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任正非去管理國企,他的能力如何?

旭曰東昇150412670


感謝您的閱讀!

任正非太強勢,是一頭“不羈的狼”,你將他束縛住,哪能讓他發揮“狼性”?我自己是在國企工作過五年,進來的時候是普通員工,辭職的時候,仍然是普通員工;工資從進來的2000多,到辭職的時候還是2000多,可能我活在的企業並非技術類很強的企業,可是我工作五年,堅持的原因,真的只是為了五險一金和穩定。


國企的穩定,就完全不適合任正非——在2019年初的時候,任正非說:

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有些南郭先生就掌握了行政權力,帶來的後果就是更加僵化,因為只有僵化,他才好管理。

因此,華為要實現末位淘汰;因此華為要引進少年天才,讓他們形成鯰魚效應!這就是為什麼出現了入職200萬年薪的博士!

所以,以任正非的性格,他很難融入到國企中入,這裡我們引用任正非自己講述從軍隊退伍後,到國企的表現。

從軍隊轉業,為創立華為之前任正非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那時候,他已經是這家小公司的副經理,他描述當時副經理是沒有決策權,比如說來辦公室主任,他並不知道;明天有一個新的職務他也不知道,但是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要承擔責任。

他描述的最清楚的是在當時他犯了很多錯誤,就是把錢借給了別人,最後沒有拿到貨,被別人騙了200萬,後來雖然追了大部分的資金,但是這段經歷卻給任正非很深的記憶,所以,被迫離開公司的他只能尋求創業。

從他的角度考慮,在舊的體制下他沒有辦法,自己做決定也沒有辦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想不如自己建一個公司,自己做什麼,自己想什麼自己來承擔,好壞自己承擔。

有自己的主張,性格強勢,是任正非不可能在國企長期工作的原因。如今的華為,已經發展成民營企業的驕傲,我們很難做,假設任正非如果在國企會是怎麼樣?但是我們可以確認,如果在國企的任正非,一定是沒有華為了!


LeoGo科技


任正非到國企如果還把華為這套管理經營理念照搬過去,一準把企些搞虧損,負債累累,破產走人,甚或鋃鐺入獄,聲敗名裂。因為個人批籤對科研的超高投入有轉移、流失國有資產嫌疑;996的工作制是嚴重違反《勞動法》,任意開除職工是對人權的嚴重侵犯!就這兩條足夠矣。

但任正非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企業家,他會很快適應國有企業的管理營運模式,再把自己的創新理念與之融合,揚國有企業資金雄厚,人脈關係網縱橫的優勢,也是會有所作所為的。但要把一個國有企業建成現今華為的成就和輝煌是不可能的。


老浪179048365


在什麼位置想法也不一樣的,什麼叫體制問題,應該好好理解一下這句話。



活力每個365天


讓任正非去管國企的話,他的能力真的是沒的說,槓槓滴,如果充分授權的話,保準能夠管的井井有條。

話又說回來了,咱們先不論他自己願不願意去做,僅憑從任正非為人處世與工作的一慣作風來看,其與“國企體制”確是格格不入,“尿不到一個壺裡”,你這也確是在趕鴨子上架呀。


約克老師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人們看到的是,大量體制內的人往體制外跑,從而開啟了中國千萬民營企業雨後春筍般冒出,不斷成長壯大,並有力助推中國經濟崛起的壯觀景象;在這過程中,很少聽到體制外人們向體制內逆向流轉,即使有,成功的案例極少,幾乎沒有。

在大型國企任職長達三十多年,並由業務需要,有機會與各類民營企業老闆們打過交道,對此種假如的逆向流轉,可以得出基本結論,即失敗率很高;假如讓華為任老爺子去接手管一家體制內的大型國企,縱然老爺子有百般武功,千鈞本領,也很難逃脫失敗的大概率。為什麼?可以講很多理由,但實質性只有一條,即是由體制內設定的"體制"所決定的。

比如,任總的華為高層管理人員,完全可以由華為董事會自己決定,但國企體制決定了,公司高管,包括黨委書記,總經理,紀委書記乃至所有高級副職,都由省級國資委選拔任命,如果是央企,必須由國務院國資委任命決定,僅這條,任老爺子就受不了。

又如,任總或華為有自己的分配製度,可以自行對公司高管決定薪酬水平,目前華為高管,年薪(不含股權分配)在幾百萬或近千萬很稀疏平常,但體制內的國企高管有具體規定,最高薪酬必須在百萬以內,這一薪酬水平遠遠低於華為在職的中級幹部,對任老爺子來說,這一薪酬不具有激勵效應;顯然,體制內的這條規定,任總更受不了。

