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50億美元"保護費"交不交?韓國民眾抗議"美國在訛詐我們的錢"

美國這次"獅子大開口",讓韓國民眾冷靜不了了。

50億美元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憑藉軍艦、航母、導彈組成的強大軍事體系,以及遍佈全球的金融體系,一度在國際上橫行無忌。

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全球經濟陷入寒冬期,美國還是施行戰略收縮政策,為了彌補自身的利益損失,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貿易浪潮,並且還是"無差別式"攻勢,即便是美國的盟友也不能倖免。

由於過去美國一直對盟友進行保護,便認為這些盟友在一直佔自己的便宜,所以在施行戰略收縮的過程中,便"特殊照顧"了這些盟友,不僅向他們收取了高額的關稅,還要求他們分擔更多的軍費份額。為此,不少盟友被搞得非常頭疼,韓國就是其中之一。

50億美元

在美國人的口中,韓國一直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國家",也應當為美國提供的保護付出更多的代價。所以,在今年3月,美國便將韓國承擔的駐韓美軍費用提高到了近10億美元。

但即便如此,華盛頓方面尤不滿意,趁著日韓關係惡化,急需美國從中協調的空檔,獅子大開口,向韓方提出了近50億美元的軍費分擔額。

韓國對於美方這次翻了近5倍的軍費分擔額尤為不滿,畢竟駐韓美軍一年所需的費用也不過50億美元,白宮倒好,一次性就要韓方全給買單了,換誰也接受不了。

但白宮方面就是一口咬定,韓國有錢,沒有理由享受近乎"毫無義務"的保護,執意要求韓方支付近50億美元的"保護費"。

為此,由於美韓之間分歧頗大,雙方已經就軍費分擔協議展開了3輪談判。但根據最新的報道來看,第三輪美韓軍費談判再一次談崩了

雙方依舊沒能商量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50億美元

此外,在面臨如此高昂的"保護費",不光光是韓國政府頗為頭疼,就連韓國民眾也不能淡定了。

據海外網報道,日前,早在美韓軍費第三輪談判前夕,韓國的多個民間團體便在首爾街頭舉行了集會,抗議美方對韓提出的高額軍費分擔比例不合理,並喊話美國"這是在訛詐韓國納稅人的錢"。

客觀而言,韓國民眾說出此番激進的言論,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這50億美元的分擔額,最後還是會落到千千萬萬的韓國老百姓頭上。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第三輪韓美軍費談判破裂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畢竟,有著如此強的民意在,韓國政府不論如何也不可能最美國做出讓步、妥協。

50億美元

老規矩,還是3個粗淺觀點吧。

第一,美國若執意要求韓方承擔高額"保護費",首爾方面或將強硬到底。

畢竟,這回美方的施壓,已經成功激起韓國民眾的憤怒了。按照如今文在寅的處境來看,不敢也不願向韓方妥協,若一讓步,不僅將提前接受總統施壓,或許還將落下一個"遺臭萬年"的名聲。

所以,美國要是執意不肯做出讓步,文在寅也不得不扮演一次"硬漢"。

第二,韓國強硬到底的後果,或許美國的損失會更大。一方面,韓國不肯低頭,50億美元的"保護費"鐵定是是拿不到手了;另一方面,美國一直心心念唸的"軍情協定",韓國估計也不會選擇續簽了。

50億美元

對於美方而言,錢拿不到是小,"軍情協定"簽署不了,影響華盛頓方面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部署才是大。畢竟,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可是有著不少"死對頭",俄羅斯便是其中之一。

並且,如今距離"軍情協定"的最後簽訂期限,就只剩下3天了。若在本月23日0時之前,韓國還不回心轉意,該協議就將自動廢除,其產生的嚴重後果可想而知。

第三,韓國到底會不會支付這50億美元的"保護費"?

可以這麼說,韓國其實是願意且可以接受,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軍費分擔額的,但絕不是50億美元這麼多。而美韓之間的談判,談的就是收多少錢合適,但雙方沒談論,就意味著沒能得到一個折中數額。

50億美元

換句話說就是,韓國出價太低,美國覺得沒有誠意,不談了。但是,最後美韓兩國還是會重回談判桌,至於誰更吃虧,仍是一個未知數。

這齣好戲,我們且慢慢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