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安家》|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戏码,总能戳痛你?

近日,《安家》里面,房似锦的妈妈潘贵雨的出现,再次引起了网友热议,甚至大家投票选出了“最令人讨厌的奇葩父母”,樊胜美的母亲刘美兰、苏明玉母亲赵美兰不出意外地光荣上榜。

《安家》|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戏码,总能戳痛你?


为什么有关原生家庭的伤痛,总是能戳中很多网友的神经?

1、房似锦的故事:

家里排行老四,父母重男轻女,上有三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是家里人的受气包。刚出生时,因为是女孩儿,差点被母亲扔到井里淹死,后来及时被爷爷救下来,一直由爷爷抚养。在父母姐妹、叔叔婶婶等全家人的反对下,爷爷一直支付其学费、书本费,供其读书。

成年后,母亲理直气壮地频繁问房似锦要钱,以帮扶弟弟。房似锦感谢弟弟曾经的帮助,即便对母亲的行为感到愤怒、失望,甚至绝望,但每次都会把钱给她。对房似锦来说,血缘是切不断的,痛苦但却无奈。

2、苏明玉的故事:

家里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母亲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父亲妻管严。父母从结婚开始就没有什么感情,在母亲打算与父亲离婚之际,发现自己怀孕,于是打消了离婚的念头。但在苏明玉出生后,母亲将自己生活的所有不幸都归结在她身上。

成年后,与家庭断绝联系多年,后来觉得这始终是自己的父母,遂恢复联系。在得知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原因后,原谅了母亲。

3、樊胜美的故事:

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游手好闲,母亲重男轻女,父亲长期有病。母亲总是扮演受害者,以卖惨的方式要求樊胜美帮扶哥哥。

成年后,长期以来一直满足母亲的要求,帮哥哥买房子、养孩子。虽然能力不错,但一直期望嫁个有钱人,以改变自己的困境。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改变认知,努力工作,同时,卖掉了给哥哥买的房子,以定期给母亲生活费的方式,保持与原生家庭的联系。

《安家》|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戏码,总能戳痛你?

如果忽略“房似锦”们的身份,在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更喜欢某个孩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或者喜欢男孩儿,或者喜欢女孩儿,或者偏爱弱小的那个,或者更喜欢有能力的那个,或者更赞赏跟自己脾性相似的那个……

所谓的“重男轻女”,是在“父母更宠爱同胞竞争中获胜的一方”的本质上,增加了竞争双方的身份属性。这也是为什么,影视剧中每次出现“房似锦”式的原生家庭,都会精准地戳痛大家的神经,仿佛一瞬间,又变成了曾经那个弱小、无力、不被父母喜爱的自己。

不被父母喜爱的那个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不被父母喜爱的孩子,会坚定不移地相信——“我是不好的、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的”,并对父母有很深的愧疚感。

如果存在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养育者,给了他们充足的爱,比如房似锦的爷爷,这种认知会被修正,愧疚感也会转变为对父母的愤怒,并在内心深处不断控诉:“为什么你们不像爱其他孩子一样爱我?”。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人,这个孩子会带着愧疚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怀疑、寻找原因。同时,即便怀抱着对父母各种复杂的情感,但潜意识中永远都希望被接纳

因为,面对父母,年龄再大、心智再成熟的人,都会变回那个“不受宠的、无力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的割裂是会引起巨大焦虑的事,可能会导致“死亡”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苏明玉在离家多年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家的原因。逃离很不容易,面对更需要勇气

《安家》|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戏码,总能戳痛你?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如果竞争的同胞之间是异性,大部分孩子把它归结为性别角色,就是“重男轻女”,而否认自己不可爱认知,减轻对父母的愧疚;如果竞争的同胞之间是同性,兄弟或者姐妹,这时候孩子会将失宠的原因归为内因,即“我是不可爱的、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

成年后,异性的同胞竞争的孩子,不受宠的那个往往更加优秀,做事风格通常会偏离自己固有的性别角色,比如女性会有男性化的风格,房似锦、苏明玉都是这样的。而同性的同胞竞争中,不受宠的那个孩子,在亲密关系里面,可能无法摆脱“被抛弃感”的梦魇,这是一种混合了愧疚感、委屈、愤怒等多种情绪的复杂情感,典型代表比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

《安家》|为什么“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戏码,总能戳痛你?


不被父母喜爱的孩子,一定要选择与原生家庭和解吗?

不管对原生家庭有多么深的愤怒、难过、失望,或者其他情感,每个不被父母喜爱的孩子,都渴望被他们接纳。

我们不得不承认:“你希望他们做什么的人,手中并没有做这件事情的工具”。就像樊胜美的妈妈、苏明玉的妈妈,以及房似锦的妈妈等等,她们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可能也曾这样被对待,受到的教育、习得的观念就是这样,这就是她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家务事就是需要女孩子来做,家人之间是不应该有边界的,有能力的就应该和父母一起去关心更弱小的、更需要帮助的……

她们没有力量爱自己,更别说爱那个和自己相似的孩子。她们其实一直在索取,向孩子索取,索取钱、物或吝啬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为了让孩子感同身受,体会到他们在曾经的原生家庭所产生的各种感受,并期望孩子依然爱他们。

你看,双方其实都在索取爱,他们内心深处都还是那个不被爱的、弱小的孩子。

所以,是否一定要和解呢?

那个不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如果你长大了,有人能持续地给你输入爱的力量,治愈曾经的创伤,当你有力量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试着跳出来,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你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然后做你的决定。

如果你还没有力量去面对,没有力量去给予别人更多,你用强迫自己去和解。带着问题前行,也是勇敢者的选择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曾经父母伤害了你,也不论你现在是否疗愈,他们确实欠你一句“对不起”,当这三个字真的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相信你的所有愤怒、所有委屈一下子就都会出来,然后获得理解他们的力量。

不过,父母是谁呢?是一群长着大人外表、习惯性口是心非扮演权威的孩子啊,我们还能期待更多吗?

就像房似锦的妈妈,即便意识到对女儿的愧疚,能想到的跟她联系的方式,就是不断要更多的钱,不给就闹,直到临死前才说出口那句“对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