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厲害了!當年,中華民國軍務院原來是在肇慶成立…

你知道嗎?

中華民國軍務院竟然是在肇慶成立的!

這期《宋城懷古》

就跟大家講一下這段歷史~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袁世凱(1859-1916)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北洋新軍首腦。字慰亭,號容庵,陳州府項城縣(今河南項城市)人。清光緒十年(1884),在朝鮮半島指揮清軍擊退日軍。歸國後,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山東巡撫。光緒二十七年(1901),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成為疆臣之首、北洋之主。光緒二十九年(1903),任朝廷中央練兵處會辦,編練新軍。光緒三十三年(1907),任軍機大臣,成為中樞重臣。宣統三年(1911),任內閣總理大臣。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民國元年(1912)2月12日

在袁世凱親信的逼迫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頒降懿旨,接受優待條件,幼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清王朝把政權交給袁世凱,讓他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到此,清王朝統治宣告終止。

2月13日

由於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和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先生被迫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務,讓位於袁世凱。

2月15日

臨時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民國四年(1915)11月20日

經各省國民代表共一千九百一十三人投票,並得到國會、請願聯合會、籌安會等擁戴,贊同共和制改為“君主立憲制”,推舉大總統袁世凱為皇帝。

12月12日

袁世凱發表承認帝制的申令。

翌日

袁世凱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賀,且對文武官員進行封王晉爵,大加犒賞。

12月31日

袁世凱下令將翌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

翌年1月1日

袁世凱登上皇帝寶座。

袁世凱倒行逆施、禍國殃民的行為,激起了全國軍民的義憤與聲討,許多省先後宣佈獨立,擺脫領導。這樣,一場強烈的“政治大地震”發生了。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民國四年(1915)12月25日,原雲南都督、全國經界局督辦蔡鍔和雲南都督兼民政長唐繼堯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

翌年1月27日,貴州護軍使劉顯世宣佈貴州獨立。

3月15日,陸軍上將、耀武上將軍、廣西軍閥陸榮廷宣佈廣西獨立。

3月22日,袁世凱見大勢已去,被迫宣佈取消帝制。他的皇帝夢,只做了短短的八十三天,到此結束。此時,他仍稱“大總統”,命隱居於河南輝縣水竹村的徐世昌再度出任國務卿。

翌日,袁世凱下令取消“洪憲”年號,仍以是年為“民國五年”。他同意馮國璋辭去參謀總長之職,任命原陸軍總長段祺瑞為參謀總長。

4月6日,廣東都督兼民政長龍濟光宣佈廣東獨立。

4月12日,嘉湖鎮守使呂公望宣佈浙江獨立。

4月18日,唐繼堯、劉顯世、陸榮廷等聯名發佈通告,否認袁世凱政府的合法地位。“前大總統袁世凱因犯謀叛大罪,自民國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下令稱帝以後,所有民國大總統之資格當然消滅”,依法“恭承現任副總統黎元洪為中華民國大總統,領海陸軍大元帥”。

5月1日,為了便於集中領導“護國戰爭”,兩廣(廣東、廣西)護國軍在廣東肇慶設立都司令部(故址在今廣東肇慶中學)。原討袁軍大元帥岑春煊任兩廣護國軍都司令,國民政府司法總長梁啟超任都參議,雲南陸軍第二師師長兼國民軍總統李根源任副都參議,原討袁軍秘書長章士釗任都秘書長。

梁啟超(1873-1929)

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廣州府新會縣(今江門市新會區)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考中舉人。翌年,赴京會試,未中。光緒二十一年(1895),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光緒二十四年(1898),與康有為一起領導“戊戌變法”,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

鑑於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的設立,只能解決兩廣統一領導的問題,而其他獨立的各省還沒有統一的領導機構。為此,梁啟超提出設立軍務院的主張,且草擬《軍務院組織條例》。

5月8日,經過多方活動,滇(雲南)、黔(貴州)、桂(廣西)、粵(廣東)四省的護國軍代表在肇慶舉行聯席會議。根據《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第二項的精神,鑑於大總統因故不能執行職務,國務院不能進行組織,而全國軍政要事亟需通籌安排,

宣佈“中華民國軍務院”成立,所在地暫定於肇慶。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軍務院成立後,當即發表第一號宣言:“直隸大總統指揮全國軍事,籌辦善後。軍務院置撫軍若干人,用合議制裁決庶政。其對外交涉,對內命令,皆由本院名義行之。俟國務院成立時,本院即當裁撤。”

翌日,軍務院通告各國公使、領使:“以後除地方商民交涉,照例仍由各該省軍民長官與各國駐近該地各官廳就近辦理外,其中央外交事務,一概改由軍務院辦理。”

軍務院是在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鬥爭中產生,也是與袁世凱政府相對立的臨時政權機構,故採取合議制,由撫軍若干人組成,互推正、副撫軍長。

軍務院合議推舉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副撫軍長,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呂公望、梁啟超、蔡鍔、李烈鈞、陳炳焜、戴戡、羅佩金為撫軍,統一指揮“護國戰爭”。下設“政務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的政治事務,梁啟超兼任政務委員長。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軍務院在肇慶之主幹

在某種程度上說,軍務院的成立實現了各派討伐袁世凱的力量聯合,壯大了護國軍的聲威,推動了全國反袁護國運動的高漲。

各國對袁世凱的態度,

也因為形勢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各國對帝制的態度變化,對袁世凱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袁世凱的親信認為,復辟帝制已經失去了後臺老闆。為此,他們紛紛各謀“出路”。

參謀總長馮國璋坐鎮在南京,擁兵觀望;國務卿徐世昌要求辭職,力薦陸軍總長段祺瑞繼任。段祺瑞託病辭職,隱退於北京西山。

5月22日,參謀本部次長、會辦四川軍務、四川巡按使陳宦宣佈四川獨立。

5月29日,海軍本部次長、湖南都督湯鄉銘宣佈湖南獨立。

……

6月6日,在眾叛親離和全國人民的聲討中,袁世凱因憂懼而病死。“竊國大盜”的惡名,葬送了他的一世英名。

翌日,黎元洪就任大總統。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漢陽府(今湖北武漢市)人。清光緒九年(1883),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光緒十四年(1888),服役海軍。光緒二十年(1894),參加“中日甲午海戰”。戰後,投靠兩江總督張之洞。光緒三十二年(1906),任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駐守湖北武昌城。宣統三年(1911),任湖北軍政府都督。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被選為臨時副總統,兼湖北軍政府都督。翌年,正式當選為副總統。

---6月29日

黎元洪正式宣佈遵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恢復國會,任命段祺瑞為國務卿。

---7月14日

撫軍唐繼堯、岑春煊等十二人聯名通電全國,正式宣佈撤銷“中華民國軍務院”和“兩廣都司令部”,“護國戰爭”宣告結束。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這期《宋城懷古》就到這了,

我們下期再見!

注 | 本文節選自賈穗南著《宋城懷古》,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撰稿 | 賈穗南

主編 | 麥健聰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厉害了!当年,中华民国军务院原来是在肇庆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