又比如,華為的公司股權結構為“員工所有制",即股權覆蓋到了近60%的資深員工,這一股權結構,意在讓華為員工認識到自己工作,不僅僅是為公司發展,首先是為了自已能夠多勞多得,且還能夠得到公司的利潤;當下,國內一些國企也在試行“員工持股"改革,但大型,特大型國企,依然要求國有股份比例不低於50%,最低也不能再低於30%;顯然,國企這一"大手筆“改革依然達不到任總的胃口;國人應該理解,國企改革若將90%以上股權讓給員工,那麼國企的性質會隨之改變,這在當下的中國國企,尤其是大型央企乃至省屬大型國企,難以也不可能做到。

再比如,體制內重大決策程序、機制與體制外民企完全兩樣;如華為這樣的不上市民營企業,公司最高決策就在公司內部,公司可以完全掌控重大決策的資金,項目,成效乃至承擔決策風險;但體制內的重大決策,如對外投資,重大技術研發,跨境投資或收購等等,必須由上一級國資委討論決定,一般一項投資數億百億的決策項目,要經歷無數次會議討論,審議,可行性研究乃至由審計審核,其效率也許高於西方國家,但遠低於國內的民企;可以說,兩種體制的決策差別不僅僅是決策程序繁複,效率差異,更關鍵是,政府所屬國資委遠離市場競爭戰場,感覺不到市場瞬息萬變,更聽不到市場前沿陣地上的"炮聲",重大決策如果由企業的上級來決定,不僅跟不上快速變化的市場節秦,甚至作出的決策很可能與市場趨勢南轅北轍。顯然,假如此刻在國企任職的任老爺子會急得跳腳,會罵爹罵娘,但這一切已無濟於事。

綜述,讓體制外的優秀管理人才流向體制內,這有沒有這種可能?有,不過流向更多應該是國家政協,人大或非核心的政府機構,而要讓體制外成功企業家流向中國大型國企,這很難,也不應該是我們深化改革的必然取向;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有這樣的個案,並也取得了成效,這個個案會是中國其它優秀的民營企業家,不會是華為任老爺子;為什麼?原因太多,但其中一條,任老爺子的"狼"性文化就很不適合。


沈啟群337


任總只適合私企管理,任總不適合國企管理的。私企與國企的生產目的性是不一樣的,私企追求利潤第一,沒利潤,任總的公司就要垮,所以任總拼命要求企業員工為他企業創造利潤。國企不同,生產目的性以國家需求為主,社會需求為主,國企與國企之間有協作互助精神,為了一個國家需求,可以由幾個企業共同承擔各自的任務,協作互助共同完成,企業管理者,相互之間都為了共同目標(國家需求的產品)而努力。勿是象私企,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有些國家需求的產品,是無利潤可圖的。如原子彈。


玲玲80468293


任正非就是在國企混不下去了才做出了華為,

國企與民企是不同的運作模式,國企做決定需要層層審批,即便是最高負責人也不能隨意擅自作主,需要經歷一定的程序,而民企不同,民企是老闆自己做決定,不需要經過誰批准,當然老闆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自負盈虧,

企業在市場中生存需要創新和探索未知,這天然上就要求企業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獨到的判斷,幾乎所有的企業家在創業早期都是不被常人理解的,如果誰都知道能夠賺錢,那就不叫創新了,比如馬雲,強東早期融資很困難,就是因為不被看好,

對於任正非來說,創辦華為的時候肯定標新立異,因為那個時候任正非沒啥資金,如果任正非在國企,他的決定是無法實施的,因為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意,這樣就通不過,因此即便任正非到國企,作用也不同,


萬事皆空70


私企老闆和國企領導最主要的一個是公心一個是私心。這跟能力是兩個概念。任如果去國企當領導如果還是私心那麼他會想辦法讓這個國企破產倒閉,他在低價收購。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是他的基本原則。有公心者一般都會做吃虧的事,私心者就不會去做。這是本質所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國企可用任正非但不能重用。


協作精神


如果你媽當初和一個高智商高顏值的人結婚生出來的你一定不會問這麼傻瓜也不想回答的問題,,你是穿越劇看多了吧,,,,


小木匠38923843


國企講的是收入,而非利潤,所以下面都有很多分子公司,這種業務鏈的關係很難實際為社會創造更好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