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四川發佈復工復產外出就餐安全提示

  中國消費者報成都訊(記者

劉銘)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部分餐飲服務企業也順應市場需求開始對外營業。特殊時期廣大消費者不得已在外用餐時,除了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外,還應注意些什麼?還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呢?3月2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四川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向廣大消費者作如下八點安全提示:

  選擇安全衛生的餐飲單位。首先應看餐飲單位是否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等合法營業的證件,上崗人員是否有健康證。要儘量選擇衛生條件好、量化等級高、有防護措施的餐館就餐,可觀察餐館醒目位置是否有日常消毒記錄等關鍵信息。

  主動接受餐飲單位防控指導。進入餐飲單位應戴口罩,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顧客信息登記或其他溫馨提示等。避免與他人面對面就餐,保持安全距離。外出用餐時儘量選擇套餐,應儘量不與他人同坐或面對面就餐,用餐時應少說話,避免傳播飛沫。

  注意餐(飲)具的衛生安全。如不選擇套餐方式,對餐飲經營單位提供的餐飲用具,建議在使用前用開水燙煮後清水沖洗,最後可用飲用水潤洗一遍,潤洗後不要用紙巾擦拭筷尖、碗內等接觸食物部分。外出就餐人員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自帶餐(飲)具,並且最好專人專用。

  養成良好的就餐衛生習慣。用餐前儘量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充分清潔掌心、手背、手指、指間、虎口和手腕,也可準備消毒溼巾便捷清潔手部。用餐後應將自己使用的清潔垃圾及時清理,並按餐館規定處理。

  儘可能減少在外用餐時間。用餐時間要儘量減少,用餐結束後立即回工作單位或回家,切不可在餐館、路上等人多的地方長時間停留或四處閒逛消食。

  合理膳食以保證均衡營養。建議儘可能多吃果蔬,保證適量的肉、禽、魚、蛋、奶等優質蛋白質攝入;做到飲食葷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併,果蔬充足,此階段少吃生食、涼菜等高風險食品。

  拒絕食用未經檢疫的“野味”。拒絕食用“新奇”、“野味”等未經檢疫、來歷不明、不常食用或從未食用過的食物(動物產品)以及易過敏食物,不要採摘、購買、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來歷不明的食物。

  結賬儘量選用電子支付方式。用餐完畢後,為減少現金支付、人員接觸等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提倡刷卡支付、移動支付等結算方式。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同時提醒消費者,目前新冠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防控疫情風險須臾不可鬆懈。歡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監督,如發現涉及疫情防控,特別是違規開展群體性餐飲服務經營活動、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的行為,以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應立即撥打12315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