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在緯六路與經三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有一座民國建築很是醒目,它就是山東豐大銀行舊址,建於1919年,總建築面積約600平米,是商埠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南歐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建築,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老濟南人也把它叫作“老洋行”、“老銀號”或“老洋樓”等。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一百多年前,濟南在老城西側自開商埠,一座座體現西方近代風格的商埠新區快速崛起,“老洋行”便是諸多老建築中的一個。兩層帶閣樓磚木結構,坐西朝東,樓體的平面呈凹字形,在凹進去的部位有兩個景觀陽臺,和一個突出來的門廊。整體外觀構造繁瑣,華麗高貴。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老洋行的創立人潘復為山東濟寧人,是北洋政府叱吒風雲的人物,1927年,曾任北洋政府末任國務總理兼交通總長。

其實真正讓“老洋行”家喻戶曉的還是數年前的樓房整體平移工程。2005年,濟南緯六路要進行拓寬改造,老洋行的命運被推上風口浪尖,對於它的未來有三種不同聲音,第一是建築拆除,為道路讓路;第二是異地重建;第三是整體平移,實施完整保護。

2005年9月底老洋行被整體向西平移15.4米,這也是山東省首座通過平移而保存下來的老建築。這期間引得市民萬人空巷,爭相目睹老房子如何“行走”。平移改造後,“老洋行”華麗轉身成為高級餐飲會所,煥發了新的生機。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面對這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老洋行的命運是幸運的,沒有消失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這得益於有識之士的呼籲,民間資金的注入和政府的支持,也開創了濟南市利用民間資金來保護歷史建築的先例。

平移之後的老洋行,做了一陣子的餐飲酒店,後來就沉寂了下來。時至今日,老洋行又有了新的用途,據說要把他打造成民宿,帶有民國風的那種,預計今年十一前後開業。很長時間沒有過去轉一轉了,不知道老洋行這次是否能成功轉型,煥發新的生機。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下面這張圖是我以前的手繪寫生稿,一共畫了兩個下午的時間,站在洋行對面的馬路上,身邊是行走的人群,拿起手中的畫筆,細細端詳這座百年老建築,沉浸其中,將它的歷史陳跡匯諸筆端,彷彿周圍的喧囂漸漸遠去,只剩下這座滄桑百年的老建築。

涅槃重生的濟南老洋行

其實, 老建築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有了記憶才有歷史。濟南是一座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古城。希望越來越多的記憶被保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