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交通,還是交通!潼湖比松山湖只差了一條快速路

從直線距離看,潼湖智慧區距離惠州市區只有26公里,然而通行時間要1小時左右。

這一小時不僅給潼湖智慧區的發展帶來了影響,也給前來考察、投資的企業帶來了影響。

要知道,潼湖智慧區早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就與深港創新圈、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廣州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一起列為“建設珠江口東岸科技創新走廊”的五大平臺。

交通,還是交通!潼湖比松山湖只差了一條快速路

早前幾年,東莞松山湖孵化出一大批高端醫療企業後,已經引起了國內的高度關注,去年華為多個重要部門遷到松山湖,直接把當地的房價吵翻了一倍多。

坐莞惠城軌去過鬆山湖的朋友都知道,莞惠城軌松山湖站下來原本是一片工業區,雖然不算偏僻,但絕對談不上發達。

哪怕是莞惠城軌開通後,當地,特別是莞惠城軌站點周邊的房價也不過8000多左右,實際上和仲愷差不多。

然而,華為落地後,當地房價直接飆到了2w的水平,人氣也一下子旺了起來。

反觀潼湖智慧區,雖然經歷多倫招商引資,成效也不小,成績單也不乏亮眼之處,但總感覺人氣不足,仍然是典型的小工業園區。

而且和主城區的溝通交流也不是特別緊密,還有大量的可發掘空間。

因為根據相關規劃,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範圍包括環潼湖溼地周邊地區,面積約12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約47平方公里,潼湖溼地公園面積約5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近期17萬人,遠期40萬人。

未來潼湖智慧區將規劃形成“一環、雙核、多園”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一環包括環溼地創新產業走廊,雙核包括生態核(潼湖溼地公園)、智慧核(創新與總部經濟區)以及多園(國際合作產業園、智能科技聚集園、大數據產業園、科教園、創意與設計產業園)。

交通,還是交通!潼湖比松山湖只差了一條快速路

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納入大灣區重點建設任務

支持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為港澳參與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提供更好服務,重點在半導體、物聯網、智能製造、科研服務、文化創意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建設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聯手港澳打造綠色生態城市示範區。

交通,還是交通!潼湖比松山湖只差了一條快速路

要按時高質完成潼湖智慧區建設,讓潼湖智慧區真正強起來,關鍵就是要將潼湖納入惠州市的核心交通軌道規劃設計之中。可惜目前不管是莞惠城軌延長線,還是港深高鐵還是廣梅汕鐵路,都沒有在潼湖設點,因此,潼湖智慧區的交通瓶頸在短期內不會有任何變化,其經濟社會發展還難以產生質的變化。

即便如此,個人認為潼湖智慧區仍然是大有可為,其發展的空間大,潛力大,既然大步快跑跑步了,當前要做的就是完善基礎設施,做好內功,精心培育企業發展,和企業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