊雄“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兩眉入鬢,鳳眼朝天,淡黃麵皮,細細有幾根髭髯。”“因為他一身好武藝,面貌微黃,以此人都稱他做病關索楊雄。”又是一個淡黃麵皮的好漢,似乎和“病尉遲”孫立一樣有淡黃麵皮,好像生病了一樣。可是薛勇卻沒有淡黃麵皮,而是使槍棒賣膏藥的。有人附會說,薛勇的“病”是要用膏藥給別人治病,顯然很牽強,不能解釋綽號中“病”字的來歷。楊雄的“病關索”綽號其實是說他厲害,“關索”的稱呼前提是“因為他一身好武藝”,而“關索”一詞的來源就是宋元時期相撲藝人的美稱。那些在“瓦子”裡表演相撲的民間藝人,經常要在一起比試放對,誰要是贏了或者是常勝將軍,誰就要誇耀本事,人們就要給他配上傳說中的英雄“關索”的名號。《武林舊事》卷六記載的“諸色伎藝人”名單中就有“張關索”、“嚴關索”、“小關索”、“賽關鎖”(男女各一名),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相撲中的佼佼者。《大宋宣和遺事》中記載的楊雄原型王雄綽號是“賽關鎖”,出自相撲藝人的稱號,到了《水滸傳》裡,楊雄的綽號就成了“病關索”。兩相對照,“病”就是“賽”的意思,是比得過、超過的意思。


為何“病大蟲”“病尉遲”“病關索”綽號都帶一個“病”字?


如此一來,事情變得明朗了許多。“病大蟲”薛勇就是比大蟲還厲害的好漢,“病尉遲”孫立就是比尉遲恭還厲害的好漢,“病關索”就是比摔跤英雄關索還厲害的好漢。從《水滸傳》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三位好漢確實武藝了得,雖然孫立和楊雄麵皮淡黃,但沒有顯出絲毫病相,而是生猛異常,英雄一世。有可能,施耐庵對宋代的“病”字意義缺乏瞭解,畢竟他是元末明初的作家,當時宋代的方言已經流傳了好長時間了,或許已經發生了畸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