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2019四川裝備智造國際博覽會前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要發展製造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對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今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四川德陽高新區航展會展中心舉辦2019四川裝備智造國際博覽會。這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下,四川舉辦的一次國際性產業盛會,對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意義十分重大。

回顧70年崢嶸歲月,德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追逐重裝夢,從小做大,由弱變強,憑藉裝備製造產業的深厚基礎,屹立於中國西南部,成為聞名世界的“重裝之都”。

步入新時代,德陽肩負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賦予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的使命,加快推動裝備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緊抓“一帶一路”建設和“互聯網+”國家戰略實施機遇,把握裝備製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服務化、開放化的發展趨勢,以高端突破、智能轉型為主線,加快突破技術鏈、價值鏈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快推動德陽向先進製造強市邁進,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和“裝備智造之都”,為建設全省經濟副中心城市而努力。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東汽百萬千瓦核電轉子正在加工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宏華石油研製的極地鑽機打破俄美加壟斷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東方風電海上風電機組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東方水利生產的“清汙機器人”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思遠重工研製的盾構機


踏上征途 築夢裝備

展開“重裝之都”德陽的工業歷史畫卷,“一五”計劃和“三線”建設時期,為德陽裝備製造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德陽在築夢重裝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矢志不渝。

1958 年 10 月 13 日,西南重型機器廠(今中國二重)、德陽水力發電設備廠(今東方電機)正式開工建設。

上世紀50 年代,國家開始在德陽布點建設重型機械和大型發電設備製造工業,建立德陽工業區。

1958年10月25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同志視察規劃中的德陽工業區,對德陽的工業建設作了重要的指示,對德陽工業寄予殷切期望:“德陽的工業是國家的大工業,拿製造冶金設備、電站設備的工廠來說,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這是機械工業之母——母雞工業。”

從那時起,到後來的三線建設時期,第二重型機器廠、東方電機廠列入全國三線建設“殲滅戰”項目行列,一機部在綿竹縣漢旺鎮動工新建東方汽輪機廠,德陽裝備工業全面興起。

1964年-1978 年,中央對德陽完成高達 10 億元的傾斜性投資,在德陽展開了“以中央和省屬近 20 個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的三線建設。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德陽已經發展為全國三大重型機械、設備製造業基地之一,為打造“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基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時的德陽人民,心中有了建設重裝製造業的夢想,儘管還在起步階段,但是內心憧憬著美好的明天。


不忘初心裝備夢 砥礪前行繪宏圖

新安裝的11米車床加工支承輥


砥礪前行 振興裝備

1983年建市以來,德陽堅持“工業立市、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不動搖,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承接產業轉移、“5·12”災後重建、支持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重大歷史機遇。

經過多年發展,德陽工業實現了由小到大,從傳統生產到現代化大生產,從單一機械、食品、化工等傳統產業到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多元並舉的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製造業體系。

漸漸地,德陽裝備製造業逐步形成產業規模較大、技術裝備先進、研製水平領先、配套體系完善的以高效清潔發電成套設備、大型鑽採設備、重型機器成臺套設備、航空與燃機裝備等為代表的裝備製造工業體系,新能源及高端裝備初具規模。

與企業同步成長,德陽堅持培育中國二重、東汽、東電、東鍋、宏華石油等一批世界知名的龍頭企業,形成了以發電設備和油氣鑽採設備為主的現代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由此,德陽成為了重大技術裝備製造基地和全國三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聯合國授予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市、工信部命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裝備製造)。

德陽裝備製造業整體水平的大幅提升,成為德陽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德陽在四川工業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在四川工業大市的地位也得到確立並不斷鞏固。

2011年,德陽市裝備製造業就已實現產值超千億元,成為德陽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2018年,德陽裝備製造企業發展壯大至2000餘戶,其中規上企業515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68億元,同比增長18.2%,佔全市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43.4%,佔全省裝備製造業(不含汽車製造)比重達到25%,高端裝備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

2019年1-8月,德陽市裝備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7.2億元,同比增長8.5%,實現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利稅57.3億元,同比增長16.7%。

裝備智造 高端邁進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德陽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八屆七次全會精神,推動德陽裝備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並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2018年德陽地區生產總值跨入“2000億俱樂部”,達到 2213.9億元。從1983年建市到2011年,德陽經濟總量首過千億元,用了27年;從2012到2018年,實現了經濟總量再躍升一個千億臺階,德陽僅用7年。

在這7年的加快發展之後,我們看到德陽輝煌的裝備製造業成就——

首先,以東汽、東電、東鍋等為代表的動力設備製造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佔有重要一席之地:發電設備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發電設備製造能力處於國際國內領先地位。

