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簡介

雲南陸軍講武堂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7)。民國時期改名為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其目的是為滇軍培養、培訓中下級軍官,習慣上統稱為雲南陸軍講武堂。

雲南陸軍講武堂原佔地面積達7萬平米,現除南部大操場及教官宿舍區改作他用外,北部教學區3萬多平米範圍內的建築群包括主樓、禮堂、兵器庫、盥洗室等共7500平米的建築基本保持完好。

其中建於1918年的主樓是一座規模宏大具有鮮明的中西結合建築風格的土木石結構合院式建築。東、西樓各長約119米,寬10米;南、北樓各長約116米,寬 7米,建築面積達6000多平米;中間圍有面積1萬多平米的內操場。西樓原為教室,東樓為辦公室,南北樓為學生宿舍。皆有內走廊相通。四角有拱形券門洞出入。具有哥特式風格的大門設於東側,南側中部設閱操樓。

雲南陸軍講武堂1907年開辦後,因人事變動暫停。1909年重新開學後,一批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歸國的中國同盟會會員進入學校,擔任管理幹部和教官,學員亦有不少同盟會員和反清反帝愛國青年。學堂因此成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熔爐”,其師生在推翻封建統治的雲南騰越起義、昆明重九起義和臨安起義起到了領導和骨幹作用。

辛亥革命後,雲南陸軍講武學校成為滇軍官搖籃。滇軍作為民國初期的一支勁旅,在政局動盪,軍閥割據的背景之下,不乏進步之舉,在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的護國戰爭中、護法戰爭和抗日戰爭中建樹了功勳。

雲南陸軍講武堂自1909年至1935年停辦,計辦學22期,招收學員近萬名。湧現了大批將帥,尤以共和國元帥朱德、葉劍英著稱於世,被譽為“將帥搖籃”。

雲南陸軍講武堂雖然只是地方軍校,但躋身於全國著名軍校之列,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也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好近代軍事學校,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