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趙孟頫《道場詩帖》紙本行書,29.7×61.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道場山、何山均為趙氏家鄉湖州名山,峰巒秀鬱,水石森爽,彙集了眾多自然與人文景觀,自古便為吳興佳絕。歷代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很多詩篇,蘇軾作《遊道場山何山》詩便是最著名者。此帖為趙孟頫為其長兄孟頔之孫所書。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

下幽谷。我従山水窟中來,尚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愛此山看不足。陂湖行盡白漫漫,

青山忽作龍蛇盤。山高無風

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山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

瑤席。階前合抱香入雲,月

裡仙人親手植。出山回望翠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雲鬟,碧瓦朱欄縹緲間。白

水田頭問行路,小溪深處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是何山。高人讀書夜達旦,至

今山鶴鳴夜半。我今廢學不

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吾兄長之孫頗好學,性亦

馴謹,時時來從吾求書,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意甚嘉之。因其求寫此

篇,遂書與之。子昂。

元代|《道場詩帖》,這件墨跡清勁秀麗,古雅有致,可謂詩書合璧

關於作者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將趙孟頫引見於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讚賞其才貌,兩年後任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實錄》。鑑於元廷內部矛盾重重,趙孟頫便借病乞歸。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