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個月開300張罰單,違規“套錢”成為“主角”,保險業卻在趨好?

從2020年的1月份開始,我國的很多行業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面臨著一定的經營壓力,但同時也有一些行業在這段時間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業績增長,包括線上教育、生鮮配送等等。除此以外,在平時不慍不火的保險業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根據水滴保險商城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每天購買保險的用戶數量是去年第四季度平均數的1.5倍,新單年化保費收入也突破了10億元。顯然,這段時間保險業的業績出現了很大的增長。而就在保險業引起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時候,那些保險公司在1月份之後被開出的各種罰單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2個月開300張罰單,違規“套錢”成為“主角”,保險業卻在趨好?

根據《中國銀行保險報》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監管部門在今年1月份一共發佈了250張罰單,罰款金額共計4783.6萬元,同比增長了304.2%。但是到了2月份,保險業被開出的罰單出現了很多程度的減少,要是加上1月份的罰單數量的話,前兩個月差不多開了300張罰單。

其中,監管部門在1月份對33家保險公司、45家中介機構進行了處罰。到了2月份,監管部門又對13家保險公司以及4家中介機構進行了處罰。而這些保險公司和中介機構被處罰的“原因”也是花樣百出,其中違規“套錢”最為普遍。

從各地監管部門發出的處罰決定書中,很明顯地就可以看出,財險公司成為了1月份被處罰地“主角”,而主要的違規事項就是“套錢”。像是黑龍江銀保監局給人保財險、天安財險、大地財險的十多個罰單中都有這樣一條違規事項:利用保險中介公司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編制並提供虛假報表資料。

2個月開300張罰單,違規“套錢”成為“主角”,保險業卻在趨好?

這種“套錢”的行為是很多財險公司為了得到更好的業績考量而容易犯的“錯誤”。經過相關部門的梳理,除了財險公司的“套錢”行為,壽險公司編制虛假資料欺騙投保人的行為同樣也很多,這也是一個需要重點監管的方面。還有就是貸款強制搭售保險產品等行為,這些都是投保人需要小心提防的。

2個月開300張罰單,違規“套錢”成為“主角”,保險業卻在趨好?

雖然前2個月保險業被開了300張罰單,但是很多人也注意到了,其中也有一個“利好”。

根據中國財富統計的數據來看,雖然1月份保險業的罰單力度大,但是到了2月份,除去監管部門向保險公估機構開出的18.1萬元的罰單和一些保險違規內容的罰單外,保險業被開出的罰單總金額為275萬元,去年同期為539萬,這一下子就是下降一半。

2個月開300張罰單,違規“套錢”成為“主角”,保險業卻在趨好?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雖然這兩個月保險業被開出來的罰單看起來很多,但是要和以前比起來的話,其實已經出現利好性減少了。最重要的是,隨著人們對保險需求的增加,監管部門對保險業的監管力度會不斷加大,那麼投保人的權益就更容易得到有效保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