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奇諾防線,連普通人都知道能夠繞開,為什麼法國還想不到呢?

用戶938953443692


這裡是小學者,鴿了很多天,開始問答了。

提煉標題。

“馬奇諾防線”連“普通人都知道夠夠繞開”為什麼“法國想不到呢?”

這個標題,小學者開始回答之時,首先對以下幾類讀者們說一下。

第一,事後諸葛亮,討論“法國”的時候,別帶有“乳法”觀點。

第二,多加思考。

馬奇諾防線的價值——抬高了一戰規模與參戰國家數量。

在當時的背景是什麼呢?

美國大陸版圖完成,開始尋找發展機會和軍事開拓機會。

以英國為首的國際聯合體,二戰前的聯合國,當時叫國聯。

德意志地區大部分收復,在鐵血宰相脾斯麥的治理下,達到德國鼎盛。軍事化國家的整體完成度最高。(日本軍事化很多方面學得就是德國。)

這時候的德國,在歐洲大陸沒有哪個大陸國家敢說自己能和德國較量。

所以在一戰開戰前,德國在歐洲國家眼裡就已經是個強大的國家了,只有英法俄給德國在國聯添堵。(一戰前打敗過革命後的法國,和俄國分割波蘭。展現過自己的軍事能力。)

德國想要打敗陸地上另外一個國家,法國,從外交上破局是相當困難的,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還是無法從外交上將英法完全壓制,還有一個大洋彼岸的美國可以考慮。但是,德意志人從來不信從英國手裡獨立的美國會給自己做幫手。(一戰中,奧斯曼加入同盟國,反而被英國吃了地。二戰前的奧匈帝國是政治聯合體,名義上匈牙利是獨立的。)

一戰後,德國因為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導致自己負債累累,成了歐洲的提款機,整個民族都有一股不服輸的意志力。因為,一戰中,美國原本只是經濟大國,軍事上還受到英國的壓制,結果一戰,德國成功將英國,法國的綜合實力減弱,同盟國在戰爭時期自己的軍事裝備都開始採購美國的武器,間接將美國的工業實力在短時間內從量變到質變。

尤其是軍事科學技術,與軍事理論上,美國本身軍事科技技術還並不比歐洲大陸國家強,結果一戰使得“戰鬥機”的出現,也就是制空權的理念誕生。這時候的美國,恰恰因為提供戰鬥機,提供軍事武器裝備,反過來促成美國軍事裝備設計上反超歐洲大國。

一戰後,英法兩國都沒有拿到戰略意義上的蛋糕。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奠定了美國並立英國的實質性一步。

回到前面,馬奇諾防線,防禦的方向恰恰是德國可以單一挑戰法國的區域。

而放開的地方,必定經過可以拉英國參戰的國家,比利時。

法國和英國雖然一戰聯合,但是他們之間可是有百年恩怨,就連現在英法兩國的民族依舊不合。

所以法國人這麼設計馬奇諾防線,在戰略目的上就是為了拖英國參戰。(二戰前,德意志已經連續進攻幾個周邊小國,而英法只是外交上的進行批判,甚至英國想要置身事外,找德國談判。相互之間有推測對方意圖,只不過,兩邊都不信任。)

可是,法國人思維戰略高度和德國人不太一樣,法國人撤兵進入英國的時候,小學者反而覺得,換個角度,法國人其實也有自己的算盤。

不是法國人沒有想到,而是我們沒有從兩方面去論證法國的財政做不到和做到了結果。

地理位置和海軍強勢的英國,是一戰,二戰中的一個關鍵因素。

因為德國人上不了英國人的海岸,而英國人也同樣難以在大陸上登陸。

這是法國和英國百年來戰爭中,法國人最清楚的事情。

擁有強大海軍的英國,德國海軍想要從丹麥出海非常困難。(德國出資修建運河也是為了出海。)所以,德國才考慮建造大量潛艇。

正是因為這個情況,如果小學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有沒有可能,法國人實際上有能力把馬奇諾防線延伸到比利時邊界?

