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简介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7)。民国时期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其目的是为滇军培养、培训中下级军官,习惯上统称为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原占地面积达7万平米,现除南部大操场及教官宿舍区改作他用外,北部教学区3万多平米范围内的建筑群包括主楼、礼堂、兵器库、盥洗室等共7500平米的建筑基本保持完好。

其中建于1918年的主楼是一座规模宏大具有鲜明的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的土木石结构合院式建筑。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 7米,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米;中间围有面积1万多平米的内操场。西楼原为教室,东楼为办公室,南北楼为学生宿舍。皆有内走廊相通。四角有拱形券门洞出入。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大门设于东侧,南侧中部设阅操楼。

云南陆军讲武堂1907年开办后,因人事变动暂停。1909年重新开学后,一批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的中国同盟会会员进入学校,担任管理干部和教官,学员亦有不少同盟会员和反清反帝爱国青年。学堂因此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熔炉”,其师生在推翻封建统治的云南腾越起义、昆明重九起义和临安起义起到了领导和骨干作用。

辛亥革命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成为滇军官摇篮。滇军作为民国初期的一支劲旅,在政局动荡,军阀割据的背景之下,不乏进步之举,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中、护法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建树了功勋。

云南陆军讲武堂自1909年至1935年停办,计办学22期,招收学员近万名。涌现了大批将帅,尤以共和国元帅朱德、叶剑英著称于世,被誉为“将帅摇篮”。

云南陆军讲武堂虽然只是地方军校,但跻身于全国著名军校之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近代军事学校,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简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