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沒見過世面的女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沒見過世面的女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秀恩愛、曬娃、炫升職,朋友圈裡,誰都是人生贏家。

有的人是真的想記錄生活,有的人是為了炫耀生活,還有的人是為了刷存在感引起注意。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該不該剋制在朋友圈秀曬炫?姜思達說,朋友圈的這種行為很“low”。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看到朋友圈裡的一波波“狗糧”、新手媽媽的無限“炫娃”心生反感。可到了自己,有什麼想要發朋友圈“秀”的事情,還要糾結半天文案。擔心自己變成那個朋友圈裡“被反感”的人。

畢竟,在很多人心裡,只有沒見過世面的女孩,才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炫耀。

1、那群朋友圈被反感的人

“微信朋友圈中,有哪些行為或做法顯得特別low?”

知乎上這個問題有超過3萬人關注,64萬次瀏覽,將近7千條回答。聊起“最討厭朋友圈什麼樣的行為”,似乎都可以吐槽個三天三夜。

“沒見過世面的女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總有些人,彷彿在朋友圈裡安了家:

化了個妝,要在朋友圈發張自拍;沒有化妝,濾鏡、美顏、修圖一氣呵成,還要配上一段感性的文字;去看電影,朋友圈裡必須曬個票根;去圖書館,先拍一張書的封面,再拍一張內頁,最後加個定位;出去旅行,自拍、他拍、九宮格風景照連續不斷刷屏,還要配上定位和五星級酒店內景,頻率之高,讓人足不出戶就能走遍每一處角落,看遍所有風景;男朋友送了禮物,不僅要曬禮物,還要再曬一張手牽手、肩並肩合照,尺度大點的來一張接吻照。

別忽略“秀”的背後

蔡康永曾在演講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身邊的明星朋友,長得再美若天仙,也很少在朋友圈發自拍,反而是普通人,發的比較多。

怎麼解釋?

明星可以拍雜誌、電影、MV,行蹤也有媒體跟蹤報道。他們已經被充分關注,有“被展現”的安全感。

到了普通人這裡,這份關注、這份機會,就只剩朋友圈。

“沒見過世面的女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現代的人,太喜歡在人前藏起情緒:無論是悲傷的、還是快樂的。那些悲傷,可能在某次大哭、某次徹夜長談中被消化掉。

那些快樂呢,其實也需要一個出口。

考研黨曬出自己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是在自習室埋頭苦幹了大半年的結果;雙11剁手黨們買的大牌護膚品的“都市麗人”,在公司加班熬過了無數個通宵。你沒辦法否認,這份結果對發朋友圈的人的意義。

“沒見過世面的女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