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中國有句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雖然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手機和電腦普遍使用,但筆依舊還是人們日常生活必須的,現在的筆算是五花八門,不過在這些筆當中,卻沒有一支筆敢跟圓珠筆一爭高下。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約翰·勞德

圓珠筆在筆的歷史當中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是在1888年,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記者設計出了一種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並沒有將這種筆做成商品使用,直到1895年,這種筆才開始出現在市面上。

1943年,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生產出了第一種商業用筆“Biro圓珠筆”,英國政府買下了這個專利,這些圓珠筆開始在空軍機組人員當中廣泛使用,因為傳統墨水會溢出,圓珠筆則不用擔心。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圓珠筆頭

而且圓珠筆十分堅固能夠適應二戰的環境,圓珠筆在法西斯國和同盟國當中都開始使用,1945年,美國將圓珠筆投入生產,米爾頓·雷諾改良的圓珠筆,但首次推出雷諾圓珠筆就十分昂貴,將近10美元。

不過法國人馬塞爾·比希開發了一個製造圓珠筆工藝流程,這讓圓珠筆的成本大大降低,在價格的攀比當中,由原來的10美元,下降到了10美分,每天將近有數百萬支的圓珠筆流向市場。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製作圓珠筆的機器

中國的圓珠筆也是在二戰之後,美國商人利用日本的原子彈打開了銷路,取名為“原子筆”,其實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原子彈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原子筆十分暢銷,1948年,中國生產出了第一支國產圓珠筆,名字依舊還是用原子筆,隨後國內製筆廠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繼中國之後,日本也開始生產圓珠筆,日本也是銷量圓珠筆最多的國家之一,僅僅一年就要消費4億支,但日本正處在戰後經濟恢復期,價格高昂的圓珠筆,他們用不起,於是日本人就自己造。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推銷圓珠筆的美國商人

在造圓珠筆時,他們發現油墨會經常從縫隙漏出來,雖然只有一點點的浪費,可對日本來說是“致命”的,日本就專門生產了一種短支圓珠筆芯和圓珠筆,使用壽命是原來的一半,但價格也銳減了一半,這種新式的圓珠筆在日本開始暢銷。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50年代的日本

目前,全世界能生產圓珠筆頭僅有3個國家:瑞士、日本和中國。其中瑞士的圓珠筆頭是最好的,這主要得益於瑞士的高精度設備。雖說,中國擁有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員,每年生產400多億支圓珠筆,是圓珠筆第一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氾濫的尷尬局面,早期我國大部分的圓珠筆頭,從生產設備到原材料,都要依賴瑞士、日本等國家進口。

為了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中國筆頭”,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攻關。直到2016年中國太原鋼鐵集團,才成功研發出了國產的圓珠筆頭。雖說,目前中國也能製造屬於自己的圓珠筆頭,只是精度差一點,但是平常使用還是沒問題的。那麼,為什麼全球只有3個國家能製造出圓珠筆頭,究竟怎麼回事?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圓珠筆頭

別小看這小小的圓珠筆頭,它工藝還真的挺複雜。圓珠筆頭可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目前,直徑0.5-1.0毫米的碳化鎢球珠我國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還大量出口。但直徑僅有2.3毫米的球座體,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原材料,長期以來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

就拿瑞士公司的筆頭一體化生產設備來說,生產一個小小的圓珠筆頭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筆頭裡面有不同高度的臺階和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量級。一個筆頭裡面有5條引導墨水的溝槽,滾珠與筆頭、溝槽位之間有嚴格的適配要求,加工誤差要求不能超過0.003毫米,而且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0.4毫米。這是什麼概念呢?成年人的頭髮直徑一般在0.06~0.09毫米左右,難度可想而知。

為何說圓珠筆比核彈還難造?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國家制造,卻沒美國

圓珠筆頭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國家原子彈都能造,沒道理造不出一個圓珠筆頭。畢竟資本是逐利的,一家鋼鐵廠一天的產量就能抵得過制筆行業一年的用鋼量。而市場上一支圓珠筆不過才賣幾塊錢便宜的可能就只要幾毛錢,利潤實在太少。

因此,很多國家的鋼鐵廠並不是造不出圓珠筆頭,而是在利益面前,它們既不願做制筆商、更不願費錢去做研發。若不是2011年,我國把生產圓珠筆頭提升到國家高度,相信全球也就只會有2個國家能製造圓珠筆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