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孫儷的片酬由網傳的8000萬,已降到1620萬,你怎麼看?

末流作家i


娛樂圈的高收入問題早已存在,並非今天才有的現象,並且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情緒,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這一現象的形成機制入手。

我認為導致這種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二點:第一,是價值觀扭曲。價值觀對人的一生有導向作用,當名聲,金錢和權力成了被社會普遍認可的唯一價值標準時,每個人都會去爭名奪利,相對於普通人,演員們可以藉助其先天優勢去獲得更多的名與利,而他們的示範作用又會引來眾多的追捧,這種追捧自然會得到商家的重視,所以他們的高收入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是文化修養和道德追求雙雙下降,演員們大多除了先天優勢之外,他們的文化修養和道德追求都很低,他們從來不知道,他們的錢來源於社會,因而他們大多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更不會去幫助弱勢群體,有些刻意的慈善也只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名利,另外,演員與其它職業一樣,同樣有職業道德,他們應該遵守傳遞價值和教化人心的道德規範。

鑑於以上兩點,降酬並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當務之急是要重建全社會的價值觀,找到培養德藝雙馨的藝人群體之方法和路徑,如何把文化和道德傳遞到全社會,提高所有人的文化修養和道德追求。


沉醉的文人


明星片酬由市場調節,不要干涉!它不像公務員工資由納稅人出錢!

演藝明星的高價片酬或出場費常遭詬病,那麼,他們的收入又該由誰來定呢?

2017年,世界收入最高的演藝明星都是美國人,女歌星碧昂絲狂賺了1.05億美元,男演員馬克·沃爾伯格有6800萬美元進賬,女演員艾瑪·斯通收入了2600萬美元。以上收入都是稅前毛收入,如果減去經紀人分成、個稅、律師等費用,能裝進個人腰包淨收入會大大縮水。

可能有人會問,美國大學教授的年薪才10萬來美元,演員的收入是大學教授的數百倍乃至上千倍,這公平嗎?這能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嗎?

我們要知道,在市場經濟社會,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但政府要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以確保勞動者獲得能過上尊嚴生活的最低報酬。當然,對於公務員來說,就要為他們制定最高工資標準了,防止他們自己給自己加薪讓工資超出市場平均工資。

我們舉個例子。假如社會上有兩個行業,造原子彈和賣雞蛋。如果造原子彈的人多了,賣雞蛋的人少了,造的原子彈賣不出去,而雞蛋則供不應求,此時賣雞蛋的工資就會上升,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賣雞蛋,滿足市場需求,而造原子彈的工資就會下降,逼迫一些造原子彈的改行,削減造原子彈的產能,這樣,原子彈和雞蛋重新達到供需平衡。反之亦然。這就是價格這隻“看不見的手”的魔力,它可以自動配置市場上的各種資源,讓供給與需求趨於平衡。

我們再回到演藝圈。演員,不是一般人都能幹的,要想成為一名演員首先要有天賦,或叫“天才”,經過後天努力才能走上舞臺或銀幕。

筆者一次看演出,去得早了,便在劇院附近的一個琴行轉悠。一個姓亢的女孩是鋼琴銷售顧問,儘管她在大學不是學的音樂專業,但她很有音樂天賦。聊熟了,我測試她的聽音能力,她揹著我閉上雙眼,我隨便彈一個琴鍵,她都能聽出我彈的是哪個鍵,甚至連大小和絃及和絃轉位都能聽得出來。

正因為演員需要天賦和艱苦的努力,儘管世界上有不少人做著演員夢,但能成名的鳳毛麟角。所以,演員屬於稀缺資源,演出方或製片方必須通過激烈的競價才能與如意的演藝巨星簽約。

演出方或製片方並不傻,之所以捨得給演員天價報酬,是因為他(她)的粉絲擁躉多,更能吸金,可以讓票房躥升。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巨星們的演出門票很高,可仍一票難求。所以,抱怨歌星一場演出就捲走一個億是不懂市場常識。歌星能捲走一個億,演出方卻能賺個盆滿鈈滿;請一個出場費1000元的演員,賣不出幾張票,演出方反而賠個精光。