全國60%以上的核電產品、40%以上的水電機組、30%以上的火電機組和汽輪機、16%以上的風電設備均由德陽製造。全國已投入使用的25臺核電機組,有16臺由德陽提供。白鶴灘100萬千瓦水電機組、50MW重型燃氣輪機實現重大突破,完成關鍵技術研發;研製CAP1400和“華龍一號”兩大中國自主第三代核能汽輪發電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以宏華石油等為代表的油氣鑽採設備製造企業,為國內外眾多油氣鑽採企業提供了大量的鑽採設備,石油鑽機制造能力處於國際國內領先地位。

據瞭解,宏華石油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國內最大的陸地石油鑽井裝備製造商,石油鑽機出口居全國第一。以宏華為核心,擁有一大批石油裝備配套企業的廣漢也成為國內一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極光”號極地超低溫平移自動化鑽機打破俄、美、加技術壟斷。

再者,以國機重裝等為代表的重型機器成臺套設備製造企業,多年來為鞍鋼、寶鋼、攀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和水電、火電、核電、石化工程提供了一大批重大成套設備和大型鑄鍛件。

值得關注的是,德陽大型軋鋼設備產量國內第一,具備百萬千瓦級核電、火電和水電機組大型鑄鍛件成套批量生產能力。全國40%以上的大型電站鑄鍛件,20%以上的大型船用鑄鍛件均為德陽製造。

中國二重、明日宇航、凌峰航空、鈺鑫機械等為代表的航空裝備製造企業,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科技實力的航空配套研發製造基地,承擔了國產大飛機、殲擊機、轟炸機、教練機、直升機、無人機、運輸機、水上飛機及渦扇發動機等國產型號產品的數千項結構模鍛件、重要結構件等多項研製任務,在航空特種工藝、特種材料、精密加工等專業配套方面有獨特優勢。世界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可為航空工業等提供大型鍛件,神州系列飛船、各類戰鬥機型、C919大飛機、深海潛水器都有“德陽造”重大技術裝備。

燃氣輪機制造方面,德陽建立起較完整的燃機研發、製造、配套產業體系,具有較完整的燃機總體設計、製造總裝、系統集成和試驗驗證體系,具備F級重型燃機成套產業化的能力,國產化率達到80%,高居國內同行業第一,在國內F級重型燃機市場上,德陽市燃機產品擁有38%的市場佔有率。

最近,東汽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原型機整機點火實驗一次成功,突破了多項技術封鎖,整機研製宣告成功。

在節能環保裝備製造方面,德陽已形成高效節能鍋爐、太陽能光熱發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以及水汙染防治裝備、大氣汙染防治裝備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產業。

近兩年來,新技術突破的喜訊越來越多,東鍋的“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研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東汽自主研製了國內首臺5萬千瓦大功率太陽能光熱汽輪機;東鍋自主研發了300MW等級熔鹽吸熱器、光熱蒸汽發生系統等核心設備;東方水利在水利水電工程攔漂系統、智能清汙機器人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發成果,已獲得授權專利三十餘項。

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方面,德陽已經初步形成了相關配套產品研發、製造的產業鏈。2017年德陽市軌道交通裝備企業有 20餘家,總營業收入約 20億元。在車輛配套、機電配套、工程施工機械配套、檢測維修配套和軌道配套等領域均有代表企業,掌握了繼電器、紅外線軸溫探測設備、軌道配件、盾構機成套產品等方面的先進技術,有一定的競爭實力。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德陽依託在裝備製造業領域的基礎優勢,緊抓國家實施綠色發展機遇,推動節能環保規模持續提升。2018年德陽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74.4億元,同比增長6.5%。

目前,德陽節能環保產業已涵蓋節能技術和裝備、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節能環保服務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形成了一批享譽國際的品牌產品。

70年,之於德陽,見證了一座重工業城市的崛起。德陽裝備製造業,從創業起步,發展為如今以高效清潔發電成套設備、大型鑽採設備、重型機器成臺套設備、航空與燃機裝備等為代表的產業規模較大、技術裝備先進、研製水平領先、配套體系完善的裝備製造工業體系,德陽已成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德陽,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期,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從中小型機械產品向中高端重大成套裝備,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從國內走向世界……

在2019四川裝備智造國際博覽會上,德陽展現國之重器的風采,以“智”會友,借“智”合作,憑“智”競爭,運“智”發展。“德陽製造”正向“德陽創造”、“德陽智造”轉變。

德陽,在“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征程中,以高端裝備製造為引領,正努力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不忘初心,追逐智能製造之夢,為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智造之都奮進不止!(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李洋 肖萍 童登俊 劉蓉)

(圖片由德陽市經信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