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水族是一個只有40多萬人的少數民族,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貴州省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有一座叫做姑魯的水族原生態村寨,在這裡有一處山崖,崖壁上不規則的露出一顆顆青褐色的石蛋,石蛋質地堅硬光滑,表面佈滿如樹木斷面年輪般的紋路,據當地老人講,這些石蛋每隔30年從山崖上脫落一枚,正如山崖下蛋。為什麼山崖會下蛋,為什麼就這片山崖會下蛋,三都縣懸賞50萬元找人科學地破解謎題,可至今依然無人破迷獲獎。

50萬元獎金咱是拿不到,不過走過路過這麼一處奇景,還是該進去看看吧。姑魯寨位於三都縣以南約10公里處,S206旁,有人說,這個姑魯的名稱就來源於石蛋從山崖下咕嚕一聲滾下來,這個倒也形象,不過是否真的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姑魯產蛋崖曾多次上電視,早已小有名氣,如今已經成為了一處旅遊景點,要看山崖下蛋,麻煩先把門票買一下。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景點叫做姑魯水寨聖誕崖景區,名字有些不倫不類的,照片中的大字咱都不認識,只能看小字,大字就是水族文字,中國少數民族中有文字的不多,水族算一個。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姑魯寨本是一個非常原生態的水族村寨,由於產蛋崖走紅後,這裡被開發成了景區,也多了一些原本村中沒有的東西。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不過原生態的田園風光還在,雖然景點的氣氛有點濃,但大多也是展現水族文化的。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新的景區有點大,還得坐一程電瓶車,從這開始便步行進入那片神奇的山崖。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一路上你能看見很多文字,但認識的真沒幾個,不過這幾個字裡面,憑象形,我能猜出最後是一個“崖”字。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除了不認識的文字,一路你還能看到很多神像,不過都與咱印象中的神像有著天壤之別,例如這富貴神吧,長得耳長眼大不說,還頭頂光芒四射的十字架,手拎一菜籃子,腳踩烏龜。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這建造神就更離譜了,明明就一癩蛤蟆化身嗎,少數民族信奉青蛙的不少,不過大多也是取其多子多福的意頭,跟建造扯上關係的還真是第一次見。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富貴神、建造神吧,再怎麼說也是個正經神,這擋花心又是個什麼神呢,還保佑新入門媳婦不移情,這神仙管得可真寬,蛇身配上有些猥褻的眼神,胸前還真有一朵花。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進入這道大門後,那片會生蛋的山崖才真正在後面。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好吧,在姑魯,我也只能做一個文盲,所有的字都不認識。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難得這山字還認識,而左邊這個字,倒是和石頭的形狀相當吻合。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產蛋崖的文字介紹,石頭都能生蛋,自然而然這裡也就成了求子聖地。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而這塊山石和石蛋,或許就擔負著求子神靈的作用吧。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山崖旁擺放著很多石蛋,扁扁的成圓形,有點類似電視裡的飛碟,石蛋上還有類似樹木年輪的圓形紋路,最重的達300餘公斤。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石蛋後面的那片山崖遠看也沒什麼稀奇,難道這滿地的石蛋就是這片山崖生下來的?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走近一看,確實與普通的山崖有些不同,崖壁之上鑲嵌著很多顆圓圓的石蛋。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這些石蛋大多呈不規則的圓形,半截露在崖壁外面。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放眼望去,在這片長約百米,高約五六米的崖壁上,鑲嵌了上百枚石蛋。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這些石蛋直徑一般為30至50釐米,呈赤青色,質地堅硬。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有的石蛋外露較多,即將“待產”,有的石蛋只外露一點,仍在“孕育”。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所有的石蛋都是扁圓形,幾乎沒有像雞蛋這樣的圓形,有的是橫向出壁,有的則是縱向出壁。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這顆石蛋為何中間有個洞,恐怕是被好事者鑽的吧,難道是想看看有沒有蛋黃?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手觸石蛋,感覺冰涼,總之就是和摸一塊石頭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確實是百思不得其解,石頭為什麼會下蛋,50萬獎金等著你解開謎底。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我帶著一臉的疑問離開,一抬頭又是幾個不認識的字。感覺太失敗了,石頭下蛋想不明白,字也不認識。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姑魯寨還真是一個費腦子的景區,您看這幾位,是不是也在這一臉懵懂地冥思苦想呢?

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這裡的石頭居然會“下蛋”

還是看看原生態的田園風光吧,賞心悅目,貴州旅遊的兩大特色,原生態和少數民族特色,在這裡全都有了。

據統計,從1999年到2009年這10年間,產蛋崖分別於1999年3月、2003年5月、2005年6月、2007年3月、2009年1月從不同的石窩中共產出石蛋5枚,看來30年一枚蛋的說法也不準確,下蛋確實是隨機的。

有專家猜測,這些“石蛋”可能很久以前是蛋或者石頭,經過長年累月的沉積和風沙、水流等地質變化的洗禮,體積慢慢變大,變成現在的“石蛋”;也有猜測說遠古時期的貴州是一片汪洋大海,“石蛋”可能是海中的某種物質在沉積作用下形成的。還有人認為,“石蛋”的母石,形成於三四億年前,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海洋升沉、火山噴發、地質運動等作用,不斷摩擦、碰撞、擠壓、再造,最後剩下石芯,這些石芯被埋藏在山體內,遇到山體滑坡或雨水沖刷,便以“石蛋”的形態顯露、滾落出來。反正是眾說紛紜啊,還沒有誰完美而科學地解釋為什麼這片山崖會下蛋的問題,你認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