再有,演藝明星的身價也和娛樂市場需求有關。人們不愛看相聲,愛看小品,小品演員自然比相聲演員身價高;人們不愛聽民歌,愛聽搖滾,搖滾歌星自然比民歌歌手的出場費高。

總之,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下,演員的收入高低是由市場決定的,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收入都是由市場上供需關係決定的,我們一定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美國也沒有因為演藝明星收入高導致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下降。


鐵塔-劉植榮


明星的收入機制,早就超出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範圍,明星收入方式變成了資本收入。孫儷的片酬由網傳的8000萬,降到1620萬,看似成倍在降價,但是跟普通民眾相比,她的收入依然是高在雲端。孫儷透露過在《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片酬,一集高達85萬元,整部戲76集下來,6000多萬就到手了。目前孫儷的片酬雖然大幅度下降了,但是她一集的收入相當於一個高級白領幾年的收入,這點還是讓人難以接受。

明星片酬高,是市場決定的,說白了是資本與百姓共同造就的。資本說白了是錢賺錢,明星高收入的主要原因在於影視市場的資本太多了,現在很多民間資金都投到影視市場。老百姓們喜歡看影視明星,喜歡追星,因此造就了明星們的身價水漲船高。粉絲越多的明星,收入越高,這跟明星的本事沒有多大關係。偶像派明星比實力派明星收入高,因為偶像派明星能帶動粉絲經濟。

明星收入虛高的問題,當然要遏制,一方面要政府主導,以限薪酬、提高稅率的方式將明星的收入壓下去。別一方面,要限止過多資本進入影視市場,將資本引向實體經濟,這是解決明星高收入的重點。最後,廣大民眾要改變“娛樂至上”的價值觀,樹立科技興國、實業興國的價值觀,百姓們都不關注明星了,那麼明星的收入自然下降了。娛樂節目、綜藝節目要少錄,少播放,廣告代言大規模使用科學家、專家,少使用明星。


大秦鐵鷹劍士


1620萬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演員幾個月就能掙這麼多還少嗎?

一個演員比一個上千人的工廠還要掙錢。

一個軍人為了保衛祖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的撫卹金是人民幣五百元。

我們一九八四年參加戰鬥的作戰補貼是五元錢。

一個科技工作默默的工作一個月拿多少錢!

抗疫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她)們拿多少錢?

奉勸那些把演戲明星奉上了天的追星族們:真正值得全國人民值得尊重的人應該是那些富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


相逢如夢遊


明星的高收入,已是備受詬病。

以前就頗多爭議,自從寶強婚案、冰冰稅案以來,又連續衝擊著這個話題。此次疫情,明星捐款,又推波助瀾,特別是李院士的感慨,等等因素又把明星的高收入推向了風口浪尖。

孫儷影視片的片酬由8000萬突降至1620萬,差距之大,令人咂舌,但即使降酬之後,仍是偏高。姑且不論消息的可信度,但應該是無風不起浪。

8000萬元人民幣,什麼概念?相當於一個大中型企業一年的純利潤。但這大中型些企業養活了多少人?而一個明星的8000萬收入養活了多少人?即使是1620萬元人民幣,也是一個相當規模的企業一年的純利潤。這些相當規模的企業帶動了上下游多少產業的發展?一個企業一年1620萬元的純利潤,所輻射帶動的產業鏈經濟效應,可能是幾十億。

實業救國,造福一方,而明星經濟,如天際流星。

雖然1620萬元仍是偏高,但相比8000萬元,畢竟還是有天差地別,還是值到慶幸。

但願不是陰陽合同,表裡不一。


開心之處即為家


最近隨著電視劇的《安家》的熱播,孫儷在熒屏上又火了起來。網傳的片酬由8000萬降到1620萬,也確實是真的。對於這事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今天我也對這事發表幾點看法。(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第一 片酬問題廣電總局都沒辦法解決,何況是我們一個普通觀眾呢。一個演員片酬的是劇組定的,是根據演員的演技和演員自身的流量定的。我們有些人沒事去討論這個明星片酬多,哪個明星片酬少。有什麼意義呢?導致他們片酬的還不是那些追捧著,一邊仇視人家片酬高,一邊抱著個手機逮著某個電視劇看著不歇。你去看看豆瓣上的高分榜,哪個不是追劇追出來的?


