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董卓無疑是演義中最令人痛恨的大奸臣,其實不光是看三國的人痛恨,三國中的人更加痛恨,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將其挫骨揚灰以圖痛快,可個個拿著朝廷的俸祿,心中恨的牙癢癢,卻沒人敢在董卓面前說三道四,從這一點來看,那些個王公大臣似乎還比不上市井的兒童。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董卓進京的時候,街邊有兒童在唱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據說這是預示著董卓死亡的童謠,第一句“千里草”合在一起正好是個“董”字,而第二句的開頭“十日卜”合在一起正好是個“卓”字,最後一句“不得生”不言而喻,整句話的意思加起來就是“董卓不得好死”啊!

兒童童謠還未唱完便被一旁的大人帶走,生怕董卓聽出什麼來,不過董卓能做到這種位置肯定不傻,身邊也不缺謀士,他肯定是知道這首童謠中的意思,自古王侯將相對這種有寓意不好的童謠都非常反感,董卓對此似不以為意,這與他的性格不無關係,從側面也能反映出他的狂妄了自信。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童謠事件只是董卓進京路上的一個小插曲,但卻是第一次預示著董卓死亡的事件,董卓進京後霍亂朝綱,完全將皇宮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在西涼兵馬的威脅下,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大臣其恨之入骨,其中恨他最深的除了皇帝之外,應該就是王允了。

身為漢朝臣子,王允確實有恨董卓的理由,不過他對恨表達的方式卻為人所不齒,王允獻貂蟬引起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效果很明顯,可董卓死後他又自己獨攬大權,皇帝敬重他,事事都聽他的,他卻聽不進別人的言論,一位設計殺了董卓自己的智謀就無人能比了,簡直可笑加荒謬,是他將漢天子從深淵中解脫,也是他將漢天子推向了更深的深淵。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在王允“設計”的途中,據說還出現過這麼一個小插曲,一名多事的道士曾經在市井中寫下“呂”字,預示殺董卓的就是呂布,沒人知道這個多事的道士是誰,但是三國人才輩出,能看出端倪的定然不在少數。

董卓在皇宮中被殺,而他的西涼兵馬每次在他出行時都說夾到而立,陣仗一直排到皇宮之中,在這這種嚴密的保護措施之下,除了呂布還真沒人殺得了他。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在大禍臨頭之前,董卓的馬卻無緣無故的攤到在地上,這便是第三個預兆,當時董卓也認為這不是什麼祥照,本不想上朝,呂布卻在一旁說道:“有我在,怕什麼?”,董卓想想也是,便壯起了膽子。

王允等人見董卓來到皇宮,帶著一班人馬衝殺過來,董卓見此大驚,急忙喊道:“我兒奉先何在?”,呂布立馬策馬趕來,口中大吼道:“奉旨討賊!”,董卓應聲倒地。

董卓死前有三個預兆,可惜他只弄懂了一個

董卓臨死都沒有想到會死在呂布的手下,否則最後也不會喊出那麼一句諷刺味頗足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