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74年前,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一枚原子彈。這讓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親眼目睹了核武器產生的巨大破壞和摧毀能力,兩座城市基本成為廢墟,人們也記住了核戰爭的恐怖。

但是,美國人就是勝利者嗎?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因為美國政府和軍方為了發展更先進的核武器,多達幾十萬美國人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犧牲品。因為美軍的核武器試驗,讓他們過早地走向死亡。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一、美國的“瘋狂”

自核武器誕生至今,全球共進行了2000餘次各種類型的核試驗。蘇聯曾經很瘋狂,製造過5000萬噸的“大伊萬”。但是與蘇聯相比,大洋彼岸的美國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這個國家幾乎包辦了半數核試驗。

1954年,美國軍方在比基尼環礁地區進行了一系列核試驗。其中,又以名為“城堡行動”(Operation Castle)的核試驗最為出名。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比基尼環礁是一個位於馬紹爾群島北端的堡礁。1954年3月初的一個清晨,美國在比基尼環礁上空“召喚”出了第二個太陽——一場核武器試驗爆發的巨大光亮,讓它幾乎跟太陽一樣耀眼。

當這個四英里寬的火球,在那巨大而又猛烈的、紅白相間的光線中,突然躍升到太平洋的海景中時,旁觀者幾乎認出了這是什麼東西——毫無疑問這是危險的。一個人記得當時的感覺,“就像你走進了一個高爐”,儘管他已經在30多英里之外。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這是“城堡行動”中的“布拉沃”熱核試驗,也是冷戰期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的幾十次核爆炸之一。這次爆炸的威力為1500萬噸,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00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

“城堡行動”是美國於1954年3月1日起在太平洋進行的一系列核爆實驗,共計有六次。“羅密歐”(Romeo)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實施的第三大核試驗,當量達到1100萬噸。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作為“城堡行動”中的一次核爆實驗,“羅密歐”核裝置從停泊在“布拉沃”試驗形成的一個大坑中央的駁船上被引爆,而“羅密歐”詭異的核爆影像成為人類對核爆恐懼的象徵!它產生的蘑菇雲如鬼魅般可怕,而橘紅色也預示著災難降臨。

“美國佬”是“城堡”系列核試驗中其中一次試驗的代號,於1954年5月5日進行,地點位於比基尼環礁,是美國曆史上第二大聚變武器試驗。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據今年7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馬紹爾群島也是受輻射最厲害的地方。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幾個馬紹爾島環礁的土壤樣本,發現了廣泛存在的放射性物質。比基尼島本身被宣佈不適合人類居住,而其他三個環礁的放射性核素濃度也很高——主要是鎇、銫和鈈。

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的測定,在某些情況下,馬紹爾群島的放射性水平,已經超過了發生過核電站重大事故的切爾諾貝利或福島的放射性水平。

二、數百萬美國人暴露在核輻射下

有一種說法是,原本這是一次普通的氫彈爆炸試驗,但由於氫彈在當時屬於新生事物,尚未建立起靠譜的爆炸當量計算模型。所以,科學家們僅憑估算,劃定了大致的安全範圍。然而,氫彈爆炸的當量遠超原先預計,導致在安全海域作業的漁船和當地居民受到了嚴重的核輻射。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當然,也有陰謀論者稱,是美方人員故意算錯數據,讓不明真相的受害者充當“小白鼠”,以便獲取最直接的一手數據。不管真相如何,此次核試驗都令許多無辜者成為了美國核試驗的犧牲品。

儘管隨著冷戰的升溫,導致放射性物質這種長期存在的過程相對簡單,但是人們還沒有完全理解它。當“布拉沃”那個巨大的火球升上天空時,它帶走了大量蒸發的珊瑚、岩石和泥土。

這些碎片與放射性同位素混在一起,然後作為致命的放射性沉降物,降落到地面上。有一次,由於不知道它具有致命的影響,附近一個環礁上的孩子們在落下的粉末中玩耍,以為那些都是天上下的雪。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然而,美國的核試驗並不僅僅發生在太平洋中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西北部的一個試驗場,引爆過數百枚原子彈。這些測試中有許多是在地面上進行的,將美國大陸暴露在與那些偏遠的環礁相同的放射性沉降物中。

與馬紹爾群島一樣,這種地面地面核試驗的放射性影響廣泛而巨大。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201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內華達州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塵埃使數百萬美國人暴露在致命的核輻射之下。

三、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暴露機制也不總是直接的。一旦受到高空風向的影響,這些試驗產生的放射性塵埃將飛行數百甚至數千英里,然後在美國中心地帶的大片土地上“定居”下來。毫無戒心的牛隻會在草地上吃這些新沾上放射性塵埃的草,其中包括碘-131,這是一種強效的放射性核素,會產生β和伽瑪射線。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奶牛把這種碘濃縮到牛奶中,然後當地居民通過乳業很快就會消費掉了。由於它們在化學上難以區分,人體無法分辨正常碘和放射性碘的區別,因此它們都沉積在甲狀腺中。一旦碘-131滯留在那裡,它就會在細胞層面上轟擊附近的組織,破壞DNA鏈,最終導致癌症。

這只是核輻射暴露的機制之一,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輻射方式。綜合來看,美國學者在2017年的研究表明,內華達州核試驗的放射性塵埃可能導致34萬至46萬人過早死亡,其中大多數是美國人,主要是死於癌症。

如果這個死亡人數看起來不真實,美國學者認為,也可以參考一下輻射的規模。

美國試驗核武器,讓幾十萬人成犧牲品!等於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

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為8100萬居里作為基準,一項評估認為,1951年至1963年,美國在位於內華達州的試驗場進行的核武器試驗,向大氣層中排放了120億居里。

這相當於近150次切爾諾貝利災難——或者說10多年來每月發生一次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如果加上馬紹爾群島在同一時期進行的核試驗,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所以,在我們記住核戰爭的恐怖時,也應該認識到隨之而來的致命核試驗。因為任何核爆炸——即使是在太平洋島嶼或內華達州乾旱沙漠的“和平時期的試驗”,都可能使人類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