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全球,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是以江河山川這樣的地理分隔來劃分國界的,兩國以一條河流作為界河更是稀鬆平常之事。比如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是烏蘇里江,美國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界河則是尼亞加拉河。一般來說,一河之隔的鄰國往來一般比較密切,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也不會有太懸殊的差別。然而有一對隔河相望的歐洲國家卻違背了這一常理,一個即將步入發達國家之列,一個卻依然原地踏步,至今窮困潦倒。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普魯特河

這兩個國家就是位於中歐的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兩國之間的界河為多瑙河支流普魯特河。羅馬尼亞位處普魯特河西岸,首都為布加勒斯特,國土面積約23.84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2000萬,是一個發達中的資本主義國家,即將成為發達國家。摩爾多瓦位於東岸,首都基希訥烏,國土面積僅有3.38萬平方公里,人口則不到羅馬尼亞的五分之一,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羅馬尼亞及摩爾多瓦地圖

在古代,普魯特河是羅馬尼亞的一條內河,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乃是同一個國家。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期,沙俄國力空前強大。公元1812年,沙俄將羅馬尼亞普魯特河以東區域的比薩拉比亞據為己有。俄國勢力有所衰落之後,比薩拉比亞又回到了羅馬尼亞,不過沒多久又為俄國所侵佔。沙俄滅亡後,比薩拉比亞趁機獨立建國,數月後與羅馬尼亞合併。然而在蘇聯時代,摩爾多瓦又被強行併入,成立所謂的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而且比薩拉比亞南部和北部的大片領土都被劃歸烏克蘭。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身著傳統服飾的摩爾多瓦婦女

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重獲獨立,如今發展了近三十年,經濟卻一直止步不前,人均GDP僅為3189.36美元(2018年數據),在歐洲處於墊底水平,遠低於同宗同源的兄弟國羅馬尼亞(該國同期人均GDP為12301.2美元)。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一河之隔的兩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如此懸殊呢?第一,該國至今依然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但農產品的附加值都很低。除甜菜和油菜之外,該國幾乎就沒有拿得出手的農產品。雖然摩爾多瓦也會對外出口葡萄酒,但是售價都是幾十歐元的低價,中間商反而能掙到上千歐元的利潤。摩爾多瓦的工業,基本以食品加工業為主,最主要的就是榨糖和榨油,不過由於設備老舊、技術落後,很多油品和砂糖無法滿足歐盟要求,因此難以出口換取外匯。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第二,摩爾多瓦教育落後,導致國民素質偏低。事實上,摩爾多瓦的入學率在整個歐洲大陸是最低的,一方面很多父母沒有多餘的錢供家中的孩子讀書,另一方面他們也覺得讀書出來並沒有太大用處,還不如放棄學業去打工以補貼家用。在摩爾多瓦,小偷隨處可見,警察更是經常以權謀私,巧立名目以向旅客收取保護費。雖然說警察也是為了掙錢改善自己的生活,但這無疑會給其他國家的遊客帶來不良印象,進一步影響摩爾多瓦的旅遊業和外商投資環境。

歐洲兩國同宗同源,卻被一條河流隔開,如今一個發達一個窮困潦倒

▲參加節日遊行的羅馬尼亞青年

對於越來越差的經濟狀況,摩爾多瓦其實也想過求助於河對面的兄弟國。當然,對於羅馬尼亞而言,目睹著摩爾多瓦的悲慘現狀,不被觸動是不可能的,兩國內部都有政客呼籲統一。然而由於摩爾多瓦的地理非常重要,乃是俄羅斯將勢力輻射至歐洲的重要跳板,俄羅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兩國統一,何況羅馬尼亞還是北約成員國。面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羅馬尼亞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選擇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昔日兄弟日漸沒落。

《列國志:羅馬尼亞》《列國志:摩爾多瓦》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世界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