第二 就拿《安家》來說,這部電視劇53集1620萬的片酬。平均下來每集差不多30萬。這個價格對於像孫儷這樣的一線女星與以前的片酬相比算是少的了,但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年收入來說,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演員們在拼命努力工作,以追求高片酬,高收視率,這沒有錯。普通人也在拼命工作,但是卻追求不到高收入。這是什麼原因呢?大家都明白的。


第三 對於這次孫儷片酬的曝光,可能很多人的關注點是他們夫婦在疫情時的捐款事件。看著別的演員幾百萬,幾千萬的捐,他們夫婦拿著天價片酬卻只捐30萬而心中不滿。在我看來這完全沒有必要,對於捐贈這件事上,捐多捐少其實是一個心意。也沒有必要進行過多道德綁架。畢竟每個人的生活圈子不同嘛。


第四 通過演員片酬也反映出當前社會的問題。大眾過度崇拜當紅明星,盲目羨慕流量網紅,以至於娛樂影視行業佔據著過多的這會資源。大家都知道這個行業提升不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競爭力。一個國家的文化藝術,他只是人們生活中的調節劑,而不是必須品。


現在有很多網友呼籲要限制明星們的片酬,呼籲要加強娛樂行業的管控。我想問,這樣有用嗎?明星們的片酬會下降嗎?娛樂行業就會規範了嗎?不可能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如果不從自身做起,沒有一個好教育觀和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引導,那麼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孩子都會在一次次輿論中盲目跟進,步入歧途。到那個時候明星們的片酬可能不會降,反而還會再升上去,而且會更高。


逍遙子的影視空間


一千萬,那是個什麼數字?大家都覺得還可以嗎?同樣的辛苦、同樣的勞累,他們比誰辛苦💦???為什麼演員要這麼高的薪酬?他們做了什麼?都是在做本職工作啊,就是國家的院士一年又掙多少呢?給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一年又掙多少呢?我們辛辛苦苦一年能掙10萬就可算很成功了,他(她)們一個片酬就上千萬,大家覺得合理嗎?還有討論的必要嗎?

好!那就以後國家有難的時候讓他們去吧!


手機用戶67294388073


李蘭娟院士說:“這次疫情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希望控制娛樂圈“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

如果孫儷的片酬由網傳的8000萬,已經降低到1620萬,我覺得這樣是合理的。聽孫儷在社交網絡上回應,自己的高片酬都是通過努力得來的。


藝人明星很努力,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也很努力,但是其他行業的高薪酬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達到8000萬的。所以我覺得各行各業的工資都應該合適的調整,比如科學領域,醫學領域,教育領域,農民工領域,建築領域,即使尊重技術和能力的差別,也要讓每個付出辛勤汗水的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得到合理的報酬。



非常贊同李蘭娟院士,好的演員受人喜歡,給人們在娛樂方面帶來樂趣,但是明星片酬高得離譜,據說某個女星拍一集電視劇就是80萬元,甚至還有更多的明星片酬都高得讓人難以置信,是普通人辛苦一輩子都望塵莫及的。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渴望進入娛樂圈發展。


希望國家控制娛樂圈“明星”動則上千萬的片酬。給那些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工作人員,比如辛苦在醫院救死扶傷,或者在鄉村支教窮得叮噹響的人員們,合適的漲工資。


小蘇愛旅行


我躺著看,站著看遠處看進出看趴著看瞪眼看左看看右看看都沒用,人家掙多掙少和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看他們掙錢多少不如自己多掙錢呢,看他們能多活幾年也可以看看,關鍵也不能啊,明星應該和老百姓一樣,一天200塊錢就可以了,不樂意當就換職業!


任是無情也動情


我覺得一百六十萬都多,對國家作出過多大貢獻?一部電影要拍多久?一個為國為民的科學家教師醫生軍人他們一生能拿多少錢?在看看演戲圈裡的生活緋聞美滿天飛。這樣的演員有職業道德嗎?必須工資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