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目睹巴黎聖母院火災 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永遠的殤

當地時間4月15日,法國巴黎的著名地標巴黎聖母院突然遭遇大火,受損嚴重。當全世界都在為這場災難哭泣時,我們不禁想起曾經被燒燬的圓明園。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被法國傳教士王致誠譽為“萬園之園”、“無上之園”的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終變成一片廢墟,僅留下幾處殘垣斷壁。圓明園的毀滅,不僅國人為之痛惜,而且凡是有良心的外國人也紛紛譴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

目睹巴黎聖母院火災 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永遠的殤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几案均盡遭劫掠。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

英法聯軍的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吞噬著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能拿走的統統拿走,拿不動的用車或者牲口拉,實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壞。英法聯軍選擇最貴重的東西搶劫,易得的值錢物品很快被蒐羅乾淨了。

英國侵略軍燒燬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目睹巴黎聖母院火災 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永遠的殤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忘形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

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這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火燒圓明園無疑是歷史上最為惡劣的文化毀滅行動之一,法國人當時就已指出,這就如同盧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毀。而且,這一暴行是兩個國家所謂“教化”非歐洲世界的代表性行為。

目睹巴黎聖母院火災 回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永遠的殤

火燒圓明園充分說明了這一行動的偽善及其種族主義根基。在歐洲文明國家間,此類文化毀滅行為甚至在戰爭期間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國顯然未被包括在這一道義原則之內。中國人沒有忘記這個教訓,它在今天仍記憶猶新。(圖/文 東方IC 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