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閉門只為書卷香

閉門只為書卷香

幾本書,一盞茶,門子一關,立時氛圍就不一樣了。

人心浮躁的年代,能夠讓人心情平靜下來的事物,除了鎮靜劑,恐怕就只有書了。

閉門只為書卷香


看書的時候,院子裡的薔薇正開著,小小的一朵,開得濃豔,每一朵都像是一本打開的書。

一盞茶,是陳年的普洱,渾厚醇香,這樣的茶好比古書,有力道,一個經由眼睛,一個經由喉嚨,直入人心,經由靈魂的煙囪,跑到頭腦的天空裡去,氤氳出一片詩意。

閉門只為書卷香


人生是需要一些禪意的。這份禪意,和兩個“齋”字有關。

一是經常吃一些齋飯,素食養心亦養身,可以定期給身體排毒。一個好身體,總能給生命帶來無數種美妙的可能。

閉門只為書卷香


二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建一座書齋。勞倫斯·戈德斯通:“一點點建立起自己的書齋確實是一個美妙的愛好,我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時間獻給了這個樂趣,我每天讀一小時左右的書,做什麼事情也趕不上讀經典。有了我的藏書,就好像歷史上某些最偉大的人物和我共居一室。”

趙匡胤都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人可以沒有,但書倒是不可沒有。與書同居,書能涵養人的靈氣,也能給人帶來書卷香。

閉門即是深山——是所有讀書人的精神狀態。

閉門只為書卷香


讀書的人是要做“宅男宅女”的,內心的風波不止,書中的精氣自然吸收不到腦海裡去,尤其是在盛夏,市聲喧囂,夏蟲嘶鳴,人心浮動,何來靜謐的心靈?這時候,端起一本書,無需紅袖添香,無需殿宇華堂,安守在簡譜的書齋裡,一朵文竹淡然地生長著,極目四行,或誦或念或默,書中自有箴言跳出來,與我們劈面相約。


閉門只為書卷香



閉門只為書卷香,書香多情似故人。我一直覺得,讀書的最高境界是“與一本書促膝而談”,無需仰視,也無需俯視,以平視的角度,平實的方式,對待一本書,這樣得到的知識是知己般的,也最能入腦入心。

有人說,書能洗心。是的,繁蕪的世事讓人心蒙塵,書就是拂塵,漸漸掃除人心的灰塵,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就是書籍的功用。皖籍學者汪軍先生有這樣一段話:“大抵上人生同時朝兩個方向行進,且並行不悖,一是慾望和業力牽引的,走向老年及肉身的毀壞;一是心靈牽引的,走向童年及初心的甦醒。”我覺得,後者就是書籍所能引領的。

閉門只為書卷香


眼下這個時代,太多的人都想著“走出去”,可是,走出去以後,莫要忘了“走回來”,依偎在書卷身邊,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

作者簡介:李丹崖,中國作協會員,《讀者》等多本暢銷期刊簽約作家,文字幽美且富有哲理,人間煙火中浸潤著生活的詩情。著有《揚眉歡喜,低眉自在》、《不出鞘的心靈》《人生有味是清歡》等10餘冊。新書《茶飯書》:吃貨和文青不可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