這時候,就有個戰略考量與軍事上的辯證。

如果在比利時與法國邊界延長馬奇諾防線,德國的面前擺上的就是這樣一個選擇:

打比利時,會拉英國進來,還會遭到國際更多譴責,讓自己的敵人增加,也得跨過防線。

不打比利時,也要跨過防線,但是不會拉英國進來。德國的海軍就可以出海與法國海軍戰鬥。

簡單的說就是,不修比利時與法國邊界段的防線,換來的是不成文的英法聯盟。使得德國更多的決策者不會考慮以血的代價強行越過馬奇諾防線。(英法實際上不是聯盟。)

這是第一個法國戰略決策者可能做出的一個判斷,所以才會修建馬奇諾防線,大部分軍隊死守。

總結就是——法國人確定德國入侵法國的代價要麼是陸軍大面積受挫。然後德國無法控制法國全境。這樣法國可以反攻德國西線陸軍,而英國的尿性,他還是會參戰,因為法國,德國虛弱,英國看著覺得差不多了也會以“正義”的名義參戰,蘇聯則同樣會以共產的名義,或者其他名義參戰,這樣還是會兩面德國,戰勝只是時間問題。

第二,德國選擇進攻比利時,迫使英國參戰,會拉開戰線的同時,無法從英國上岸,從而進入僵持階段,然後進入反攻階段。

反攻階段,英國的海軍力量足夠讓德國海面艦隊難以在大西洋戰鬥,德國智能以潛艇進行襲擊,使得從英國其他附屬國,盟國,採購的送來的物資,受到破壞。

這也是為什麼德國繞過比利時的時候,法國立即將大部分陸軍撤離到英國,然後投降的時候,法軍卻在英國。保存了可以一戰之力,不然,就算是戰勝後,自己外交上連反抗,談判的資本都沒有。

快速投降的法國可以避免沒有投降時,更慘的待遇。

從某種意義上看,就像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絕對打不過對手了,你選擇投降,對手可能不會給你更痛的打擊,最多打幾下示威。這樣,你反而留下能夠反擊的能力。

如果你知道自己打不過,硬拼去打,可能對方也會受傷,但你失敗的那一刻就無力迴天,損傷慘重,甚至連站起來的能力都沒有。

這就是小學者自己的看法。法國作為歐洲歷史上勝率極高的國家,至少在戰略眼光,軍事策略上的勝利實戰經驗遠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差。相比與各個大佬們各個將法國投降當笑柄,把馬奇諾防線當笑柄,事後諸葛亮來說這個戰略決策。

小學者更偏向於大局觀+推敲對方戰略決策者的思維來看待。

總的來說,歷史畢竟是歷史,他不會時間回到那個時候去檢驗另一個決策的結果。

可是呢,人做過的事情留下的事物,是存在的。

一般來說,小國講究戰役戰術,1對1的比拼。與大國斡旋,精明,有大國思想的,則是明哲保身的前提下,提高自身尋找時機。

中等國家講的是選擇站隊,找準時機,提高自身看住周邊小國。

大國講的是,戰略高度。拼的是棋高一籌,運籌帷幄。

這種前提下,作為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是大國的法國,戰略思維絕對不是那麼脆弱不堪。

有個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戴高樂,他的戰略維度就在大國範疇。可惜,他對抗的,卻是更高一級的國家,超級大國,且過於急躁,將政策,規劃的矛頭都過於顯眼。

超級大國是走全球視野的,而不是兩個,三個,四個大國之間的比拼了。

他們講究的就是將所有的大國都看做棋子。儘管這些大國們不受或者只能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大局觀下,這些不受控的棋子也在意料之中。

在超級大國的影響下,大國們只有選邊站與小心謹慎。每一步想要對抗的棋,都走得異常小心,甚至都儘量迷惑對方,掩蓋。直到找到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