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平仄是什麼,格律是什麼?

平仄是什麼,格律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什麼是平仄?

平仄就是漢字的聲調劃分。

古漢語中的平仄

魏晉時期,曹植在翻譯印度佛經過程中,發現了漢字發音的一些規律,創造了“梵唄”,於是對漢字的聲調發音研究發端。隨後佛學的廣為傳播,讓聲韻學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韻書和研究者。

如周頤《四聲切韻》,沈約《四聲譜》、王斌《四聲論》,以及其後的張諒《四聲韻林》,劉善經《四聲指歸》、夏候詠《四聲韻林》。這些研究者們各有側重,但是將漢字讀音劃分為四聲可以說是共同的認知。

這個時期漢字的四聲為“平,上,去,入”。

唐朝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標註相對於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於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本書針對格律詩把四聲中的“平”和“上去入”聲分為平仄兩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平聲中,平直不變的稱為“陰平”,緩慢上揚的稱為“陽平”。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發音不平順的就是仄。

平仄是什麼,格律是什麼?

詩詞的平仄

平仄本身就是針對格律詩而產生的。在格律詩產生前,大家守的是四聲韻。為什麼要發明平仄關係取代四聲標註法?

這是出於格律詩規則簡化的創作需要。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宋之問的經典五絕《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我們用沈約的四聲標註,得到發音起伏的關係是

上去平平入,平平入入平。

去平平去入,入上去平平。

咱們把“上、入、去”劃入仄音,再看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發音關係瞬間清晰,明朗。一二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對。

這是一首完美合格律的仄起仄收的近體格律詩。音律優美再加上詩意真切,構思奇特,這首五絕就在詩歌史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這就是平仄在近體格律詩中的運用。

平仄是什麼,格律是什麼?

平仄格律

同時格律詩對平仄關係做出了四種限定,即平仄格律的四個基礎格式,符合這四個格式的正格和變格,就是格律詩,否則就是古風。

這四種格式並不代表詩詞的所有格式,也並非侷限大家寫詩的框架,而是在寫詩的時候如果遵守這四種格式,肯定能夠保證詩句在發音上清朗通順。

所以,平仄格律其實是初學格律詩者的一套發音調整工具。

這四種格式是“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這個在其他關於格律詩平仄格式的文章內有詳細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

綜上所述,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幫助我們創作近體詩的音律工具,我們不寫近體詩,可以不用理會,但是我們如果要賞析和創作近體格律詩,是無論如何要學習的。

先學習,後超越。

記住,平仄是聲調簡化,而格律只是一套工具。

不要因為懶惰、不學被工具給限制了自己的詩情畫意,然後跑來痛罵“平仄格律是詩歌自由表達的鐐銬”。

無知、不學還耍潑,挺沒品的。

平仄是什麼,格律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