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他從警21年

先後在路面中隊、秩序科、違法處理中心、事故處理中隊等多個崗位工作

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

他都始終高標準要求自己

堅持用創新思想引領行動

大膽創新、開拓進取

他就是

▽▽▽

直屬大隊交通事故處理中隊中隊長 何驥義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參加工作以來,

他先後榮獲贛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勘查技能比武“交通事故現場勘查標兵”、

全省“公安交警系統執法標兵”等榮譽稱號,

並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何驥義的創新之路:

2000年,他主辦的重大事故逃逸案件偵破率達95%以上,在全市公安交警系統位列前首。

2002年,他探索總結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1234”工作方法,被全省公安交警系統推廣。

2009年,他率全市之先在交通違法處理窗口使用當事人圖像採集技術和設備,嚴格信息審查,完善信息採集,極大提高了冒名頂替處理違法行為的查處效率。

2018年,何驥義擔任事故處理中隊負責人,他積極轉變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採取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創新措施。


優化警力配置,成立視頻追逃組

為了解決逃逸事故處理慢、破案難的問題,何驥義創立視頻追逃組。追逃組不僅要負責破逃逸案件,還要每天安排一人在一樓接警室“一機雙屏”的監控查詢窗口負責給群眾查詢事故監控、調取路面中隊出警過程中遇到的有爭議的事故視頻,以及事故處理中隊當天所出事故現場的事故視頻。成立追逃組,細化了分工,明確了職責,加強了部門間的配合協作,有效指導路面中隊調處簡易事故,提高簡易事故處警效率,也提高了打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能力。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改革接警、派警模式

實行“處警追蹤”制度。群眾因道路交通事故報警後,接警室第一時間下達處警指令,通知事故發生管轄路面中隊或事故處理中隊民警立即出警。在第一次下達出警指令後,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範》中“白天五分鐘、夜間十分鐘”出警的要求,對出警的民警下達第二次出警指令,對出警情況進行追蹤,以確保指令的及時傳達和實施。在下達第二次出警指令後,及時通過電話將出警追蹤情況向報警群眾進行反饋,安撫事故當事人的焦慮情緒,杜絕接警環節引發的投訴。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創新出警時間考核辦法

重新創建“直屬大隊處警群”,要求所有出警的民警、輔警在接到接警室指令到達現場後第一時間使用“水印相機”APP對現場進行拍照並且發到微信群裡,以圖片水印時間確定各路面中隊出警時間,提高各路面中隊的出警效率。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加強事故處理方面的業務培訓

事故處理中隊於8月底對大隊全體民警、輔警進行了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撤的專題培訓,9月中旬對事故處理中隊全體、民警進行了新《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考試。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針對快速路通車,2018年10月,組織開展處理快速路交通事故安全防護演練。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通過全體民警、協警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切實提高事故處理的工作效率,不要產生因程序違法、事故責任認定不準造成的群眾投訴。

一路走來,

通過何驥義的點滴創新,

既方便了群眾,也推進了工作,

在創新這條路上,

何驥義將一直走下去!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作為新時代的公安交警,如果我們有好的靈感和創新點就應該去行動,不負好時光!”

——何驥義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五型”公安創新之星】他,是省市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